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在“清溪国潮年货节”活动现场,曹正新制作的一把直径5米的“清溪潮”油纸伞让人眼前一亮,吸引无数市民游客拍照打卡,其短视频在网上爆红,“清溪潮”成了一把真正的网红伞,它是怎么做成的?带着网友的问题,1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益阳早禾工艺美术伞业公司,探访益阳明油纸伞的制作工艺。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今年60岁的曹正新,是益阳明油纸伞第十二代传人,也是益阳明油纸伞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出身制伞世家,从小随祖父、父亲学习制伞。在他的努力下,益阳明油纸伞于2016年成功申请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正新说,益阳的油纸伞,明清至解放初,在桥南一带几乎家家都是做油纸伞的。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从选材(号竹)——锯竹—刨青到糊伞边—绘画到套把—结顶完整制作一把油纸伞前前后后要经过72道工序。即使像曹正新这样有着几十年制伞经验的“老手”,也要整整一天才能做出一把一人用的纸伞。

如今,花甲之年的曹正新依然坚持制作油伞,他说,我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想一直传承下去。二儿子曹军已成为这门古老手艺的第十三代传承人。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见到曹军时,他正在做一道重要的工序—切纸,一刀下去,500张纸整整齐齐全部切开,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油纸伞伴随着曹军的整个成长,1991年的他,从2012年开始便正式与父亲一道学习油纸伞的制作。对于油纸伞的传承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干这行,但手艺还得有人传下去。

为了让油纸伞再次走俏,曹正新和儿子曹军将目光放在了工艺的创新和优化上。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以前只做传统的明油纸伞,现在开发了蜡染、扎染、烙画、刺绣伞、名人字画等伞,用材上有绸伞、绢伞等。” 曹正新说,父子两在继承家传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通过不断地探索,曹正新曹军父子不仅在各类展会和比赛中,屡获大奖,油纸伞还卖到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年产值2000余万元,带动了全村近200人家门口就业。

为了给“清溪国潮年货节”增添亮点,曹正新决定做一把全国最大的一把油纸伞,而且采用传统工艺,骨架全部都用竹子制成。曹正新跑遍了无数竹林,整整用了3天时间,找了一根5年以上重80斤的竹子,竹子找到了,心里有谱了。

全国最大油纸伞爆红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伞骨架的原材料找好了,接下来就到关键的制作程序,剖竹、挖槽,每个步骤都要考虑到伞的受力,下刀得稳准、精确,如果下错了,竹子作废,伞就做不成。难度大的工艺不止一个,比如,伞纸的张贴也非常考究工艺,一不小心,就要重来。

前前后后,耗时1个多月,这把巨伞制成了。

看到大家对油纸伞这么喜欢,曹正新心里非常欣慰:“过去益阳明油纸伞有过辉煌,这次大伞亮相后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让我更有信心了,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益阳明油纸伞,热爱油纸伞,合力传承。”

来源:大益阳

作者:卢鹏翔 黄云 张庆如

编辑:周明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