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哉,上灯哉
大红灯笼挂起来
兔子灯,绣球灯
还有一盏走马灯”

苏州的新年除了各种习俗和美食
还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再是博物馆橱窗里的展品
而是走入大街小巷
走入普通老苏州人的家里
点缀了苏州人的新年
接下来就让小栈君
带你盘一盘
苏州的新年里
都有哪些非遗的身影吧
桃花坞年画
年画,顾名思义
也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
年画从“门神画”演化而来
它最传神,也最乡土
每当大陆大江南北吹起一股“年画风”
便意味着“年”来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坞木版年画
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
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以木版雕刻
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
构图丰满,色彩明快,富有装饰性
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
以象征、寓意、夸张手法
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苏式剪刻纸
在中国的年俗文化里
贴窗花同样是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
窗花、门笺、墙花、灯花......
一张张普通的红纸
经过民间艺人巧手折叠,剪刀辗转
顷刻间造就出一幅幅灵动吉祥的镂空图案
苏州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郭沫若曾赞苏州剪纸
“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
美在人间永不朽”
除了剪作窗花
苏式剪(刻)纸的纹样
还常常与苏式灯彩、苏绣等技艺结合
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苏式剪(刻)纸
早已成为吴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各种新式的纹样层出不穷
但总是对苏州人幸福生活的描摹
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苏州灯彩
元宵节的保留节目
除了甜蜜蜜的元宵
便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景象了
各式各样的花灯
在黑夜里流光溢彩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
“上元影灯巧丽,他郡莫及
有‘万眼罗’及‘琉璃球’者
尤妙天下”
可见当时苏州灯彩的制作水平已经相当之高
苏州灯彩崇尚高雅,追求逸趣、精致清丽
让人们感受传统旧里裹藏下的文化经典
苏州园林的精巧结构
吴门画派的工笔山水
五彩缤纷的套色灯花
还有苏式剪纸的雕镂雅致
都被融入到花灯的创作中来
令人啧啧称奇
打连厢
甪直的打连厢
一直是过年时一项不可或缺的习俗
身穿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小娘鱼”
青莲衫子藕荷裳
简单细腻的蓝碎花
飘逸洒脱的绣襡裙掩不住的雅致江南
打连厢,节奏轻快的舞步
多样的风格,展示水乡的风情
所谓“连厢”
也称为“霸王鞭”
一根三尺来长的竹竿或木棒
两端各掏空两三对一寸多长的孔眼
每个孔眼内都镶有一对铜钱
安上红绸丝线制作的彩色鞭穗
艺人用此鞭有节奏地击节身体的不同部位
演唱歌曲故事,载歌载舞
可听可赏,活泼有趣
如今,甪直打连厢已成为古镇拿手好戏之一
过年的时候
总能给宁静的水乡
增添一份喜庆与热闹
年味浓郁,寓意美好祝愿
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康健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遗手工艺
以及非遗传统歌舞
“年味苏州——美食篇”
提及的黄天源糕团
采芝斋糖果等
也属于非遗美食的行列
在这里便不赘叙
苏州文脉源远流长
文人与匠人们留下的遗产
直至今天仍在装点着苏州人的新年
为苏式新年带来浓浓的文化气息
迎新年期间
苏州各地还会举办各式各样的非遗体验活动哦
想感受苏式新年的雅致吗?
敬请关注后续推出的
非遗体验活动攻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