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作者:戏聊史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诞生45亿年之久,期间她孕育了数不胜数的物种,有些尚存于世,有些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时至今日,地球任何地方都有机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未解谜的谜题随之而来,引来无数生物学家为其殚精竭虑。

尤其是那些拥有图像证据的目击事件往往更能吸引各界学者的目光,今天要探究的“1977年新西兰海怪事件”恰好就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该事件过程离奇,影像清晰,目击者众多,是世界十大海怪未解之谜之一,多年来无数学者专家就此事发表了数篇文章,众说纷纭,至今仍未盖棺定论。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神秘巨兽尸体

1977年4月25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海域,隶属于日本大洋渔业的远洋拖网船瑞洋丸号正在此处进行捕捞作业,天气晴朗,视野极佳,船员们正忙碌着,准备收起绞机拖网上船,一切如常,只是谁都想不到接下来发生的事将会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上午10点40分,伴随着绞机运作的声音,渔网从300米深的海底被拉起,船员们站在甲板上张望,本次捕捞的重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重上不少,想必是收获颇丰。

渔网收紧逐渐浮出水面,船员们发觉异常,平时形状规则的渔网今日不知被什么东西塞得鼓鼓囊囊。渔网一落到甲板上,大家纷纷上前将渔网解开,眼前的一幕将出海经验丰富的船员惊得说不出话来。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这是一具巨大的腐尸,约有十余米长,重达两吨。刺鼻的恶臭味在甲板上弥漫开来,船员们站在腐尸周围,看着这庞然大物,谁都无法认出这东西到底为何物,楞在原地,没了主意。

“把这东西吊到起重机上”,站在一旁观看的矢野道彦下令道,那时的矢野道彦正是瑞洋丸号的生产主任,他毕业于山口海洋高中,拥有多年随船出海的经验,见多识广,十分擅长处理船上的各类突发状况。

看着神秘尸体缓缓升起,矢野心中疑云遍布,他同样拿不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上前仔细辨识,这具尸体腐烂程度很严重,体表布满白色脂肪状物。

头部窄小,脖颈细长,对称生有四鳍,背部巨大且有一鳍,布满骨骼,结构复杂,有些组织被渔网刮碎,散落到甲板上,气味难闻,令人作呕。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难道是鲸鱼?矢野暗自揣测一阵,随即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腐尸并没有鲸鱼显著的特点,而且鲸鱼头部尺寸远胜于该腐尸的头部,骨骼结构同样无法对应,最为重要的是,细长的脖颈是绝对不会出现在鲸鱼身上的。

船员们望着这奇形怪状的尸体,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海怪,是不祥之物,还有人说这是史前巨鲨,众人皆议论纷纷,却不知该如何处置。船上有了如此发现,自然要请船长定夺,矢野将时任瑞洋丸号的船长田中昭请至甲板上。

田中昭船长也没见过这怪物,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团腐烂不堪的烂肉,毫无价值,且异味难闻,当下便要求将其丢至海里,毕竟当时船上捕捞的有价值高达两亿日元的海鱼,若是被腐尸沾染上异味,那带来的损失不是他一个船长所能担待的起的。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矢野一听这话有些着急,他忙劝说船长,这具腐尸很可能是未被发现的新生物,拥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不妨将其带回日本供科研人员研究,若有什么重大发现,其带来的价值远胜于这船海鱼。

田中昭听不进去这些道理,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想不到那么深远的程度,在矢野的百般劝阻下,他只答应让他拍几张照片,拍完就尽快丢弃。矢野取来相机,拍摄了4张极为珍贵的照片,并测量了腐尸的相关数据,绘制了简单的草图。

船员们一看他记录完,连忙上前准备将这怪物丢弃时,矢野仍觉得此物不同凡响,生怕错过什么重大发现,便割下了一块胸鳍与数根鳍须保存。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腐尸随即就被船员扔下船只,溅起巨大水花,携带着它身上的秘密,重新沉入海底,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怪兽研究热潮

矢野回到日本,立即将自己所拍摄的腐尸照片及测量数据递交至公司,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与田中昭船长的看法不同,高层一致认为该具腐尸将会是日本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发现,遂准备将他带回的照片及部分数据公之于众。

1977年7月20日,大洋渔业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们在会上极力夸大了该生物为未知生物的概率,该消息在日本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各路媒体用夸张的报道手法将瑞洋丸事件渲染的诡谲奇幻,一时之间流传出各种说法,在日本民间乃至学术界掀起了一阵怪兽热潮。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彼时的日本民众凭借道听途说的故事,以讹传讹,一致认为这是传说中的海怪,在海上兴风作浪,以食人为生,海船出行遭遇海难便多是出自该怪物之手。

部分学者根据照片上细长的脖颈与四鳍推测,这具尸体可能是生活在距今7000多万年前的史前生物蛇颈龙,经过多年进化导致脖颈长度与体型变小,部分骨骼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本次事件打捞出的腐尸从特征来看与蛇颈龙有诸多大同小异之处。

此言论一出,无异于在民间与学术界引爆一颗重磅炸弹,事件发酵迅速,很快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注意,各国的生物学家纷纷投入了本次事件的研究与鉴定工作,他们还为腐尸命名为“新尼西”,意为新尼斯湖水怪。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对蛇颈龙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如此武断地判断这是蛇颈龙实属天马行空,新尼西除外形与其相似外再无任何依据可证明,况且在矢野的笔记与照片上清能清晰的看出新尼西拥有着蛇颈龙不曾有过的背鳍。

既然是蛇颈龙的概率很低,那这怪物到底是什么呢?

生物学家很快又提出了新的看法,这或许是一头幼年鲸鱼,海中生物能达到新尼西身长的屈指可数,唯有鲸鱼及大王乌贼能够与之相提并论,但从外形来看,新尼西明显没有乌贼的特征。

通过对比近年来发现的搁浅鲸鱼尸体,学者们发现鲸尸腐烂风化后体表确实会遍布白色脂肪,这与本事件的腐尸不谋而合。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与之不同的是,鲸鱼有着瞩目的尾鳍,新尼西背部硕大,尾部没有相关特征,这使得鲸鱼不被专家们看好。

研究陷入了困境,生物学家们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皆苦于证据不足,没有办法得出最终结论,人们将目光转移到了下令丢弃新尼西的船长田中昭身上。

与备受赞誉的矢野先生截然相反,田中昭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学术界与民间对他的声讨不绝于耳,就连公司也批评他的行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竟将本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丢弃,所带来的损失不能用价值衡量。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此外,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日本素质教育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的事件不是个例,长此以往或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官方应给予重视,对相关从业人员予以足够的岗前培训。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迫切渴望提高自己国家的地位,瑞洋丸事件本应该用来大做文章,让日本的国际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就这样失之交臂实在是令人惋惜,便发布高额悬赏,鼓励船只前往发现新尼西的海域进行打捞。

不出几日,新西兰的海域上挤满了渔船,其中不乏有其他国家派遣来的,如此珍贵的科研材料没人想放弃,然而茫茫大海无边无际,要寻找到一具腐尸无异于大海捞针,数月过去,未有一艘船发现新尼西的踪迹。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为了纪念瑞洋丸号海怪事件,日本在1977年11月发行了印有蛇颈龙与国家科学博物馆的邮票,搭着该事件高涨的热度,社会各界人士利用新尼西的噱头营销产品,新尼西的衍生物成了当年日本最畅销的物品。

扑朔迷离的真实身份

既然找不到新尼西的本体,无奈的科研人员只好把目光放回到现有的资料上,而这次一个人给大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奥韦恩·惠勒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首次提出了鲨鱼假说,多数时候,海岸打捞起的不明尸体,最终都被认定为是鲨鱼无疑,当鲨鱼死亡,尸体开始腐烂的时候,会被海内食腐生物的蚕食,再将其打捞上岸就是这般模样。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新尼西多半就是一具鲨鱼尸体,经过长时间的腐化,导致下颚骨骼与鳃弓组织脱落,仅剩窄小的头部与细长的脖颈,部分尾巴腐烂殆尽,形成假蛇颈龙形态,让人产生误解。

海洋中与新尼西体型相近的鲨鱼就只有鲸鲨和姥鲨,答案应该就在二者之间,这篇文章对新尼西的身份提出了有力的猜想,并将范围缩小,鲨鱼假说成了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从事鲨鱼切割工作的高津先生就是鲨鱼说的支持者之一,1997年末,他捕获了一条姥鲨,将其下颚摘除,再对照着矢野先生当初拍摄照片的角度,一比一复原了当日的场景,姥鲨被吊起的姿态与失野先生所拍摄的照片一般无二。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此后不久,东京水产大学公布了一则检测信息,是矢野先生当初取下的胸鳍样本与姥鲨的胶原蛋白总氨基酸分析对比,从分析结果上来看,新尼西样本与姥鲨差异值极低,基本能够确定该生物体就是一只高度腐败的姥鲨。

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新尼西的真实身份就是一条姥鲨,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多数研究人员的支持,只有极少数的学者持反对态度。

反对人士认为,鲨鱼生理构造奇特,用皮肤排尿,在鲨鱼肉里含有大量的氨水气味,因此在捕捞时应能明显嗅到,但据船员与矢野先生所描述,当时除了恶臭味并无其他味道,况且如此多经验丰富的船员,难道没人见过姥鲨的尸体吗?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根据照片显示,不明生物体被起重机用一根钢绳吊起,鲨鱼骨骼多为软骨,死亡后会变得更加脆弱,高度腐烂的尸体根本无法承受住重达2吨的躯体,在吊起的过程中很难支撑住。

最为重要的是,鲨鱼体表并无脂肪附着,鲨鱼的脂肪都储存在肝脏中,新尼西的体表却布满了白色脂肪状物,这些论点都不无道理,生物学家们各执己见,迟迟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公之于众。

为了给事件得出最终的结论,日本官方组建的新尼西事件研究小组于1977年9月7日与9月19日举行了研究会议,有数十位享誉世界的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不乏生物化学、鱼类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和其他领域的专家。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会议上持鲨鱼说的专家指出,鲨鱼的确是由皮肤排出尿液,可新尼西被打捞上岸时腐烂程度极为严重,恶臭味遮盖了应有的氨味,况且尿素本身就有水溶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鲨鱼的氨味。

对于姥鲨软骨无法承受重量的问题专家同样给予了解释,姥鲨虽是软骨鱼,其实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脆弱,不然怎么能支撑得起姥鲨动辄数吨的重量?新尼西被打捞起时骨骼尚且完整,是不会出现被绳索折断的现象。

新尼西体表的脂肪状附着物,并不能确认就是脂肪,这些发白的、粘稠的物质应该是腐化过程中由韧带和结缔组织组成,或者是腐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脂肪物质。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研究会结束时,有些实验尚未完成,最终结果并未立即公之于众。直到1978年7月法国日本海洋协会公布了本次会议的部分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了该研究小组的9篇论文。

会议上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得出了新尼西就是一条腐烂姥鲨的结论,但一些专家仍持有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新尼西的特征不符合任何已知生物,从分类学上看,不排除为其他未知生物的可能性。

总体来说,研究小组的论文与化验报告向鲨鱼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拥有数条证据链,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多为揣测,并不能提出实质性的看法,就连曾经拥护蛇颈龙说的研究者都不得不承认,种种证据皆指向姥鲨。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令人遗憾的是,本次报告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各路媒体似乎不希望怪兽说被推翻,鲜有人对本次结果进行报道。

多年来一些神秘学杂志与作家一意孤行,仍坚持蛇颈龙与海怪说,没有人澄清,那民众自然笃定新尼西就是未知生物。

虽然新尼西的研究早就告一段落,但它的传说时至今日仍在媒体与民间广泛流传.

没有人敢百分百确认新尼西的身份,它此刻可能正安静地躺在某片海域,等待着后人发掘它身上的秘密。

日本史上最蠢船长:为了一船鲜鱼,扔掉一头史前怪兽

地球是神秘而辽阔的,在未来的某时某地,必定会发现更为令人震惊的事件,人类作为地球之主,总是保有着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面对此类事件,人们应该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论证,断章取义的方式只会让事实更加模糊,从而蒙蔽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