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互联网时代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具体有以下四大反派:1.数字洪流我们每天可以在各个渠道zi由自在地

作者:瓦松心理

互联网时代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具体有以下四大反派:

1.数字洪流

我们每天可以在各个渠道zi由自在地获取信息,海量信息超过了我们的接受能力让我们应接不暇。

在一项针对大脑“宕机时间”的研究,实验鼠在接触新的活动前,脑波会显示大脑中有新的神经活动和新的神经元。

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休闲活动,因为过量的信息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压力山大,导致记忆力下降。

《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先生说:“我们要用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剩下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2.数字分心

你有没有在开会的时候、和朋友聚餐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看一眼手机,如果有,那么你很可能患上了手机强迫症。

这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分心的结果显而易见: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和朋友家人的聚会也没有以往那么活跃、热闹,让人在一起时享受、散会后留恋。

数字分心还表现在日常工作中,相较于频繁地转变任务,一项一项完成的效率更高。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J.列维汀在其著作《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中提到:

“要求大脑将注意力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会导致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燃烧氧化葡萄糖,这同时也是它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所需的燃料……我们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时候,需要快速、频繁地转换,我们的大脑会快速燃烧燃料,疲惫感会迅速袭来,判断力会在短时间内下降。我们实际上耗尽了大脑中的营养物质,导致认知表现和大脑机能大打折扣。”

3.数字痴呆

现在看完一部电影、一本书或者听完一场演讲,你还能记住多少内容?估计部分人的回答是:“看完就忘。”

现代人学习的普遍障碍之一是记忆力下降。

因为手机通讯录的出现,我们不再记忆电话号码;因为智能导航的出现, 我们不再记忆路线。

我们没有刻意地去记住信息,而是养成了搜索信息的习惯。这导致我们对外部过度依赖,也是我们记忆力下降的元凶之一。

神经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使用“数字痴呆症”一词描述过度使用数字技术导致认知能力受损的恶果。

他认为,如果过度使用科技,我们就无法充分使用短期记忆通路,zui终造成其退化。

大脑就像一块肌肉,你用得越多,它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多,也因此变得更强大,对信息的容纳量也会增多。

4.数字推论

协作平台的创始人罗尼·扎罗姆曾谈道:

“在一个数字化大行其道的世界里,千禧一代只需点击鼠标或者滑动手指,就能找到任何问题的答案,依赖技术产品去解决每一个问题,会让人们对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产生混乱的认知。对于科技的依赖很可能导致人们过度自信和无法科学决策。”

现在,网上关于热点新闻、热门影视作品的观点和评价随处可见,这使得我们无需思考就可轻易搜索出海量的分析,随之而来的就是独li思考能力的下降。

一位大佬曾在直播时这样说:“看到一个新闻,自己也应该想想,等你心里有了一笔账,就不会老问别人怎么看了。”

深以为然,我们也应该多角度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才有助于我们形成个性鲜明的特点,也能减少我们成为乌合之众的可能。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用的时候要有自我意识,而不是出于习惯麻木地使用。

素材来源《无限可能》 吉姆·奎克

我是@瓦松心理,每日分享心理学读书精华,欢迎关注哦~

#生活心理学#

互联网时代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具体有以下四大反派:1.数字洪流我们每天可以在各个渠道zi由自在地
互联网时代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具体有以下四大反派:1.数字洪流我们每天可以在各个渠道zi由自在地
互联网时代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具体有以下四大反派:1.数字洪流我们每天可以在各个渠道zi由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