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作者:三青之声

(三青之声)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反馈篇)

人间大爱彰显的是家国情怀

——读《“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杂感

作者 黄建平

2021年11月中旬的一天,张三清老师把他撰写的报告文学《“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通过微信发给我,并附上两个字:“改改。”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说真心话,张老师在新闻写作方面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学龄年代通过电台、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曾多次见到、听到过张三清这个名字,但一直都不认识。2021年初,我的培训学校要补办手续,通过我的哥哥找到了他的朋友张俊成和赵炳涛具体办这个事。张俊成、赵炳涛说,他们办这个事无能为力,得找赵炳涛的同学张三清,他是记者,认识人多,应该不成问题。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有一天,我约了张俊成、赵炳涛他们几个人吃饭,包括张三清。那天十一点半,其他人都到了,只有张老师没有来,让我感到很是失望。心想,请人家吃饭都不来,办证的事肯定是泡汤了。

没过几天,出乎我预料的是,张老师开着他的老年代步车亲自来到了我的培训学校拿相关材料。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过去提起张三清,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的是高大、威武、强悍、傲气十足的形象。而我初次见到的张三清,从外表上看,中等个头,体型微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有他的大脑袋锃光瓦亮,与众不同,别具个性。初识张三清要用人不惊人貌不压众来形容,有点过分。但在我看来离帅哥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那么张三清为什么如此出名,朋友如此之多呢?在第一次见面的谈话之后,在长达八个多月的零距离接触中,我用我心中的那个天平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张三清的不平凡之处,更感受到了他的过人之处。

我的培训学校已经开了八年,但都没有手续。从2019年到2020年底,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补办手续,拜了山地拜土地,找了八开六够的关系,结果是石沉大海,一点眉目都没有。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2021年春,张老师来到我的学校对我说,你的这事刘玉明哥哥托了我,让我费费心,帮帮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也算是成人之美吧。我既然答应了的事,就会尽心去办,至于办成办不成,我也不敢打保票。就从那开始,在长达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老师为我的学校办学手续的事,跟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差不多,中间没有九九八十一难,但困难之多,阻力之大,他六十多岁的年纪,开着老年代步车没走十万八千里,走了几百公里还是有的。反正甭管怎么说,事总算在2021年十月份终于办成了。张老师这种办事风格,张老师的为人处事真令我折服。打那以后,张老师我们的交往就越来越多。张老师别看是个记者,别看他会写文章,可人们不知道,他还懂经济,在我学校培训出现变故时,究竟以后的路怎么走,张老师还没少给我支招。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2021年11月份,张老师把他写王惠贤的报告文学发给了我,让改改。说良心话,2021年张老师每完成一篇稿子就发给我,让给改改。我是学英语的,对写文章是半瓶子醋,改稿子不敢说,但从中挑几个错别字还是没问题的吧。于是,2021年我斗胆地虽然给张老师没少找出错别字,但更多的是品读张老师的文章,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读完张老师写王慧贤总经理的报告文学,让我心存最深的不是她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的伟业,而是她那和睦的待人处事态度,大爱与格局,梦想与追求…我想就是这个成就了她今天的事业,这就是”情”之所在。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中国人重情义,有情,便有爱,从孔圣人倡导的“仁爱”,爱字,贯穿中华文明始终。而这个爱字,做起来,远远比写起来难。就连简体字的爱,也没有了原来的心,可见,真想做到“爱”有多么难。有人说,世上总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是的,这便是民族的大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曾经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在我们安居乐业时,遥远的边境线上,正有着一群年少的士兵,在巡逻,在守护我们的国家。很难想象,一个与我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在为了我的幸福,默默承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痛。曾几何时,我一度认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只适用于那些士兵,然而,读完了张老师写的王惠贤后,负重前行的人,不只是远在天边的士兵,更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像惠贤一样的人。是啊,若不是这些像王惠贤这样可爱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地鸡毛呢?爱,不仅仅指体现在外的活动,更应该是内心的真实所想,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若只是麻木地做着“爱人”的事,内心却是心静如水,那便无所谓“爱”。王惠贤三个字真是人如其名,境界较高,心胸宽广。历经的风雨过后就是那天边的那绚丽的彩虹,王慧贤的事迹就如一首动人的歌,绕人心弦,意味深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作者简介》:黄建平,女,北京林业大学毕业,退休教师,英语培训学校校长。她教外语一天,可顶上学半年,素有英语达人美誉。

《三清寄语》:认识黄建平时间不足一年,但印象颇深。我曾经采访过她半天,知道她是属猴的,比我小一轮。通过采访我还了解她过去几十年求学的路很艰难,工作的路很坎坷,生活的路并不顺畅。通过采访我还了解到就是这些磨难,使她的外语教书水平达到了极致。

2021年涿州职教中心老师张宇的孩子要考大学,我对她说,你的孩子外语成绩怎么样?她说,考试也就是八九十分。我说,给你介绍一个外语老师试一天,教得要好就学几天,教得不好就算了。张宇老师真的听了我的话,把孩子从定州学校接回来直接送到了黄老师的培训学校。正好,那天我去找黄老师办事,也看到了张宇老师陪着孩子补课。过了几天,在涿州职教中心我看到了张宇老师问她,孩子还补课呢吗?她说,就补了一天学校有事,我就急忙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高考结束了,孩子的成绩出来了,总分568,外语单科113,张宇高兴地对我说,这个黄老师真是了不起,我的孩子找她只补习了一天,外语成绩就涨了将近三十分。对于她孩子考得这个成绩我也有成就感,打那以后我对黄老师真是刮目相看了。自此,我就给黄老师起了一个绰号——英语达人。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七》

就是因为黄老师的不简单,打那以后我就对她更信任了,每当写完一篇稿子发给黄老师,没多长时间,就改好了,而且改得很认真,使我很是感动。我的报告文学写完后发给了黄老师,她一字一句进行了修改,而且又写了读后感,对报告文学的主人公王惠贤评价得很到位,对我也表扬了一番,说得很到位,让我为之动容。在为黄建平跑办学手续时,我的确没少卖力气,黄老师虽然没说感谢的话,但心里总是结记着呢。通过我们一年来的交往,我的体会是:黄老师这个女人不寻常,在教英语方面有过人之处;不仅如此,在干事业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不简单。应该说我认识黄老师很幸运,我用我心中的天平来衡量黄老师,觉得这个人不错,适合做忘年交的朋友。在本次寄语就要画上句号之时,我还要啰嗦一句“期盼着黄老师以后再给我改稿子时别总改错别字,也要加上老师点评。只有这样我的稿子才会越写越好。”

实习编辑:周子晴

总编辑:张三清

副总编辑:丽娟、俊成、炳涛、建平、秀菊

董事长:付璐(268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