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作者:羽扇纶巾2020

第12章、海战

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01.

  现在我必须叙述最及时来到的光辉片断,在这整个片断中我们享受最大的好运。我坚持在黑尔戈兰湾对德军发动一次小规模攻击的希望导致我与海军准将蒂里特与凯斯的会谈,前者指挥号称“哈里奇打击力量”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后者是也停泊在哈里奇的潜艇队的指挥官。8月23日凯斯准将亲自打电话到海军部找我,他建议:“黎明前开始从接近敌人海岸的近海发动一次组织严密的进攻。”24日我在办公室主持会议,出席的有凯斯和蒂里特准将以及第一海军大臣和参谋长。

  两位准将此时草拟的计划又简单又大胆。自从战争开始的最早时候起,我们的潜艇就悄悄航行于黑尔戈兰湾。他们现在在三周时间里积累了关于敌人布置的精确情报。他们知道敌人习惯于组织一支由两艘巡洋舰护卫的驱逐舰队,这支舰队每天夜里在黑尔戈兰湾以北巡逻,天亮后不久由第二支小舰队接替,这第二支小舰队巡航的范围要小得多。他们建议我们使用两支最好的驱逐舰小舰队和两艘轻型巡洋舰,夜间从哈里奇出发,刚天亮前到达黑尔戈兰湾北部海岸离叙尔特岛不远的某一点。从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左手出发沿海巡逻,若遇到外出的敌人小舰队就攻击它把它赶回去,然后一起排成横列长线,向西朝回家路线航行以迎击返航的德国小舰队,若有可能加以击沉。参加这次作战计划的还有两个分队的6艘英国潜艇,以便攻击出海的德国重型舰只,当时停泊在亨伯河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和“新西兰号”作为这次行动的支援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英国舰队出征

  总之这些就是这几位军官建议并经第一海军大臣批准的计划。作战行动确定在28日。当这些意图告诉约翰·杰利科爵士时,他立即提议派3艘战列巡洋舰和6艘轻巡洋舰以增加支援力量。他还指派戴维·贝蒂爵士亲自出马。结果获得的成功远远超出海军部的希望,并对此后整个海战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28日黎明,蒂里特将军的小舰队在“曙光女神号”与“无惧号”率领下达到它们的攻击点。希尔将军一发出“冲入黑尔戈兰湾”的命令,我们就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近陆地的天气雾气越来越浓。黑尔戈兰湾炮台开始轰击,但不生效力。德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由于潮水退去在下午1点前无法驶过外亚德沙洲。只有在巡航的或近在易北河或埃姆斯河的德国轻巡洋舰能援助他们的小舰队。接着发生小舰队和轻巡洋舰之间的混乱、分散的和长时间的一系列战斗,一直继续到下午4点钟。在全部交战时间中,英国轻型舰在敌人最隐秘的和防范最严密的海域中横冲直撞。

  可是发生的情况和计划的不一样。主要由于海军部参谋工作的过错而产生的不幸,通知凯斯和蒂里特准将关于贝蒂将军率领外加战列巡洋舰和轻型巡洋舰共同参战的情报未能及时到达;贝蒂将军也不知道英国潜艇开展活动的区域。由于产生了几件使人尴尬的事情,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错误。无论如何好运一直在我们这边,初次袭击加上坚决进攻使我们平安地通过难关。德国轻巡洋舰加快支援他们的小舰队,并在试图隔断我们舰队的希望驱动下,向英国战列巡洋舰冲来。贝蒂将军不但不顾水雷与潜艇的危险,而且不顾遇上强敌的风险,以非常的大无畏精神率领他的舰队深入海湾。两艘敌人巡洋舰(“阿里阿德内号”和“科隆号”)被英舰“雄狮号”和“皇家公主号”的巨大炮弹打得粉碎;第三艘巡洋舰(“美因兹号”)被英国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其他3艘(“妇女颂号”、“施特拉斯堡号”和“斯德丁号”)艰难地逃回基地,人员死伤甚众。1艘德国驱逐舰被击沉。其余驱逐舰在混乱和薄雾中逃走,虽然有几艘已被击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德国海军舰队

  当天捷报传到海军部,但是有一段时间我们十分担心“曙光女神号”。她的输煤管被一颗炮弹打碎,她的航行能力降至7或8节。可是她还是平安无事地回到泰晤士河。

  没有一艘英舰被击沉或严重受伤;我们人员阵亡的不超过35人,受伤的约40人,尽管在德国海军上尉托伦斯的笔下说,“英舰尽最大努力在海上打捞幸存者。” [ 原注:见希尔将军著作,第52页。 ] 224个德国兵,许多身受重伤,在极危险的环境下被驱逐舰“猎狗号”上的凯斯准将救起并带回英国。有1000多德国人,包括小舰队司令和驱逐舰准将,在这次战斗中死亡。冯·提尔皮茨海军上将的儿子是这次俘虏兵之一。但是比这些看得见收获重要得多的是产生在敌人士气上的效果。德国人不知道我们有缺点的参谋工作和我们所冒的风险。他们所看到的是英军在最大胆进攻战中毫不犹豫地敢冒使用轻型舰艇以及最大舰只的风险,并能未受损伤地撤退。他们感受到的就像德国驱逐舰冲入索伦特海峡,他们的战列巡洋舰向前猛冲到英国海军航空基地时我们会感觉到的那种想法。这场战斗的结果意义深远。从此以后英国海军的威望沉重地盖住了德国的海上雄心。产生在德皇心中的印象是决定性的。因而希尔说:“对战列舰队施加的限制一直存在”。冯·提尔皮茨说得更加明确:“……8月28日那一天,不论是它的事后影响还是它的伴随后果,对我们海军工作是个灾难性的日子……皇帝不愿有这种损失……皇帝颁发命令……在接见波尔后(在这种场合我通常不受召见)限制了北海舰队总司令的主动行为;要避免军舰的损失,舰队出去和任何较大的行动必须事先经陛下批准”,如此等等。由于冯·提尔皮茨抗议“这种钳制政策,”……“从那天以后,皇帝和我之间突然出现疏远,这种感觉逐渐增加。”

  德国海军的确被钳制住了。从8月到10月除了个别潜艇和布雷艇做些偷偷摸摸的勾当外,海军的活动全部停了下来。与此同时,我们的力量不论在海上进攻还是在港口防御都稳定而迅速地增加。

  这次海军战斗的消息传到处于胜利黎明前黑暗时刻的法军和英军,此消息向各处撤退中的军队公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北海

02.

  8月的一个下午,英国内阁中出现奇怪的景象,受尊敬的自由党政治家们坐下来精心和蓄意策划,商讨夺取世界各处德国殖民地的计划!一个月以前,那些在场的大多数人曾怀着恐惧与厌恶不去考虑此类想法!我们的海上交通主要依靠迅速消除这些德国巡洋舰的基地或避难所;此外,由于比利时大部分已遭德国陆军的蹂躏,人人觉得我们必须为她的最终解放取得抵押品。于是我们拿出了地图和铅笔,将整个世界搜寻了一遍,原则上批准成立6个独立的远征队,并将计划送参谋部研究和执行。一位雄心勃勃的有经验指挥官在战争爆发时已经入侵德国殖民地多哥兰。现在我们提议与法军联合进攻喀麦隆——一个远为重大的任务。博瑟将军已宣布他打算入侵德属西南非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希望立刻夺取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及德国其他属地。最后授权组建一支英、印远征军攻击德属东非 [ 注:德属西南非洲是今天的纳米比亚。德属萨摩亚包括今天的萨摩亚独立国(即西萨摩亚)和美属萨摩亚(即东萨摩亚)。德属东非是今天的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德属几内亚是今天的巴布亚和新几内亚的南部。 ] 。这最后一项远征行动的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远未完成,结果归于失败。在海洋上依旧有德国巡洋舰到处搜索的时候,在同一时候向四处派远征军的运输任务又是落在海军部身上的另一组责任。

  9月中旬以后我们开始投入最紧张的工作,遮盖作战室一整面墙的巨幅世界地图,此刻呈现出异常的情形。多达20项分散而艰巨复杂的事业与任务完全依赖海上力量,且在世界不同部分同时进行。 除了上边提到的远征外,从帝国各地为法国所需要的军队提供护送,和在某些情况下从国内护送本土防卫义勇军以取代正规军,这些巨大任务也沉重地压在我们肩上。这个任务很快还要加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英国远征军

  着手为皇家海军师组织3个海军旅和其他师属军队是容易的;但在很早时候我就发觉创建炮队为我能力所不及。的确我们可以在美国定购100门野战炮,可是训练和配备炮兵不可也不应与军队的主要准备工作分开进行。我的军事参谋官奥利万特少校在这方面有非常高明的想法,这个想法立刻产生有深远意义的结果。他向我提议,要求基奇纳勋爵从印度运来12个英国炮兵连,建立一个皇家海军师炮队,将本土炮兵连给予印度作为交换。当天下午我将此事向基奇纳勋爵提出。他似乎对这个想法极为吃惊。他问,内阁会怎么说?如果印度政府拒不同意,内阁会强迫他们吗?内阁会吗?在这件事情上我会支持他吗?如此等等。当晚我必须外出,去北方访问舰队,舰队停泊在苏格兰西海岸尤湾。48小时后当我回来时,我去拜访基奇纳勋爵士,问他事情进展如何。他高兴得笑容满面。他说,“我不仅仅去拿12个炮兵连而是31个炮兵连;我不仅仅去拿炮兵连,我要去拿若干个营。我将去拿39个营,我将送他们本土师——3个本土师——作为替代。你必须立刻准备好运输工具。”我们对这种有助于我们斗争前线的前景表示由衷的满足后,我说我现在可以为皇家海军师指望有12个炮兵连了。他说,“我打算把他们全归我自己”;他搓着双手露出十分高兴的样子。因此让海军师再次处于被冷落地位,它不得不只能像步兵部队那样发展。

  这个新的发展大大增加我们的运送工作,读者现在必须考察一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太平洋和印度洋

当战争开始时德国人在外国基地有如下几艘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泽瑙号”、“埃姆登号”、“纽伦堡号”、“莱比锡号”在中国;“柯尼希山号”在东非和印度洋;“德累斯顿号”、“卡尔斯鲁厄号”在西印度群岛。所有这些军舰航速快并有现代装备,它们中每一艘在被击毁前曾使我们受到严重伤害。还有几艘炮舰:“兀鹰号”、“行星号”、“彗星号”、“努萨号”和“公猪号”,它们中没有一艘可以忽视。此外,我们预期德国人会试图派多达40艘快速武装商船出海袭击商船,然而,我们的安排如前所述,成功地阻止了他们全部船只离开海港,只有5艘除外。在这5艘中最大的“威廉大帝号”在8月26日被英国“高空飞行者号”(舰长布勒)击沉;“特拉法尔加角号”于9月14日被英国武装商船巡洋船“卡尔马尼亚号”(舰长诺埃尔·格兰特)击沉,击沉前这两艘无装甲船曾进行壮烈的战斗,其他3艘几个月后在中立国港口避难被扣留。我们为防止敌人巡洋舰和武装商船攻击我们海上贸易的安排从一开始就取得极大成功,在本卷所述的几个月内敌人每一艘舰船均陷于完全无能为力境地,不是被击沉就是被扣留在海港内。

  然而,有人说我们在外国海域上必须要有更快速的巡洋舰,特别是我们一定得有比任何一艘德国巡洋舰更快的军舰,要把它作为我们做事的目标,这是公正的批评。在西印度群岛的“卡尔斯鲁厄号”在战争爆发时就给我们猎取舰只的机会,而在印度洋上的“柯尼希山号”早几天就被我们发现。可是在宣战之前我们的军舰的速度不够快,无法与前者交战,也无法与后者保持近距离接触。如同我们将看到,几乎每一艘这种德国巡洋舰在被我们制服前都伤害过我们的海上力量,不但有商船而且有战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击沉了我们的“蒙茅斯号”和“好望号”;“柯尼希山号”突然攻击并击毁“佩格瑟斯号”;“埃姆登号”击沉俄国巡洋舰“泽姆丘格号”与法国驱逐舰“火枪号”。的确它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海军部在战争爆发时安排的主导原则是为了与整个德国海军打一仗决定性的战役,尽可能加强领海水域的警戒。为达到这个目的,把外国基地的需要减到绝对最小程度,只能应付国外各个战场上的个别舰只。舰队在快速轻巡洋舰上较弱,我的主要工作是建造尽可能多的这类军舰。可是像“曙光女神号”那样的军舰还没有一艘送往舰队。因此我们不愿意让每一艘轻巡洋舰离开国内水域,但觉得舰队没有这种海上骑兵在战术上是不完整的。要紧事情先做的原则和集中力量于决定性战役中对付敌人主力的原则,这两项是压倒一切的,因此重要的和已经认可的次要要求只能推迟得到满足。现在必须看一看世界其他部分的麻烦事情。性质很严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德国公海舰队

  这类麻烦事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比印度洋出现的更多。在7月31日“柯尼希山号”被发现和在她急速离开后,成为所有军队调动和商业活动严重的全神贯注的对象。另一艘德国快速巡洋舰“埃姆顿号”,战争爆发时在中国基地,9月中旬时也出现在印度洋海面,它野心勃勃且胆大妄为,开始对我们的商船造成很多严重的损失。这些事件产生了巨大影响。

  到8月底我们已从帝国所有驻军要塞和防地集合了第7师的主力部分。9月份时两个英国和印度师连同外加的骑兵全部近5万人已经渡过印度洋。最主要的还有以本土军的炮兵连和步兵营交换在印度全部英国步兵和炮兵的计划,以及组建27师、28师和29师正规军的计划。还必须将新西兰分遣队护运到澳大利亚。在那里与2.5万名澳大利亚军一起等候运往欧洲。与此同时必须护运加拿大军的先头部队约2.5万余人横渡大西洋。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防卫北海主要任务和不断地运送特遣队、增援部队和供应物资渡过海峡之外的增加任务。此时敌人的舰队完整无损,我们可以想象它们在等候攻击的时机;而敌人的巡洋舰继续在海上捕捉牺牲品。为了加强我们的巡航力量,我们已武装24艘班轮并编入现役作为辅助巡洋舰船,并对54艘商船配置防御性的武器,在准备中的还有另外40艘合适的船只。为了减轻印度洋上的紧张局势和把轻巡洋舰解脱出来去做追逐消灭敌人的固有工作,我建议使用我们老旧的战列舰(“老人星”级)作为海运的护航舰。9月份我发布命令,整个印度洋上护航制度应置于正规两周一班的基础上,并利用3艘旧战列舰把“达特茅斯号”、“查塔姆号”和“黑王子号”解脱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第一卷第十二章(上)

德国鱼雷艇

  除了使用这些旧战列舰护航外,我们还在8月底派遣另外3艘旧战列舰出海用作我们巡洋舰的集合点,以防德国重型巡洋舰冲出封锁线,就这样派“光荣号”去哈利法克斯,“阿尔比恩号”去直布罗陀和“老人星号”去佛得角基地。我们的海军史有许多良好例子说明使用起保护作用的战列舰能给予巡洋舰以更多安全和防御优势——事实上战列舰成为浮动堡垒,较快的舰只围绕它能做机动灵活的动作,而且能在它的掩护下撤退。这些战列舰还在各海洋基地上保护运煤船和供应船,没有它我们所有的巡洋舰系统就会出毛病。随着战争发展,读者将看到进一步运用的这个系统的情况。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