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作者:啊魏说事

1941年6月,德国纳粹对苏联实施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启了对苏战争。在战争爆发的五个月内,德军在战场上如若无人之境般,迅速地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目标直接指向莫斯科。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苏联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事情,那就是举行莫斯科红场阅兵。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沦陷”前的最后一次阅兵?

1941年11月7日的清晨,莫斯科的上空飘起了漫天的鹅毛大雪。早上科洛奇科夫所在的苏联红军316步兵师被召集到了莫斯科红场一侧候命。整个集合过程非常神秘,上级一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究竟是要去干什么,一开始只是说莫斯科的市民想看一下保卫城市的子弟兵列队走一下。

直到11月6号晚上才传达明确命令:届时要全体列队正步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检阅。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检阅?这不就是阅兵吗?在寒风凛冽的1941年11月,即便连科洛奇科夫也都知道——此时此刻,在红场举行一场阅兵,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举动。

这时候不只是他,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事态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为何还要选择阅兵?为何还有心情去阅兵?难道这是对这场战争已经放弃了,选择在德军攻破莫斯科前来一场最后的检阅吗?当然不是。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得苏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希特勒口出狂言。

941年11月初的苏联,可以说几乎已经被德国打趴了。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出动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分三个方向直扑苏联。

由于苏联对德国的入侵基本上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再加上刚刚被斯大林大清洗的苏联红军战斗力严重下降。所以,苏军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战斗素质最高的德军面前丢盔卸甲,第一天战斗就损失1200架作战飞机(其中800架还没起飞就被炸毁)。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德军从六月入侵苏联开始,经过3个月,百万德国虎狼之师,就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了。苏联损失一百多万军队,西部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沦陷,最精锐的西南方面军70个师在“基辅战役”中被围歼,60多万人被俘虏。这时候的希特勒也以为胜利在即,德军的步伐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当即就下令德军必须在10月12日攻占莫斯科,并扬言,要在11月七日这天,在红场上举行德军的阅兵式。

11月7日是苏联光荣的传统节日:“十月革命节”,是纪念当初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节日。就像一定要让法国人在一战那节火车厢里签署投降协议一样,希特勒最乐意用最能刺痛对手的方式羞辱敌人。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二战法国在福熙车厢内签署投降协议

斯大林:决不投降,死守莫斯科!

1941年10月10日,莫斯科近郊的莫扎伊斯克上的防线被突破。一时之间城内的居民惶惶不安,地铁停运,商铺关门,物价飞涨,德国的间谍和“苏奸”到处搞破坏活动和散布谣言,而苏联政府和各国大使馆也已经开始撤往古比雪夫(今萨马拉),纷纷准备逃离。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态度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斯大林。10月19日,斯大林与二战名将朱可夫商议后,最终决定死守莫斯科。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斯大林

要知道,莫斯科可是苏联的首都所在,在战争时期更是精神的象征。一旦莫斯科失守,那代表的不仅仅是西部工业区的失守,对于苏联上下军民的精神斗志更是致命的打击,这就是擒贼先擒王一个道理。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传奇名将朱可夫

死守莫斯科,举行红场阅兵,苏联军民士气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纳粹终碰壁

斯大林决定不走的消息很快传开,莫斯科的守军和市民都开始恢复信心:地铁开始重新运营,一批不法商人和间谍被抓起来枪毙,物价开始稳定,更是在三天之内,在全市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

虽然上下军民的斗志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斯大林觉得还不够,还得进一步的提升和鼓舞军民的士气,这对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尤为关键。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两位将军非常惊诧,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斯大林又问道:"我再问一次,要不要举行阅兵式?"阿尔捷米耶夫迟疑地说:"但是局势……而且城里没有部队,炮兵和坦克都在前线。这合适吗?"斯大林回答说:"但是,国防委员会认为必须举行阅兵式。这不仅会对莫斯科市民,而且还会对全军和全国人民起到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两位司令员接受了指示,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筹备阅兵式。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如此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在11月6日的晚上才通知第二天要进行阅兵式。

阅兵开始,让所有人都永志不忘的话

1941年11月7日,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斯大林亲自决策,由28467名苏军官兵在红场进行了气壮山河的分列式。7日8点,传奇阅兵开始。它比过去传统的阅兵时间提前两个小时。

与传统的做法不同,今天讲话的不是检阅部队的人,而是斯大林。就是在这一天,他说出了让所有的人都永志不忘的话:“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我们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的英勇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很多人这时候就会问了,苏联举行阅兵,为何德军不趁势在这个期间强力攻打莫斯科呢?

当阅兵开始后,无线电波把阅兵的消息从红场传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德国柏林。德军将领在战后审判中供认,希特勒身边的人都没有向他汇报红场举行阅兵的事,他完全是偶然从收音机里听到的。

当阅兵进行曲和整齐的步伐声响起时,希特勒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收音机中传出震耳欲聋的俄语口号“乌拉”后,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希特勒立即冲向电话,命令手下接通位于莫斯科前线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先是严厉训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元帅,然后要求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司令接电话,给后者1小时赎罪时间,要求将莫斯科阅兵现场炸得片甲不留!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希特勒

尽管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并不适合飞行,德军飞机还是强行起飞了。但是等待着他们的却是苏军早有准备的高射炮以及歼击机。在阻拦德军飞机轰炸的时候,甚至有多架苏军米格-1歼击机直接撞向德军飞机。在这些拼死守卫莫斯科的士兵阻拦下,结果当然是没能有一架德军飞机飞到红场上空。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这次阅兵有何意义?

这场阅兵带来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这场阅兵通过广播直播的形式传向了全世界,让苏联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听到了苏联发出的呐喊:我们决不投降,我们一定会抗争到底。参加阅兵的士兵以及坦克方队在阅兵后就直接投入到了战场上。这时候他们已经没有惶恐不安的情绪,有的只是与敌人血战到底拼死守卫国家的决心。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1941年12月5日,经过浴血奋战的苏联军民抵挡住了德军最后一次强弩之末的进攻之后,凭借着寒冷的天气条件,开始了对德军的全面反攻。之后更是一路打到了德国柏林,把德军围困在了柏林墙内,逼得希特勒吞枪自尽,最终德国投降。苏联通过这场红场阅兵向世界宣告苏联的力量,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决心和取得胜利的信心。

二战中,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为何还要举行阅兵?

插到柏林帝国大厦的苏联红旗

整场阅兵只有25分钟,2.8万人参加,然而,它就像一颗种子,在每一个苏联人心中发芽生长。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视频的最后也别忘了长按点赞加个关注评论转发支持一下啊魏哦,我们下期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