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作者:南方都市报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2022年1月27日上午9时许,管控14天的坦洲,撤销了铁马护栏,街道上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18岁的陈荣思拉着弟弟妹妹的手,步行到与珠海前山交界路口,看到爸爸等候的小车,“感觉一下子就开朗了,想赶紧回到家里跟家人一起过年”。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坦洲解封后路面上车水马龙。

从1月13日,中山报告1例新冠病毒阳性个案至此,整整经历336个小时。中山市上下齐心戮力——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快速反应、精准决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日夜不休,坚守在岗;封控区居民积极配合、生活有序。在2022壬寅虎年到来之前,中山全面击退奥密克戎。

刚强迎战:

提级管控多方出动

追击围剿新冠疫情

1月12日,中山市坦洲镇一如往常,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开始准备考试,再过几天就可以放寒假回家;部分工厂仍在通宵加班,赶着交付年前最后一批订单;不少商铺已经摆上年货,大红的福字透出年味。

当天傍晚,一则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坦洲镇1管核酸样本出现异常。经复核,1月13日12时30分结果公布:阳性。确诊病例是一名因为发热前往坦洲医院就诊的公司员工,随即被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中山市召开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

中山清楚,“快”是跑赢新冠疫情的法宝,坦洲镇、中山全市,紧急进入新冠疫情战疫模式。虽然中山仍在“两会”时间,疫情防控力量已第一时间进驻坦洲,分管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下沉坦洲成立前方指挥部,实行提级靠前指挥、扁平化运作,省领导和专家也第一时间到中山指导支援。

经过研判,坦洲镇国际花城一期1至48栋、二期1至16栋所在区域、一知万食品有限公司周边区域4栋厂房所在区域被划为封控区;进出坦洲镇的所有道路实施全面管控。

起湾派出所副所长李志强首批赶赴坦洲,和同事在37号卡点实施交通管控。“这是坦洲镇上高速的必经通道,也可省道去珠海,车流量大”,李志强在日记里写到,许多外地司机抱怨说没收到消息,更多务工人员只是要返回住地三乡镇,既有孩子在家无人照看的,也有需要送货物给客户的,各种诉求。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中山公安第一时间赶赴坦洲投入工作。

但眼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做好疫情“围追堵截”。李志强和同事只有耐心向群众解释防控要求。“两个多小时过去,辅警杨国辉的嗓子哑了,喝了口水继续;老民警劳勇多年腰椎盘突出站累了,只能扶着路边的栏杆靠一下”,李志强回忆,当天直到16:30,午餐盒饭才送到,大家轮流蹲在路边吃饭,“饭盒里的饭菜凉了,没人抱怨,依然吃得很香”。

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也火速奔赴。为了最快速度“排雷”,坦洲镇当天紧急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接着与其相邻的三乡镇、神湾镇、翠亨新区等相继启动大规模核酸;1月14日,中山全市开启全民核酸。

“本轮疫情处置工作是一场大考。当前要全市总动员,坚决果断集中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和病毒赛跑,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13日晚,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上发出号令。在坦洲的大街小巷,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队、小区物管……不同身份的人肩并肩站在一起,大家昼夜奋战,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确保实现快速响应。

破解迷局:

36小时解开奥密克戎传播链

中珠两地协同高效推进工作

1月14日,中山通报,经过基因测序,阳性个案初步判断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奥密克戎传染性强,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感染源头来自哪里,都备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周边居民,也为决策者下一步科学应对提供依据。要解开这个迷局,重任落在流调队员身上。

坦洲常住人口超过40万,如何精准卡点追踪密接人员,是摆在流调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感染源头是人传人?”病例自述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答案被否。“那有没有可能是冷链冻品造成的?”环境样本检测阴性,答案再次被否。面对前方流调员采集的海量数据,后台分析员通宵达旦,渴望寻找到蛛丝马迹。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流调队员开展研判工作。

1月14日,珠海通报7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其中包括一家4口。“我想起来了,1月8日17时左右,我和丈夫跟他们有过接触……”在反复数次的提问中,流调人员获得这个关键信息。经过全链条梳理、研判,1月14日17时14分,中山此次确诊病例的传播链终于形成闭环,中山病例与珠海公布病例存在时空交集。此时,距离第一道流调指令,刚刚过去36个小时。

“要把这次疫情看得更重一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重视”,郭文海在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上强调,中山坦洲与珠海一线之隔、人员往来密切,要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并重。

这是极为重要的判断,为中山接下来的防疫政策定下基调,也进一步明晰重点防控范围。据不完全统计,坦洲往返珠海的流动人口数以万计,中珠病例有交集特别值得警惕。还会不会有新的情况?1月15日,中山报告新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再次证实与珠海病例属于同一传播链。

中珠两地马上加强协同配合,高效推进工作。到1月19日,珠海已经向坦洲镇推送300余名密接、次密接等高风险人群的信息,有助于中山管控、流调工作有序开展。此时,虽然中山连续几日没有报告阳性案例,但防控丝毫不能松懈,专家研判认为,坦洲镇仍然存在疫情传播风险。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消杀。

为防止疫情外溢,中山科学施策:全市暂停举办聚集性活动,坦洲镇及相邻镇街密闭半密闭通风不良场所暂停开放;市民离开中山的,由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升级调整为24小时。

振奋的消息同时传来,1月19日,中山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出炉:共采样520万人,均为阴性。

精细治理:

“爱心接力”救治急重症患者

民生兜底确保群众生活平稳

根据防控要求,中山坦洲道路实施全面管控。这改变了坦洲每一个人的日常,也让每一个“角色”面临着意料之外的挑战——年轻准父母面对日渐逼近的预产期,开始焦虑;父母和年幼的子女暂隔两地,变得忧心;年迈的老人只能通过视频相互守望,显得无奈。

此时,面对一个又一个求助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治理水平;来自民间自发的志愿服务和慰问,展示出这座城市的文明基因。

1月14日14时,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急救热线接到来自坦洲医院的紧急呼救,一名新生儿娩出窒息,急需转运。如何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到争分夺秒?经过快速协调,博爱医院转运车抵达离坦洲医院最近的管控线位置,双方医护人员在这里进行交界。“抢救及时有效!”两个多小时后,婴儿响亮的啼哭宣告救治成功。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坦洲封控区内首个宝宝出生。

坦洲管控的14天,封控区内共五名孕妇临盆,一名老人突发心梗,中山医务人员通过一场又一场“爱心接力赛”,确保重急症患者及时救治,获得央视点赞。

受交通管控影响,不少滞留坦洲的群众吃住存在问题。42岁的黄先生平时住在东凤镇,“13日一早,我开车到坦洲办事,然后发生疫情不能回去”。为了节省开支,他已经在车上睡了两晚。了解到坦洲开放了庇护场所,他就近找到联一小学庇护所,“这里条件很不错,不仅免费提供吃住,还有地方洗澡”。

坦洲管控的14天,共开放两个庇护场所,为滞留人员基本生活兜底,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让等待的人们不再焦急。

国际花城封控区内有64栋住宅,9695名住户,为了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不停摆”,数百人在默默奉献。国际花城小区对面,李胜冰、林少仁夫妇自掏腰包,连续十多天准备近万斤新鲜蔬菜,送到封控区门口。2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公安民辅警、物业人员逆行冲锋,国际花城内的业主也主动加入,每天往返几十次,确保各类生活物资及时送达。坦洲珍姐食店老板吴玉珍,将自制的150个珍姐粽、50份猪肚鸡汤,送到国际花城门口,表达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敬意……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李胜冰、林少仁夫妇自掏腰包送新鲜蔬菜。

这些点滴而细致的关怀,让封控区居民倍感踏实、温暖,让每一个不能外出的住户不再孤单。

“生活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幸好,大家选择了坚强的一面”,一位网友在朋友圈里写到。

坦洲解封:

科学研判调整风险等级

大街小巷恢复往日繁华

1月24日,中山已经连续天9天没有报告阳性个案,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相关文件规定,如果坦洲镇自1月13日起在14天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原则上可解除有关管控措施。

而就在1月25日,中山新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不久转为确诊病例。坦洲还能不能如期解封?变得扑朔迷离。

“每天不敢外出,除了做核酸都是待在家里”,陈荣思是一名大一学生,父母在珠海工作,姐弟三人住在坦洲。坦洲管控后,母亲通过申请从珠海回到坦洲照顾子女。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户外自由的活动,能尽快跟家人团聚。

1月26日,南方小年,坦洲第11轮核酸检测于下午2时结束。此轮筛查完成采样421221人次,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1月27日上午,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自27日9时起,坦洲镇国际花城一期41栋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坚守了14天的坦洲,终于迎来解封。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陈荣思和家人团聚。

1月25日出现新增病例为何不影响坦洲如期解封?中山市疾控中心专家专门作出回应。

首先,经过基因测序,明确该病例的感染源头为珠海发现的阳性个案。其次,通过全面流调,该病例与中山市病例1、病例2没有时空关联。第三,该病例所在隔离酒店人员、居住地小区人员经过多轮核酸检测,相关环境25日进行了全面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第四,综合判断该病例为初发病例,1月13日至23日的12次核酸结果均为阴性,直到1月24日晚初筛阳性,即其发病第一时间就在隔离酒店被发现,在社会面传播风险可排除。由于本轮疫情未引起社会面传播,经省市专家综合研判,符合调整风险等级的条件。

香山观察:决胜!中山迎战奥密克戎的336小时

1月27日上午坦洲多个路口开始解封。

陈荣思听到解封的消息,“整个人都开朗起来”。1月27日上午,她拉着弟弟妹妹的手,跟妈妈一起,从坦洲家里走到中珠交界的前山路口,爸爸的车已经在这里等候。“我最想快点回老家,看望爷爷”,5岁的弟弟开心地说。

此时的坦洲,路面上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的繁华;邻里间相互祝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冬日里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这个充满烟火味的南方小镇上,一切都回到原本的轨迹。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在这场连续14天的疫情阻击战中,有勇挑重担,有使命担当,有窝心感动,有温情备至。立春将至,但留在这个冬季的记忆,我们终生难忘,并将化为继续前行的力量。

统筹:田霜月、李平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刘贤沛、侯玉晓、王卫

图片:南都记者吴进、部分综合中山发布、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