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作者:三人随笔

最近,我“迷上了”中国诗歌网,因为在那上面,总能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收获满满。以前,我总是只看前面,也就是那些头条文章。今天,闲着没事,就想看看 这个“中国诗歌网”,到底是谁主办的?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于是,我划到网页的最底端,看到了“主办方: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网络公司是干嘛的?好奇心驱使我去搜了搜。好嘛,这个网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竟然是“李少君”,“执行董事”也是“李少君”。这个“李少君”就是《诗刊》主编李少君吗?这个我们没法查证。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就中国诗歌网主办方,还有中国诗歌网的协办刊物为《诗刊》等信息来看,这个“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李少君”,基本就是“《诗刊》主编李少君”了。出现两个同名同姓的“李少君”,而且都从事诗歌行业,这概率非常非常小,几乎成了不可能。

这就有点意思了,《诗刊》主编,竟然还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我们可以想想,李少君确实够忙的。他一边要把控《诗刊》的方向和大局,甚至还要对每一篇稿件负责。另一边呢,他还要对网络公司负责。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诗歌,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高雅的事业”,好像与“沾满铜臭”的经商行为是不沾边的。但是,李少君却将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这个注册资金为300万的“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让李少君也成了商人?

商人的天性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诗人的天性是摒弃世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里,对“商人”下的定义就是“重利”。而在我们传统诗词里面,“商人”总是不太好的一个象征,几乎没有诗意。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有着“商人”身份的李少君,会不会“下意识地”让《诗刊》也利益最大化?我们不能无端地去猜测,但长时间在两个矛盾体之间来回穿梭,说不定也有“跑偏”的可能。

不仅仅如此,《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客座教授,还是海南高校文学社团联盟总顾问。大家看看,李少君得有多忙?这么多“俗务缠身”,李少君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去打理《诗刊》?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但这点担心,显然是多余了。现在的《诗刊》多红火?一月一期不够,要掰成上下两个半月来用。那可谓是“门庭若市”,“供不应求”。至于是不是中文核心期刊,有什么关系呢?影响到了《诗刊》的“繁荣”了吗?一点也没有。

诗歌,包括诗人,那都是要有烟火气的,不能在半空悬着。所以,诗歌和诗人走下神坛,投入到商业的洪流之中,这其实也可以丰富我们诗歌写作的内容。李少君不就写了一首长诗《闯海歌》,还获得了中国长诗奖吗?

《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另一个身份——公司董事?

《闯海歌》局部

写到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李少君了。他做的随便哪件事,《诗刊》主编、执行董事、客座教授、总顾问、著名诗人,其中一样都是我们难以企及的,而他却能兼这些于一身,这能不让人佩服吗?人比人,真是要气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