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作者:读书的小猹

鲁智深作为梁山好汉之一,其形象历来都是被读者们非常喜欢的,甚至有读者将其奉为唯一真好汉。

其知名度与宋江、武松等人不相上下。

他的武器是一把六十多斤重的水磨禅杖,影视剧中为了突出其威猛的作风,往往被塑造成月牙铲的样子。

然而这并不是鲁智深手里禅杖的真实模样。

那鲁智深的禅杖到底是啥样子?通过对禅杖模样的研究,鲁智深出家前的武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1、禅杖不是月牙铲

影视剧中的鲁智深就和沙僧一样,他们手里的武器几乎没有拿对过,月牙铲就是他们的标配。

月牙铲这种兵器出现得非常早,他作为具备实战性的长兵器,也跟宗教没多少关系。

月牙铲前后都装有兵刃,前端是一个弯月形的铲,内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

在明清古典小说中,有不少人的兵器都是月牙铲,而不一定只有僧人才能用。

比如《西游记》中就有用月牙铲的人物,不过不是沙师弟,而是万圣龙王的驸马九头虫。

“好妖怪,急纵身披挂了,使一般兵器,叫做月牙铲,步出宫,分开水道。”

再比如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中,有个以月牙铲为兵器的河鼓星。

“那拿月牙铲的,姓雷名应春,是个河鼓星。”

又比如清代《说唐》中刘武周手下的大将王龙,上阵厮杀时的武器也是月牙铲,而且战斗力还不算低。

“就提一柄月牙铲,上马直抵唐营讨战。”

最后比如清代《说岳全传》里,岳飞部将董先的兵器也是月牙铲,而且战绩也不算差。

“董先大怒,举起手中月牙铲,照头便打,施全举戟相迎。”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月牙铲就是月牙铲,禅杖就是禅杖,完全就是两种不同兵器。

而且月牙铲不仅仅是僧人能用,其他人只要觉得用着顺手,也完全可以拿来上阵杀敌。

相反禅杖就一般只有僧人才会用。

现代看来杖、棒、棍等物体,基本上都是上都是可以笼统指代的,反正大家都知道是棍的样子就行了。

但实际上在古代,杖就是杖,棍就是棍,棒就是棒,虽然大致看起来一个样子,其实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棒是两头粗中间细的样子,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金箍棒的制造材质两边和中间不一样。

它的中间是一段乌铁,两端除了有装配有金箍外,还包裹着黄金片用来美观。

“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

棍上下中间都一样粗细。

而杖则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模样。

稍细一边是用手拿着持握的,稍粗的一边是用来敲打或其他攻击的,所以古代有一种刑罚就是“杖刑”。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它不是直接打板子,而是用这种一头粗、一头细的棍子,往人犯的背上、腿上等处抡打。

这个可以参考诸多古代画像,以及清末流传下来的照片等参考,就是两端粗细不同的棍子。

而禅杖虽然有禅字,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仍然是杖的一种,也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棍而已。

禅杖在隋唐以前就已经出现,它存在的意义就跟老师手里的教鞭一样,谁上课搞小动作打瞌睡,上去一教鞭让他清醒一下。

禅杖也是禅师们敲打犯困弟子时用的。

唐代《诸经要集》中载:

“应起看余睡者,以禅杖筑,筑已还坐;若无睡者,还以禅杖著本处已坐。”

释门禅杖一般都是木质的,而且有时候为了保护徒弟,敲打用的一段往往包着棉布等柔软物,防止真的对弟子造成伤害。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宋·《释氏要览》)

所以禅杖就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棍子而已。

2、鲁智深的禅杖是啥样子?

理论上鲁智深的水磨禅杖,也是两端粗细不同的棍子,只不过是铁质的而已。

所谓水磨是指禅杖的打造方式,就是用熟铁加水精细打磨,没有其他特别花哨的含义。

由于鲁智深跟孙悟空的爱好一样,喜欢用偏重一点的趁手兵器,所以上去就让铁匠打一百斤的。

但是经过铁匠的讨价还价,最终俩人都同意打造成六十二斤的,就这铁匠还提醒鲁智深,太重了打造出了样式不好看。

因为会显得非常肥大不好持握。

“师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

好几十斤的铁打造成一个杖子,肯定就会显得过于粗壮不好看,就跟金箍棒一样“碗口粗细”了。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所以简单点来说,鲁智深的标配兵器禅杖,其实就是两端粗细不同的铁棍,跟金箍棒几乎是没有区别。

这在明代刊刻的《水浒传》绣像、插图中有所体现。

明代中后期的画师杜堇等,所绘制水浒人物绣像中,鲁智深手里拿的禅杖,大致也是棍子的模样。

但是看着凹凸不平没打磨好,给人一种是用藤条编织的感觉,木料材质的效果更明显。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万历年间的《忠义水浒传》插图中,有关鲁智深的部分也很明显,他手里就是拿的一根铁棍而已。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但是细看的话会发现,禅杖较粗的一端有个小月牙,非常形似月牙铲的样子。

看下面这副插图更明显。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当然两幅图的绘制比例不同,就导致一个月牙看着很小,一个月牙看着就跟月牙铲一样。

实际上就算一端有月牙,这还是禅杖而不是月牙铲。

清初古典小说《女仙外史》中,就提到过禅杖中有月牙的事,但具体作用还有待考证。

“立起身来,提了包裹,卷起蒲席,有一条藤缠的禅杖,杖头上有个小月牙儿。”

这里不光提到禅杖上有月牙,而且提到禅杖外围缠有藤蔓,很可能就是杜堇所绘绣像的样子。

小说中,把总看到和尚的禅杖带有月牙后,也惊讶地询问这是什么军器,看起来颇具杀伤力的样子。

和尚赶紧解释说:

“老爷嗄!是僧人挑行李的木棍。”

据此描写可知,禅杖上的确可以带有月牙,但是形制很小,不是月牙铲那样大,而且也可以缠绕藤蔓。

所以插图中禅杖带月牙也说得过去。

在明代杜堇所绘的《水浒人物全图》中,会更清楚地发现鲁智深手里禅杖,就跟铁棍没啥两样。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边上的武松是真油腻

万历年间的《水浒志林评传》插图中,也有鲁智深携带禅杖的画像,会发现也是一根铁棍而已。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只不过由于禅杖前端有阴影,不清楚是否加配有小月牙,看着是有小月牙的样子。

因此以明代绣像、绘图来看的话,鲁智深的禅杖,实际就是一个粗细不同的铁棍,只不过粗的一端可能配有月牙。

3、鲁智深出家前的兵器会是啥?

鲁智深在五台山落发出家前,是渭州小种经略出的武官提辖,此前则是在老种经略出效命。

其作为关西武官肯定配有自己的兵器,然而原著中并没有提及他出家前,最经常使用的兵器是个啥。

不过咱们可以根据禅杖的样子进行推论。

已知禅杖本身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铁棍,而且鲁智深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磨合期,拿起来用着非常的顺手。

可见鲁智深在关西时的主兵器,应该是以长兵器为主要作战工具,只不过他手里的禅杖确实不够长。

因为书里明说只有五尺而已。

“便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水浒里的尺长跟现在不一样,这个并不好推论禅杖具体有多长,但是可以跟鲁智深的身高有个对比。

鲁智深的身高是八尺左右。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他身高几乎是禅杖的两倍了,所以禅杖最长也就到他胸腹的位置,其实也并没有很长的样子。

不过这刚好跟他打死郑屠出逃时,手里所拿的齐眉短棍可以照应上,两者长度应该差不多。

“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齐眉短棒显然不可能是鲁智深上阵时的兵器,因为这玩意应该是木质的,杀伤力、破甲能力肯定很小。

鲁智深只是临时拿着他防身而已。

不过从齐眉短棍这个描写,再结合鲁智深禅杖的样式来看,他之前的兵器很可能也是棍棒类的。

只不过比禅杖和水磨禅杖长些,而且肯定也是全铁打造的,重量上可能比禅杖还要重。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因为他去打造禅杖的时候,上来就说要一百斤的,在被铁匠反驳关羽青龙刀也才八十斤时,鲁智深还生气地说自己不如关王吗?

“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

可见其之前的铁质棍棒类兵器,或许重量可能真的有一百斤,不过肯定要比禅杖长很多。

要不然就会显得肥大不好持握。

所以其之前的兵器应该就是铁棍或铁棒,这种兵器纯靠敲打、抡击杀伤力一样很大,尤其面对穿铠甲的敌军时。

钝器抡砸的效果更加明显。

而且以铁棍或禅杖为兵器,不光可以在部下厮杀时使用,骑马作战也不影响其战力的发挥。

比如鲁智深和呼延灼厮杀时:

“鲁智深抡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

所以通过鲁智深对禅杖的使用看,以及其出逃时携带的齐眉短棒看,他之前的兵器很可能就是铁棒。

所以铁棒不应该是栾廷玉的绰号,或许应该按在鲁智深头上才对。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到底是啥?别被影视剧骗了,不是月牙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