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作者:音乐无界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在中国,对于许多盲人来说,按摩几乎是这个群体生存的唯一途径。但是,当一个盲人选择一条截然不同的音乐之路时,有多少人选择相信他呢?他将如何支持他人?英文媒体平台RADII制作了一部关于盲人表演者张哲元的迷你纪录片,讲述了他必须讲述自己和小提琴之间的故事。

视频加载...

《流浪者之歌》又称《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巴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中不朽的杰作,其回荡的感伤色彩与高难度而深厚的小提琴技巧交织在一起的绚丽效果,任何听的人都会心碎。

张哲自开始学习小提琴以来,已经翻译了一千多本盲文乐谱,他需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复杂的演奏技巧结合起来,以展现作品的精神内涵,此外还要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的每一个音符。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张哲元1991年出生于云南,因视网膜无色素病变先天失明。他从1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每天继续练习钢琴10个小时,成为中国第一位盲人小提琴家。

2009年,18岁的张哲源在云南昆明剧院成功举办了小提琴独奏音乐会。2010年,他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体担任小提琴手。同年,张哲元在亚洲残奥会闭幕式上担任小提琴独奏家。

2012年,为了进一步学习钢琴艺术,他辞去了在残疾人艺术团体的工作,独自留在北京,为美国七所专业音乐学院做准备,并被邀请获得学校奖学金,但最终因为盲人学校的特殊学位无法认证, 做不到。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2014年,张哲元参加中央电视台小提琴比赛,进入中国前六名。近年来,张哲元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亚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2018年,他将因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体的小提琴家在纽约举世闻名的林肯艺术中心演出而受到观众的表彰。

2019年,张哲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谢菲尔德大学,独自一人赴英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这些成就或许听起来像是他值得付出的努力,但在RADII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失明不仅仅是关于视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身安全、社交、亲密,甚至自我意识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一个盲人需要克服生活中许多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虽然摄制组已经觉得有必要休息一下,但缺乏经验的他仍然在为下一个场景做准备,我相信你可以在视频中看到他的力量。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哲源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他用自己非凡的努力练习了这样的小提琴技巧,而且无论面对多少挑战,他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不受约束的普通人。

我希望你和我们一样,能在他的音乐中感受到他乐观的信仰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天生失明,花了两年时间演奏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上一篇: 流浪者之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