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次长沙会战,岗村宁次浅尝辄止,没有死攻,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长沙会战,其实时间非常的短,战役也不是很激烈。

1939年9月13日,岗村宁次带领第11军司令部离开武汉,来到咸宁。为了麻痹中国的部队,甚至还在运输弹药的汽车上,盖上了帆布。但是这些都没有逃过薛岳的判断,当他发现日军有调动的迹象后,就知道离战斗不远了。

第一次长沙会战,岗村宁次浅尝辄止,没有死攻,原因是什么?

南昌会战之后,薛岳一直在做准备,他制定了三个防线:第一个,新墙河,第二个,汨罗江,第三个,长沙外围的捞刀河。

9月23日,在岗村宁次的指挥下,日军发动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中路是第6师团和第13师团,左路是新编第33师团,右路是第3师团上村干男支队。而在江西境内的第106师团,充当牵制中国军队的任务。

主力第33集团,沿着鄂南通城向东进行迂回,想要和中路军合围,攻击新墙河南岸的中国军队。薛岳也非常的不简单,对此早有洞察,直接派杨森的第27集团军进行拦截。

第一次长沙会战,岗村宁次浅尝辄止,没有死攻,原因是什么?

日本中路军,在岳阳集合,开始强渡新墙河,进而沿着岳阳到长沙的大道和粤汉铁路进犯,就这样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了。

在新墙河守备的是,关征麟的部队,此时的关征麟已经晋升为第15集团军代总司令,指挥着陈沛的第37军,夏楚中的第79军,张耀明的第52军。关征麟将两支部队放在新墙河南岸,设置成左右两翼。陈沛的少量兵力,放在洞庭湖和乡间交汇的营田要塞。

虽然薛岳想诱敌深入,但是一开始双方就打的非常激烈。

第一次长沙会战,岗村宁次浅尝辄止,没有死攻,原因是什么?

张耀明第53军第2师第3营,在斗篷山死守阵地,与日军第6师团搏杀,几乎全部战死。雷公山之战中,第52军第195师第3营营长史恩华,率领部队与第13师团奈良支队作战,血拼五天,全营战死。

镇守营田是陈沛第37军第95师第570团,面对日军上村支队,陷入激战,同样是坚守阵地,死守不退,全部为国捐躯。

这三位营长,只有30岁上下,也是当时抗战军人的缩影。

日军渡过新墙河之后,9月26日,渡过汨罗江,开始逼近长沙捞刀河。

第一次长沙会战,岗村宁次浅尝辄止,没有死攻,原因是什么?

薛岳立即改变策略,对日军进行反攻。

在福林铺,日军第六师团遭遇,中国第52军第195师的阻击,战死100多人。9月三十日日军强渡捞刀河,又遭遇陈沛第60师和第195师的阻击。向东迂回的第13师团,奈良支队与第33师团在平江回合之后,又遭遇夏楚中第79军和杨森第27集团军的合围。沿着粤汉铁路进军长沙的第3师团上村支队,遭遇第73军的连续追击。

就这样还没有等到决战之日,日军的势头已经有了颓废之势。10月1日,岗村宁次命令各部日军迅速反转北撤,紧跟其后,薛岳命令各部队,全面追击。

就这样,长沙第一次会战,就在中国各个军队的追击中戛然而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