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骚动的乡村 上部第七十六章

作者:白龙风度
骚动的乡村 上部第七十六章

头条新闻免费正版照片

第七十六章,传授技术高专家临场指导,放下身段李主任尽心养鱼

01 村主任李发祥已开始着手落实村支两委关于继续发展养鱼项目的决议。

一天上午上十点钟,李发祥独自来到村部,打电话联系市水产局的养鱼专家高扬。

“高大专家,”李发祥和高扬打了几次交道后,彼此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电话里和高扬通话时的语气就显得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我们村支两委开会已经确定,要把村里的养鱼项目继续搞下去呢。现在天气已经放晴,可以着手做准备工作了,你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村里来?我们实在是离不开你的技术指导啊。”

“已经确定下来了?好。”高扬听了李发祥通报的情况心里高兴,“这几天,我正在想着你们村里的这件事呢。既然现在已经确定下来了,那就要认真搞啊,不能再搞失败了。否则,你们各方面都不好交代啊。”

“你说得对。”李发祥对高扬的说法表示赞同,但接着又说,“不过你还不知道吧,孙科长现在是我们乡的党委副书记,且联系我们村,他是下决心要把这个项目搞成功的。你放心好了。”

“哦,孙科长到你们乡当了副书记?还联系你们常洛村?好,那实在是太好了。”高扬一连说了几个好字,“有他的支持,你们村的养鱼项目肯定是能够搞成功的。这么吧,明天上午我就到你们村里来吧。”

“好。”李发祥回答道,“那我明天上午我早早地到村部恭候你的大驾。”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左右,李发祥刚到了村部,还没来得及坐下,就看到高扬果真骑着他的那张红色的摩托车来了,忙迎上去和他打招呼。

李发祥陪着高扬来到村部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简单地聊了聊情况,然后就陪着高扬起身到去年搞的鱼塘去。

“先消毒吧,”高扬在李发祥和邓老头两人的陪同下,围着老鱼塘堤坝转了一圈,然后毅然下达了第一道指令,“老鱼塘一定要先把这事做好呢。”

“怎么消毒呢?”李发祥不解地问。

“这个简单,”高扬回答道,“就是撒熟石灰。先把池塘里的水放干,然后往里面撒几担熟石灰,爆嗮几天后再关上水就行了。有熟石灰吗?”

“有。”李发祥回答道,“去年准备的还没有来得及用,一直堆在村部的礼堂呢。”

“好。”高扬说道,“既然有熟石灰,那现在就挑几担来吧,我看到你们撒。”

邓老头听了不待李发祥吩咐,马上就到村部用箩筐挑来几担熟石灰,李发祥亲自用撮箕端着熟石灰,把它均匀地洒在放干了水的鱼塘里。

撒完了石灰,李发祥满身都被石灰糊满,特别是那一张原本就不很俊俏的国字脸,在糊了一层石灰后,只看到两只黑黝黝的眼珠滴溜溜在眼眶里乱转,极像舞台上化装后丑角的脸。

“老李,”高扬见了不禁一乐,“你现在这个样子,要是上了戏台演个什么丑角,连妆都不用化了呢。”

李发祥听了,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对高扬等人看了看,当即也乐了。

“你陪高专家去休息下吧,”熟石灰的碱性很大,糊在脸上怪不舒服,李发祥便吩咐邓老头道,“我回去洗个澡换身衣服了再来呢。”

李发祥说完,就离开鱼塘径直回家洗澡换衣服去了。

邓老头陪着高扬来到鱼塘旁的木屋一边喝茶,一边聊些闲白话。隔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见李发祥已洗完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来到鱼塘。邓老头起身给他倒了一杯茶,李发祥接过茶坐下,一边喝茶,一边向高扬请教些养鱼的技术。

“现在消毒的石灰是撒了,”李发祥看着高扬问道,“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呢?”

“先爆嗮几天吧,”高扬扭头看了看屋外的鱼塘回答,“然后再把水放满。”

“要暴晒几天才好呢?”李发祥细问。

“要是天气好,三五天就够了。”高扬回答,“要是天气不好,时间可稍长些。然后再关上水,就可以放鱼苗了。”

给鱼塘消毒的事在高扬的亲自指导下搞完了,吃过中饭后,高扬就骑了摩托回城里去了。

等到高扬走后,李发祥正准备去给书记王晓林汇报下情况,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却不想又看到高扬骑着他的红色摩托车折转了回来。

“你怎么又回来了?”李发祥迎上去不解地问,“是不是舍不得走了啊?”

“有件事忘了告诉你们。”高扬笑答道,“就是你们鱼塘里的水,不能再从稻田里进了,因为稻田里有时要施肥打农药等,容易被污染,被污染了的水是不能养鱼的。你们还是要从溪坝边,俢一条专用的水渠过来才行。趁着现在还没有放鱼苗,先抓紧把这件事情做好吧。”

“哦,知道了。”李发祥见高扬转来就是为了这个,忙保证说,“放心,你的话就是圣旨,我们马上按照你的要求去认真落实呢。”

高扬听李发祥以调侃的语气和他说话,笑笑,也不计较,然后调转摩托车头,往城里去了。

第二天上午,李发祥着手组织了几个村民,按照专家高扬的意思,修建从溪坝到鱼塘的水渠。不过几天功夫,就把水渠修建好了。

鱼塘消毒的时间已经足够了,李发祥便联系卖鱼苗的人用车拖来了鱼苗,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鱼塘里放了几千尾不同种类的鱼苗。再把老党员田高明到鱼塘来,以加强养鱼的力量。

常洛村不顾去年养鱼的失败,再次开始养鱼,颇有点悲壮的色彩,立即吸引了村里村外无数村民关注的眼球。而李发祥也真正地放下自己的身段,开启了他一心一意在鱼塘里养鱼的历史。

骚动的乡村 上部第七十六章

02这天早晨,太阳从东边的小山头露出了自己的面容,村民大都还慵懒地在床上躺着。

李发祥惦记着村里鱼塘里所养的鱼,从床上爬起来,简单地洗嗽了一下,给老婆交代一声后,就迫不及待地出了自己的家门,步行到村里的鱼塘里去。

自从村里的养鱼项目又正式开始后,按照孙民先的意见,李发祥暂时推掉了村里的其它工作,把家里的大部分农活扔给了自己的老婆,然后带着田高明邓老头等人,一心一意为村里养起鱼来,颇有破釜沉舟之慨。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一定要想法把村里的养鱼项目搞成功,否则,他将无颜再在村里担任这个主任,而只能辞职以谢组织和村民了。

“情况还好吧?”李发祥一来到鱼塘,见到田高明邓老头两人后的第一句话就这样问道。

“还好呢。”田高明邓老头两人回答道。

听了两人的回答,李发祥心中的担心顿时放下了很多,便开始和田高明邓老头等人张罗着给塘里的鱼按早就定下来的食谱开“早餐”。

喂鱼的食谱是他和田高明邓老头等人在养鱼专家高扬的指导下,琢磨制定出来的。每天的早中晚,今天明天后天,每餐吃什么食物都在这个食谱中得到了详细周到仔细的安排,就像给人做菜不断地变换着花样一样,不断地在食谱中变换着每次给鱼喂食的饲料。

“老田,”李发祥扭头看着田高明问道,“今天早餐给鱼喂什么食呢?”

“鱼饲料。”田高明回答道。

“准备好了吗?”李发祥又问道。

“清早一起来我和邓老头两人就准备好了。”田高明再次回答道。

“那好,”李发祥听了当即吩咐道,“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给鱼喂早餐吧。”

“好。”田高明答应一声,然后就和邓老头俩人把鱼饲料一担一担挑到鱼塘的堤坝边上来,李发祥亲自用瓢瓜一瓢一瓢地撒到鱼塘里去。

水中的鱼儿闻到了撒入饲料的气味,知道主人已经给他们开早餐了,就兴奋地一群群地游到撒有饲料的地方津津有味地争食着。

李发祥看着鱼儿吃食着饲料,那神态就像他年轻时喂养自己才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样虔诚。

帮鱼喂完了早餐,李发祥等人又开始按照食谱给鱼儿做中晚餐的准备了。

养鱼专家高阳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他知道常洛村租赁村民稻田建塘养鱼很不容易,便经常骑着摩托车到现场来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到了六月份后,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到鱼塘来的次数就更多了。

“从六月到九月,这段时间,是全年中高温季节。”高扬一到鱼塘,就围着鱼塘的堤坝打转,就像推磨的驴围着磨心打转一样。

高扬在堤坝上打转的目的,是要仔细观察着鱼塘里的鱼儿出现的各种情况,然后再视情况给李发祥等人发出各种不同的操作指令。要他们这么做,要他们那么做。

“高温季节,正是鱼可能发病的高峰时期,要特别注意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和水温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换水,注意鱼食的消毒,防治鱼病的发生。”高扬在鱼塘的堤坝上转了一圈后,对李发祥和田高明邓老头三人交代,“如果发现了鱼发病的征兆,要及时和我联系,以便提早采取治疗措施。等把这个高温季节熬过了,鱼儿就相对安全了呢。”

李发祥等人把高扬的话一一牢记在心头,然后再一丝不苟地督促田高明邓老头等人去落实。池塘里的鱼果然生长得很顺利,几乎没有发过什么病,比较安全地度过了夏季这个鱼生长过程中最危险的季节。等到秋风开始吹皱鱼塘的水面时,几个人就站在鱼塘的堤坝上,观看着鱼在鱼塘里游动或者跳跃的情景,悬在喉咙里的一颗心,就全部放到了各自的肚中。

“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李发祥面带笑容,看着老田和老邓两人说道,像得了大奖似的高兴。

到十月份,塘里的鱼都已长到了斤把左右,打鱼塘里鱼主意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防鱼病的问题,这时已退居到很次要的位置,而防盗鱼的问题便开始变得日益紧迫。这时候,李发祥干脆从家里搬到鱼塘值班的木屋里,和田高明邓老头等三人,轮流牵着狗在堤坝上巡逻,不给盗鱼的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本村原来有过在鱼塘盗鱼的村民,见到了李发祥等人如此用心,如此不辞辛劳,不禁受了感动,良心发现,私下里互相告诫着说:村里养个鱼不容易,再也不要打村里鱼塘里鱼的主意了。而那些外村的人见没有盗鱼的机会,也不得不放弃到鱼塘偷鱼的打算。

在李发祥等人的精心呵护下,鱼儿在鱼塘安然生长着。看到在鱼塘里游动的鱼群一条一条日见肥硕,李发祥就像是看到了村里集体经济在日益发展壮大,心里不禁充满无穷的快慰和希冀。

骚动的乡村 上部第七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