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大厂跨界造车如今早已不是新鲜事,无论是美团、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资本还是华为、小米这样的实体企业都想从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而在巨头之外,还有一些体量不大但实力不俗的企业也对汽车行业虎视眈眈,比如以扫地机起家的石头科技。

2021年1月,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操盘成立了独立汽车公司洛轲汽车,计划中推出的首款汽车就显得野心十足:类似奔驰“大G”系列的硬派越野车型。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在经过一年的沉淀后,今年2月,洛轲汽车再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

1月25日,据媒体报道,洛轲汽车在2021年末完成了1亿美元的融资,由腾讯领投,投资金额超过了5000万美元。此外,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也参与了本轮融资,洛轲汽车的估值也就此来到了20亿美元的量级。

不过,1亿美元的融资金额,真的能够实现昌敬的“大G”造车梦吗?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扫地机器人和汽车,乍一看唯一的共同点也就只有靠轮子前进这一项了。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二者有不少相通之处,比如激光雷达。事实上,昌敬也不是第一个想从扫地机器人领域转向汽车赛道的人。

2017年12月,360发布了一款扫地机器人产品,将无人驾驶领域的Lidar-Slam 激光雷达引入到扫地机器人身上,并且这款产品也可以基于传感器进行地图绘制和环境定位,从而在运行时躲避各类障碍物。有前360高管就透露,周鸿祎曾表示自己做扫地机器人就是为了造车做技术积累。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昌敬的思路也是类似,他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方面,扫地机器人上的激光雷达,是和谷歌无人车的激光雷达逻辑一样,我们相当于把无人车技术运用到了扫地机器人领域;另一方面,我们把相关路径规划和定位技术搬到了室内,运用在扫地机器人上。”

只不过,周鸿祎最终并没有亲自下场造车,而是以投资哪吒汽车的方式间接涉足了汽车行业。事实上,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周鸿祎的敬畏之心和真实态度——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汽车,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仔细一想不难发现,仅仅因为汽车和扫地机器人都用得到激光雷达就说二者技术相通,实在有些牵强,毕竟扫地机器人的活动范围不过是在室内的方寸天地,而到了城市乡村的路面上,无论是活动范围还是复杂程度都远超室内,扫地机器人哪怕积累再多数据也无法直接复用到汽车上。

扫地机器人避障失败,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人为解救,但汽车在路上如果有个磕磕碰碰很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为在技术上有千丝万缕的弱关联,就将汽车视为一个大型扫地机器人,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

有业内人士也直言,说扫地机器人和汽车之间技术“相通”,就好比说奥迪双钻和奥迪“相通”一样。如果真的有这么容易,那么大厂又何苦费劲心力造车,直接收购扫地机器人企业不就可以了?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并且洛轲汽车也选择了新能源汽车中较为难走的一条赛道——增程式。

增程式电动车指的是配有地面充电和车载供电功能的电动车,这种车既可以充电也可以加油,由电机直接驱动,内燃机只需要负责发电,因此受到路况的影响较小,供电更为稳定,并且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续航能够突破1000公里,打消续航焦虑。

但增程式汽车的问题也很明显,比如说平台开发更困难。

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互通,因此大厂能够轻松推出油改电车型,小厂在搞定电机、电池组、电控等配件后也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量产。

而对于增程式汽车来说,传统的汽车平台只能容纳内燃机或发电机中的一种,它却需要做到两者兼而有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而且增程式汽车在散热系统、电控效率、NVH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又极高,处理妥善需要复杂的工艺和足够的技术积淀。

此外,由于结构的大不相同,和纯电动车型相比,增程式汽车还要面临布局、重量、能耗、散热效率等多方面的问题。就连宝马这样的大厂,其出品的增程版i3都曾因为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而进行过大规模召回。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最后,供应商比较少,以及补贴力度比纯电动车更小,也是增程式汽车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前者使得车企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自己研发,后者则可能导致消费者买单意愿低落。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增程式车型也不过只有理想ONE、岚图FREE和赛力斯SF5等寥寥数款。这一方面确实让增程式赛道显得不那么拥挤,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路线让很多大厂都望而却步。那么,问题来了,初出茅庐的洛轲汽车又要拿什么来向投资人、供应商和消费者证明,自己能走好增程式这条路呢?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此外,还有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洛轲进入汽车产业的第一步似乎迈得有些太大了。

洛轲的第一款汽车的对标车型是奔驰G系列越野车。要知道,走中高端路线的“蔚小理”们起步时的车型售价也不过在30万上下,而“大G”的售价普遍在100万以上。

事实上,即便洛轲汽车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但是它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地将100多万花在一个做扫地机出身的品牌上,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去为洛轲的品牌故事买单呢?

从媒体报道来看,昌敬之所以选择造车并且直接“对标大G”,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情结”。但定下如此宏伟的目标是否有些脱离了市场实际需求,上一个宣称要做百万豪车的还是贾跃亭和他的FF。

融资1亿造一台对标奔驰大G的电动车,石头科技老板昌敬到底想干啥

各类企业跨界造车的原因其实都大同小异,就是拓宽赛道,寻找新的赢利点,激活第二增长曲线。如今石头科技虽然如日中天,但扫地机器人的赛道毕竟还是太窄了,因此昌敬以个人身份率先下场探索也不失为一步好棋。如果造车事业顺利,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昌敬会将洛轲汽车与石头科技的业务进行结合,而即便造车遭遇挫折,石头至少也能独善其身。

至于“对标大G”,在电科技看来,可能它更像是一枚烟雾弹,或是讲给投资人听的故事。作为一个成熟的创业者,昌敬肯定不会真的如此天真,洛轲的首款汽车,无论从技术含量还是售价的角度上考量,也许还是高低搭配的惯常套路,说的都是百万豪车,最终卖的是一二十万的简配版。

蔚来CEO李斌有一个判断:“没有200亿不要造车。”而昌敬却现在却只融到了1亿美金,实际到账多少还不清楚,这个体量,到底能造出什么样的车来,市场还会不会敞开窗口等待它把车打磨好,这都是未知数。

靠着扫地机器人,昌敬将石头科技从小米的贴牌厂带成了一家市值700亿的行业龙头,经营实力自不必言,但相比扫地机,不管是资金链还是技术含量,造车都要是一个残酷得多得多的行业,满怀热烈期待的昌敬能否在这个行业再创奇迹,除了笑而不语的奔驰大G,能够给予答案的真的就只有时间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