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61年9月的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大爷,将自己手中的大包小包全部放在了火车座椅前的小桌子上,里面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当有人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老人拿这么多特产出门,对方则满脸笑意地表示“这些都是送给伟人的礼物”,对于普通人来说,毛主席可谓是一个身份极其特殊的人,也是他们尊敬爱戴的人,但眼前这个老大爷说的话,大家显然是不信的,不过随后老人为了证明自己和毛主席相识,立即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在众人传阅后,无一不对眼前这个人尊敬起来。

那么,这个手里拿着无数特产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和伟人是不是真的认识,为什么大家在看完那封信后,就对老人的态度瞬间改变?喜欢本期节目的朋友不妨点个关注,想了解更多内容,就请点击下方视频链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神秘的信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这天,火车站迎来一个很“

特别

”的旅客,在行色匆匆的旁人看来,眼前的这个老人,从他的眼神中,就能看得出,绝对是头一遭到这里,

老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下十个,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硬生生将这些东西拖上了火车

随后老人拿出车票,按照序列号坐到了位置上,顺手将这些包裹

全部

放到了身前的小桌子上

,至于为什么不放到头顶的储物篮,想必老人是觉得太高有些危险,万一摔下来就坏了,不过老人的这个做法,确实影响了周边的其他几位旅客。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在老人将东西全部安置妥当后,其中一位年轻人就问老人为什么要拿这么多土特产,

老人听到后笑呵呵地表示,这些东西都是乡亲们拜托他送给

伟人

的礼物

,当老人说完之后,车厢里能听到这句话的人都愣住了,很多人不禁在想,老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认识毛主席。

紧接着,有些人就自发地靠近老人,细细观察了起来,

看老人的穿着,实在不是一个“

有头有脸

”的人物,样子一看也就是个地地道道的

农民

,怎么会跟

毛主席

扯上关系

?见车厢里大部分人都不信,老人又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信封。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就在这时,恰好列车员走近,大家伙就拜托他看看老人的这封信,是不是真的和毛主席有关,

列车员接过信封后看了几眼,表情也从最初的随意,变成凝重,看完之后,甚至亲自将信叠好,再塞进信封里,并回头告诉其他人,“

这真的是毛主席的亲笔信

一下子,这节车厢顿时炸开了锅,所有人在重新看老人时,眼神里都流露出一丝丝尊敬来,

能和毛主席通信,那么眼前的这个老人必然是毛主席的好朋友

杨步浩

,这是老人的名字,

而他与伟人的关系也是真实存在的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杨步浩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横山县的一个小村庄里

家境贫寒

,和绝大多数贫民一样,他们家一直都吃不饱饭,杨步浩从小就生活在大饥荒和大动乱的环境下,

10岁时,杨步浩跟着其他同龄人选择给地主当童工

在地主家,还能管着他们的吃喝,每个月还能领一笔钱,用来改善家庭开支,放牛、放羊、挑水劈柴等等脏活累活,杨步浩都干过,所以,

从小他就养成了一种

吃苦耐劳

的精神,每次都会把

赚来的钱送到家里

,自己不拿一分。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就这样,十四年过去,本来按照村子里的习俗,杨步浩早应该在几年前就娶妻生子,但由于家乡的环境实在是太差,连生存都是奢望,这时候再娶进门个老婆,那一家人都不要活,所以这件事情,只能先搁置在一旁。

而今年又恰好偶遇“

饥荒

”,杨步浩的家乡遭受到非常严重的旱灾,农

民辛苦一年颗粒无收,许多没有存粮的家里,都开始吃“

新谷

”了

(用来做耕种种子的谷物),

更严重的甚至都出现了”

买卖儿童

“的现象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杨步浩一家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放弃这里,开始漫无目的地

乞讨

,走到哪里算哪里,

依靠他人的

施舍

勉强度日

,当时的情况大抵都差不多,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可以施舍给他们吃的,就在这一家人即将坚持不住时,他们走到了

延安县石家畔村

当时的延安县附近还没有被饥荒影响,所以

他们很快就在一个地主家找了一份

佃农

的工作,并定居在这里

,起初,杨步浩以为,熬过这段日子,未来会越来越好,

殊不知地主为了自己的那几亩地,可以将佃农

压榨

到什么地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杨步浩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在地主的田里干活,非常勤奋,但是土地主每次都会以

不同的理由

将杨步浩的工钱缩减一些

,本来一家人就已经吃不饱饭,地主这样一搞,杨家终于支撑不住,

杨父被活活

饿死

而杨步浩呢,

竟然连安葬父亲的钱都

拿不出来

,所以为了能将父亲安葬,让老人家走的体面,杨步浩只能求地主借点钱来,

由于太过焦急,杨步浩根本没有看清契约就签了字,最终钱虽然是借到了,但他也陷入了“

高利贷

”中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没钱还债,杨步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地主家的

免费劳动力

,整天早出晚归,还赚不到一分钱,对于杨步浩来说,这种情况,他感到很无奈,

不还钱跑路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让地主知道了,肯定会找他算账,而且他就一个人,能跑到那里去

土地改革,人民翻身做主人

而这样的生活,直到1935年才彻底发生改变,那年,

毛主席率领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陕北,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解放

了石家畔,并实行了

土改

(土地改革),

斗地主

,分田地,

老百姓不需要再为地主干活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杨步浩也是一样,伟人抵达这里后,第一时间就把那些作恶多端的地主一窝端,解放了这里的农民,他们不必再忍受地主的压榨,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分到了大小不一的田地,杨步浩也是一样,伟人分给他

几亩地

以及一个可以安身的

窑洞

有了这些土地后,杨步浩欣喜若狂,这样一来,他就再也不用担心忍饥挨饿了,等到明年秋天,他也有了“

吃不完

”的粮食,

至此,杨步浩看清了现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励志要成为像我党一样的优秀的人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36年某天,在介绍人的推荐下,杨步浩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由于这些年来,杨步浩在村子里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人,所以

党中央将他安排在了

村支书

的位子上

,希望他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将石家畔发扬光大。

对于发展村部,杨步浩起到了

非常积极

的带头作用,每天带着妻子和兄弟们早出晚归,活跃在农田里

,将全部心气分出一半来放在这几亩田,剩下的用来关照村子,

随后更是联合村里的农民开展

大生产运动

,虽然杨步浩没有上了战场,但他也在带领乡亲们用后勤的方式,来保家卫国。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不管何时,无论刮风下雨,村民们都能看到田里杨步浩的身影,几个月后,石家畔收割庄稼,

杨步浩这边的几亩地,总是能比其他人多出来

几成

的产量

,对此,他更开心了,

在他心里,杨步浩始终对我党感恩戴德,要不是因为毛主席实行

土地改革

,哪有杨步浩的现在

如果没有土地改革,大家依然被地主

控制

,每天早出晚归连肚子都填不饱,如果没有土地改革,农民依然要受到地主的

压迫

,而且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跟自己还没有关系,哪像现在,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哪哪都能看到活着的希望。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42年,杨步浩又被评为延安县的“

劳动英雄

”,

第二年,他又以劳动英雄的身份和其他人一起去慰问了驻扎在

南泥湾

的八路军

,来到军营后,闲谈间,杨步浩得知,

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也像他们一样,

每天都需要劳动

,完成自己的任务

听到这些“秘密”后,杨步浩瞬间绷不住了,在他看来,这几位领导人都是要做大事情的,哪能被农耕绊住了手脚,

所以再回到村子里的当天,杨步浩就立刻向上级领导请示,

将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劳动任务全部揽下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领导在看完杨步浩的诉求的后,非常认真地考虑了一阵子,再加上杨步浩再三请求,并保证绝对完成任务时,

领导们终于答应了

接到回信后,杨步浩第一时间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并向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而毛主席在看到这封信后,

非常感动

,当即回信向杨步浩表示感谢,同时还说,

耕种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逞强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专门给杨步浩派发了几头牛用来配合耕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杨步浩就对这片土地关照的无微不至。

为伟人分忧

早上第一个干活,晚上最后一个回家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步浩

没有喊过一次累

,反而越做越快,因为这些都是国家领导人的地,

照顾好它们,就等于不用伟人分心操心后方

,秋收后,杨步浩立刻牵着自己的小毛炉,并且还捆了好几大袋晒干的小麦,送往中共中央的当时的根据地杨家岭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而他的目的,就是“

代替伟人交公粮

”,可想而知,当时的杨步浩是有多自豪,

当毛主席在得知杨步浩替他交公粮的时候,第一时间放下了手里的工作,亲自接见了劳动他

,并带着杨步浩在根据地里逛了起来。

偶然间,毛主席亲切地问道,为什么要替他和朱总司令耕种时,杨步浩表示,

二位领导人都是做大事情的人,种地这种活,就要交给其他人打理,不能因为耕种而耽误了原本重要的事情

,再加上

这些地放在别人手里他也不放心

,所以就自己“

大包大揽

”替伟人和朱总司令操心了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而后又是讲述了自己艰辛无比的身世,讲述了他们一家是如何

,是如何被地主

要不是因为毛主席的政策,杨步浩说不定已经跟随父亲而去了

喝水不忘挖井人

,杨步浩对于毛主席的恩情,看的非常重。

杨步浩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他依然用自己能尽到最大力的方式来回报毛主席,回报中国共产党这个大恩人,他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动,

在告别毛主席后,杨步浩浑身

充满了干劲

,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回到村里后,更是带领其他农民更加卖力的耕种,现在的他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个恩人,如果不尽力报答的话,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在此情况下,杨步浩总能超额完成任务,同时,其本人更是由于突出的优异表现,在1945年被党中央评为

甲等农业劳动模范

同年11月,在杨步浩诞辰的那天,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还亲自派人给他送了一面大大的锦旗,以此来表彰他的功绩,而这个锦旗上还写了五个大字,“

与人民同寿

”,除此之外,

还给他单独送了

20万边币

的贺礼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至此,当杨步浩看到伟人送来的礼物后,终于坚持不住哭了出来,他想,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平日里工作那么忙,再加上现在刚刚打败了日本人,一定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情,而现在为了一个农民,竟然

亲自派人慰问

,还记得他的生日,怎么能不让他感动。

从那时候,每逢过节,杨步浩就

四处串门

,与当地的

中央领导

,与

等中央领导越来越亲近,每当听说有哪位

领导生病

时,就算再忙,也会

放下手头的工作

,亲自赶过去探望

,多年如一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46年,杨步浩还在当地的农工社提议,

以当地人民的名义,

向伟人写一块金字匾

,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毛主席的尊

敬,而这项提议很快就被敲定,并有杨步浩亲自监工,几天后,一块刻有人民救星的匾额就被做了出来,并送到了毛主席下榻的地方。

毛主席在收到杨步浩送来的匾额后,非常高兴,当场拉起对方的手说道:“我

感谢全体六乡的百姓,也感谢你

”,随后杨步浩看着伟人开心,他自己也开心,6月,国民党胡宗南率领部队,想要偷袭陕甘地区,很多中外记者纷纷来到联防司令部,询问应对方法。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除此之外,也是想了解当地群众的反应,毕竟在当时记者眼里,我党的作战优势相比于国民党来说,还是相差一些的,

而安排记者的任务,毛主席就安排到了杨步浩的身上

,而其本人不仅非常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临走时还对这些记者说:“

如果胡儿子敢来进攻,我们陕甘地区的群众男女皆可上阵”

敌人来一个他们打一个,来一群,他们就打一群,即使打不过他们也不会退缩,因为我党是给他们好日子过的,敌人攻打我党,就是在攻打他们的恩人,

而这些话传到毛主席的耳朵里后,毛主席更是

连连称赞

,说杨步浩这是涨了边区人民的志气,灭了反动派的威风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47年春天,杨步浩拿着一些

特产

,亲自拜访伟人过年

,当天,两人在交谈中,毛主席告诉了他国内的战况,党中央也临时决定要撤离延安一段时间,

而由于杨步浩是我党的积极人员,又是

,所以害怕敌军注意到他,做一些

恶劣

的事情

希望对方能提前做打算,但谁曾想,杨步浩一点都不害怕,他对伟人说,

自己有自己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可不是敌人随便吓唬两次就能让他改变的,而且他还说要

端起枪杆子,参加游击队

,毛主席在听完后,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的握住杨步浩的手。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新中国成立后,

杨步浩被安排到

延安革命纪念馆

工作,在这里,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为党奉献的人,仍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做贡献

,除了上班时间以外,杨步浩就经常深入基层,对当地的青少年做思想启蒙工作。

主席和老农的友情

并且宣传当年的革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战斗意识,虽然后者在和平年代用不到了,但是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所有人学习,

从建国后开始,杨步浩就

共进京三次

,每一次都是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去看望毛主席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而我们开头看到那一幕,就是杨步浩

第二次

进京时的画面

,1961年的中国,正值改革困难时期,当时的毛主席非常想念曾经土地革命时期的延安老朋友,便托人给杨步浩送去了几斤白糖,两瓶酒以及两块布料。

当杨步浩接到这些东西后,非常激动,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毛主席了,当即就决定再次进京,

毛主席是因为没有时间才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和老朋友见面,而他不同

,所以在得到众位乡亲的嘱托后,带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就上路了。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在临走之前,

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表示自己的

思念之情

,询问是否能

进京探望

,而毛主席也很快回信表示

只要地方上同意,那他就没有什么意见

,所以杨步浩这才上路,在这些包裹里,有小米,绿豆,瓜子等等。

从这些东西上,就足以看到杨步浩和当地的乡民对毛主席有多看重,毕竟在当时大饥荒时期,这些粮食就足够一家普通人吃喝一阵子了,粮食比什么都珍贵,

最终,杨步浩也终于感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而且还是在

天安门城楼

上,那天刚好是

10月1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除此之外,毛主席更是把杨步浩接到了自己家里,做了很多家常菜来招待他,两人在饭间侃侃而谈,共同诉说着当年有关两人的一点一滴,

1976年9月9日,

毛主席去世

,当杨步浩得知这个噩耗时,眼睛不知道因此

哭肿

过多少次

而他也被选为

延安代表

,进京吊唁

,当他看到伟人在水晶棺里安详地躺着时,曾一度以为毛主席只是睡过去了,不久之后还会再次醒来。

1961年,神秘老农看望伟人遭嘲笑,对方却拿出一封信令所有人闭嘴

1977年,毛主席去世的第二年,杨步浩也

与世长辞

,死在了当地一场大洪水中,享年72岁,不过令人惊奇的是,

杨步浩去世的这天,正好是

朱德委员去世一周年

的日子

,实在是太过巧合,所以一些比较乐观的人还说,这不是一场灾难,而是当年延安的老朋友,找他聊天叙旧了。

而杨步浩的遗体,则是被安葬在了毛主席王家坪的旧居后山上,

或许也正是用这种方式,再次陪伴着毛主席,虽然两位好友都先后离世,但他们的友情却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淡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