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满洲年俗:大年三十儿的民俗

满洲年俗:大年三十儿的民俗

编者注:临近春节,这是我们满族的民俗专家富察晨枫老先生在2020年写出《满洲年俗》,有一万多字的长文,当时预计吉林广播电台将在春节期间播放,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过节活动取消。当年富察晨枫老先生就将文章交给满族文化网发表。现在将一些部分合并整理,再次发表在这里。

1月26日发了文章《满洲年俗:满洲人进入腊月后准备过大年》,今天发第二部分。

满洲年俗:大年三十儿的民俗

进入年三十儿这天,在新糊裱的房间里贴上年画,西屋南炕是家中最长辈住的炕,因满洲人有“以西为大,以南为尊”的风俗,长辈或长者都要睡西屋南炕,间壁墙上贴有“松鹤延年”或“麻姑献寿”等祝福老年人的年画。房门对联为“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等对联。房门对联和屋门对联的横批下面要贴三张“挂签”,屋中山墙高处贴有“抬头见喜”的竖幅,大门外有“出门见喜”的竖条幅。院内的“哈什”(仓房)、鸡舍、猪圈以及大車上井上也都贴有相关的对联。

满洲人最早写对联用白纸,因那时女真人崇白,到了后金时期用黄色,挺进中原后由于满汉的融合改成红纸写对联了。“福”字,是家家户户必须要写的,“福”字都写在大小不同的正方型的红纸上,下方也要贴压上小“挂签”,家家都要有几个“福”字贴倒,意为“福到(倒)了”,满洲格格各个心灵手巧,把各式各样图案的窗花也都贴在窗子上面,给新年带来和谐喜庆的气氛。

家中供有祖爷和家谱的人家,贴对子时要先于贴其他对子。先贴祖爷龛对,再贴谱匣的对子。有的满洲人家年三十儿晚上要亮(悬)谱,以供族人过年期间拜祭祖爷和曕仰家谱,一般要亮到大年初五,祭品和香烛也要初五才能撤供。

满汉通触,也促使满洲人也有贴门神的习俗。在贴对联的同时也将“门神爷”贴在大门门心板上。门神的两员神祉都是唐朝开国的武将,唐朝开国皇帝登基后的某一年突然得了邪病,寝宫中得了病的唐太宗李世民,躺在病榻之上,闭上眼睛就看见寝宫到处都是鬼祟,许多武官大将都哄赶不走,唯独殿前大将军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把门时,恶魔鬼怪进不了寝宫。后来人们把秦琼和尉迟恭崇尊为门神,有这两尊门神把住大门,任何鬼崇都被拒之门外,护住家人平安无恙。

年三十儿一大早,全家人就都起来了。家中的男主人将庭院重新打扫得干干净净。打开大门之后,在大门的西侧置放一堆碎草,男主人将碎草点燃后又用草筐往燃烧的碎草堆上添上一筐碎草,满洲人称作“添岁(碎)”,意为全家人又都长了一岁。

年三十儿的早饭过后,家中的男主人要在院中央靠房门不远处摆上“天地桌”,桌上供有写着“天皇”、“地皇”和“人皇”牌位的神祉牌,牌位前分别摆放一只香炉(也称做“香灯碗”),天地桌两侧各置一盏立式“戳灯”,晚饭前将香与戳灯点燃,全家人不分男女长幼,对三皇爷行叩拜大礼,男主人对三皇爷祈祷,愿三皇爷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人太平无恙、五谷丰登、财源广进。拜完三皇爷,全家人共进晚餐。

满洲年俗:大年三十儿的民俗

年三十儿的晚饭也称作“年夜饭”,这顿饭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顿。菜肴的数量一定要做成双数,不可以出单数。“三十晚宴必有鱼,初一晚餐必有鸡”,这是满洲人过大年的风俗。“鱼”与“余”是同音字,意为着“年年有余”,“鸡”又与“吉”谐音,意味着新年大吉。晚饭前,全家人要在摆着祭品供果和燃着香、烛的祖爷龛和谱前磕头,并且还要祈求祖上保佑家人安康太平、丰衣足食。

拜祭完祖爷和家谱,家中的每个人要给长辈和年长者“拾礼儿(鞠躬礼),同时口称“某某(称谓)”年禧。饭后家庭的女主人要把一冬天做的新衣服,新鞋等衣物分发给家中每一个人,让每个人过大年都穿上新衣服。

吃过晚饭,家人们要给长辈和年长的人行磕头礼。新婚的新媳妇儿行完磕头礼后,要给长辈或长者“装烟”,受礼者要给新妇不菲的礼品和“压岁钱”。

吃完了年夜饭,家中的男主人带领家中的男性人员要到大门西侧烧“包袱”。“包袱”实际上就是在黄仙纸糊成的口袋里装满打印好的烧纸或手工叠的“金元宝”,口袋的封面上写好家中已故去的亲人或长辈的名字。男人们跪地烧“包袱”时也同样祈祷故去的亲人保佑全家人安泰吉祥、五谷丰登。

烧完包袱,全家的男人们要到家族中的长辈或族长(穆昆达)家中拜年辞岁,受拜的人要给孩子们一些压腰钱(也称辞岁钱)。

新婚的夫妻,要在嫂子或婶子的带领下,到家中近亲属长辈长者的家中辞岁拜年,男方用磕头礼而女方用“万福礼”,接受辞岁礼的长者长辈接到新媳妇递过点燃的烟袋后要拿“装烟钱”回馈给新媳妇儿。

三十儿这天,还要煮上高粱米饭,用小盆装满放进木升里,男主人拿着木升走过大门,将小盒里的高粱米饭一半撒在高空,而另一半撒在院落的墙外四周,目的是打发饿死鬼的,让那些饿死的幽魂在墙外吃饱,这些饿死鬼的幽魂就不会进入院中。

辞岁结束后,就到了接神的时候。家神实际上就是接财神,财神爷姓赵,字公明,是封神演义中商纣王帐前的领兵大元帅,在和周武王姬发两军交战中,被姜子牙计杀,死后被姜子牙封做财神。后来,人们把赵公明画像刻制成版印在六K大小的纸上,人们把它称做“财神码子”。年三十前,有人拿着财神码子走街串户去送。送财神码子的人没等进房门就会喊道: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然后讲一张财神码放在西炕的坦箱盖上。也有利用说唱形式向各家各户送财神码子的,每家都会拿出一些小费上给送财神的人。

有的地方是到大庙去接财神。庙中的道长早已准备好了财神码子。进入大年30的晚上快半夜时,男人们带着香烛和祭品前来祭庙。摆上祭品点燃香火和蜡烛,祷告财神爷新的一年多多光临自己的家中,叩首完毕,道长将一张财神码子送与祭拜者,祭拜人也要拿出小费送与案子上的方钵内。在回家途中不可与人打招呼和说话,但来时可以任意和同往人说话。到家之后,将请来的财神码子摆放到院中早己安放好的天地桌上,並接受祭品和香火,全家人按照财神码上的财神方位磕头祷告,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财运旺旺。

作者富察晨枫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