天天看点

【澳门记忆】中国传统年俗——谢灶

【澳门记忆】中国传统年俗——谢灶

不少食肆至今仍保留“谢灶”习俗,祈求保佑。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澳门人过春节亦如此。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祃”过后,春节气氛渐浓,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准备过年,逛花市、谢灶神、吃团年饭、守岁、燃爆竹、祭祖等,一环扣一环。其中“谢灶”这个传统年俗到底何来?“灶君”又是何人?

【澳门记忆】中国传统年俗——谢灶

相传灶君管理各家灶火,小年夜上天述职报告人间善恶。

相传灶君原是很善良的人,玉皇大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三晚,俗称“小年夜”之日上天述职,除夕过后再返回人间。

【澳门记忆】中国传统年俗——谢灶

部分家庭仍设有“灶君”神位供奉

许多传统的家庭都会在家中的厨房供奉“灶君”,一些食肆厨房也都设有灶君的神位,以求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谢灶日期又分为“官三民四蜑家(水上人)五”,官家年廿三谢灶,平民是年廿四,之后再到水上人家。不过由于现代社会官民的阶级观念并不重,民间也会在年廿三谢灶,于“灶君”临行前拜祭一番,为求他向玉帝说好话。

【澳门记忆】中国传统年俗——谢灶

昔日家家都设有“灶君”,祈求灶火不断、饮食平安。

不少人都会准备“好彩头”的祭品“谢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糖,据说是用糖封着“灶君”的口,不让其向玉帝告状,其他则是想起到“鸡髀打人牙骹软”之意。除了感谢灶君,更希望新一年带来平安顺利,故除“谢灶”(又称“辞灶”)外,还有“接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