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天地之道书画来

文:居平

《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小寒阳光的午后,太阳明晃晃地有点刺眼,我们一进傅春林先生的工作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墙上挂的一幅《心经》,阴阳互补、古朴清雅的篆字,心有所倾,笔则既达,心笔合一,心手双畅。观摩片刻,浮躁的心可安静下来。再看他穿着简朴的中装,书卷气十足,方面大耳,如温厚谦和的师长般,家常随和,跟他那些如雷贯耳的头衔和大奖仿佛很遥远,他慢慢地泡茶,我们慢慢地品味,随着茶香四溢,他慢条斯理、娓娓道来……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傅春林先生肖像)

一、 从中医世家到书画艺术家

1962 年,傅春林于4月15日(佛诞日)生于三清山畔,其族累世行医,其父为避日军侵华,由祖地药都樟树迁居于江西玉山临湖镇,从小耳濡目染受父辈影响,聪慧过人,无师自通,酷爱书法。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傅春林先生作品)

1979 年,傅春林获玉山三地医学联考第一名;1982 年,因缘巧合,他师从曾被周恩来赞誉为:“上马杀敌,下马学佛”、唯一一位参加中国开国大典的巨赞法师研习书画。

1986 年,他因“医书双绝”被浙江省建工医院(现浙江省新华医院)特聘为医师,行医十年之余,他仍然热爱着他的书法。

1988年,他有缘与浙江书法名家沙孟海等拜习书法;那时,二十多岁的傅春林血气方刚,才气逼人,他欲拜沙孟海为师。当时,沙孟海先生很委婉地说:“你拜我为师,我们是师徒;你若拜古人为师,我们是同学。”这句话给他感悟很深,意识到自己的年轻与不足。从此,他博览群书,遍求碑林,博采众长,潜心书画。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1988 年,被世界佛教协会会长,光德寺方丈净心大法师收为关门弟子;佛缘禅心,坚定了他乐善好施,善行天下的古道热肠。

他的书法用笔娴熟到炉火纯青,对书法线条的塑造力可以达到遂心应手。心有所倾,笔则既达,心笔合一,心手双畅。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起锋梢,亦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笔墨干净,交待清楚,绝无一丝一毫的弊病,既重视笔法的价值,也重视墨韵的生动,笔里有墨,墨里有笔。笔墨相益驱动,让他的书法状如清风明月入怀来,天朗气清好文章。

古人云:“先有其境,后有其成”。齐白石嫡传弟子、美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张文成对傅春林书画作品评价很高,他认为:傅春林对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均有涉猎,尤擅草书、行书、隶书,多得古人书意。很好继承了古代传统书画的精华,随性即赋,随致而书,塑造清澈干净的灵魂。精简的笔画需要倾注极高的意境,傅春林先生的水墨画作品不僵不板,起伏跌宕,既苍而润的墨色韵。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二、中华文化是民族灵魂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曾经这样评论他:文化视野决定翰墨功成,修养高度决定丹青水准。傅春林先生首先是一位国学大师,是一位知道行道恒于道的典型传统文人,所以文化视野博观今古,无比开阔,可以写文人书法的龙脉正宗。先生还是一位皈依佛法的修行者,西土取真经卓修行,是净心大法师的关门弟子,觉悟空有,明心见性。画画自有高远空灵的禅韵,品位与格局都显得超凡脱俗。

傅先生的书法以二王法帖为核心,经由心追手临可得其形,亦可会其神,文人书法写得天质自然,丰神多姿。诸书皆成,博涉多优,尤其以放手写心的晋韵书风而闻名八方!俗笔写兰亭,虽然有取法为上的选择,但终归难有得法亦为上乘的造诣,书性不足使之然。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傅春林先生书法,取法为上,得法亦为上乘,显然与书性超人密切相关。他的书法之妙,源于对法帖的经久磨砺,但如果仅有磨砺,没有书性加持,难免是匠工书奴的结局。他的书法,既有磨砺付出,又有天赋资助,方可以在起笔落笔之际,写出金书锦字的高段位。

这种古今永传的书法主流表现,当下仍旧可以见识得到伯远帖的萧萧雅致,也可以见到快雪时晴帖的惟妙惟肖,当然亦有蜀粟帖的劲拔,还有寒食帖的铺陈。凡属历代名家帖本,都被他观之入目,揽之入书,作融会贯通,化他法为己法,写得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书法最妙莫如激楚浪以成文,傅春林先生写书法正是这种体验和表现,在锋纤往来之际,作高低有趣的表达,笔墨恣意抒情,一天清淑气,万里碧榆风,书法气韵生动,令人赏心悦目。

与傅春林先生访谈,时刻感受到他的儒雅气息。文人雅致写清风,明心见性画禅韵。书法写得要妙,山水画得流丽。兼工带写作云上山巅,百尺悬瀑布伴萧寺掩映。骨法用笔的特征相当明显,随类赋彩的结果是纤尘不染。有沈周山水的明净澄怀,有仇英山水的法度严谨,云来山更妙,云去山如画。发画释法,仰观其画可以临风听暮禅,引人卧游。如是,心泊这如诗的山水里,当下可觉悟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书有书道,画有画道,道法自然,明心见性。文化与修养可作双核动力,让他的书画成为可以游目骋怀的文化上品。凡事随缘皆有味,人到无求品自高,国学浸染禅意人生,中华文化是民族灵魂。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三、寻觅我们赖以生存的根

傅春林先生说,先器识而后文艺,国书画本质的三字:道、礼、和,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蕴,古今往来丰富的文化储备能让我们更快速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傅春林先生弃医从艺, 30 多年来一直倡导习先贤画当下、宣扬善德善行、大力提倡公益事业、身体力行、让公益一直走在路上。曾先后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江西、河南等省市开展了艺术品义卖活动,所筹善款均捐献于中国希望小学。2021年,还被民进市委评为扶贫攻坚的先进人物。

傅春林艺术道路启蒙于爱国僧人巨赞上师,而后与佛结下不解之缘,曾三赴印度以求证佛法以印证国学与佛法的交织之处,更深入印度龙城那格浦尔以求感悟;后受缅甸圣僧阿欣·辇尼萨拉长老灌顶加持,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没有任何敌意和怨恨,每一个众生都能感受到这份善缘的挚爱。

2020年5月12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地提升,中华传统艺术“出海热”出现了新局面。日本孔子学院正式邀请中国知名书法家傅春林先生赴日开办“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双方在艺术沙龙、渠道建设、国画国际交流展示等方面进行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艺术走进日本、走向世界。

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傅春林,集法国卢浮宫艺术终身成就奖、美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日本东京国际书画展览会金奖于一身,作品大气磅礴,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载誉背后的艺术家在世界艺术之林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日本自《源氏物语绘卷》起追根溯源,积极探索中国古代绘画、佛教和儒学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纵观绘画技法借鉴中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画风影响,出现了宫廷仕女、古贤、山水等题材。2018年第十九届东京国际书画展览会期间,由日本正田英三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奈良川县知事荒井正吾等日方政要邀约,日本孔子学院正式落实成立“傅春林日本艺术馆”相关事宜。

日本孔子学院源于1869年立命馆学院,创立初期大力提倡“自由主义”和“国际主义”。“立命馆孔子学院” 于2005年6月由国家汉办与日本立命馆签署合作协议,馆址日本古都—京都,为世界首批、日本首家孔子学院。以促进汉语教学、弘扬东方文化、扩大国际交流为宗旨。

天地之道书画来——专访书画大家傅春林

日本孔子学院将与傅春林先生就艺术内容创作、培养本土原创书画作品及拓展双方内容渠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2019年,获得美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载誉归来的傅春林先生在北京首都机场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特别是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美中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将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开心扉、心心相通,从而进一步拉近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距离。文化冲突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惟有文化融合才能让世界更美好。中国艺术家要创新思维,不忘初心,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以文化为纽带和桥梁,做中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和积极建设者。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所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中国艺术家访问学者之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美建交39年了,相互了解已达到一定程度。但文化交流依然停留在表演或展示层面,这远远不够,应加强更深层次更富思想性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因此,此次由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贸易发展局、美国国际交流协会、美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美国集邮集团、山水丹青(北京)国际艺术中心等机构联合创立“中国艺术家访问学者研究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了新的标杆和典范。

王爱平教授曾经说,“孔教被接纳为世界宗教的一员,对于孔教我们有责任 去客观面对,明白我们传统的文化是什么,找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根,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今年春,傅春林先生将去印尼进一步推广“海外孔庙文化”,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寻觅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根。

作者简介:

居平,记者作家,民进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写作出版过《大智无谋》、《三水》、《点点滴滴》、《失眠咨询》、《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3卷本)、《爸爸在左 妈妈在右》、合集《暗夜里的星星之火》、《同一片屋檐下》等多部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