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作者:新福建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智能化龙门吊精准平稳地将IGV上的集装箱放到指定的场箱位上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20日讯(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龚小婉 王晓真 文/图)1月20日,伴随着货轮的汽笛长鸣声,厦门港海沧港区的海润集装箱码头现场,橙红色的桥吊自动运行,将一个40尺集装箱从巨轮上缓缓吊起,平缓越过船舷,稳稳地落在蓝色的自动驾驶集卡(IGV)上,经过一连串流畅有序的作业,最终智能化龙门吊精准平稳地将IGV上的集装箱放到指定的场箱位上。这标志着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迎来试投产。

为加快打造智慧绿色港口,促进港口转型升级,2020 年 7 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海润码头为试点,率先启动国内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工程。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专业团队经过500多个日夜奋力攻坚,一边保障生产,一边对海润码头现有所有桥吊、轮胎式龙门吊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应用当前行业最先进的IGV进行平面运输,自主研发码头“超强大脑”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TOS),搭建了全国首个物理隔离工业控制级5G专网,融合运用物联网、北斗导航、AI等前沿科技,最终实现将作业指令发布、集装箱装卸、平面运输、堆场作业等多环节用“智能化”统领、串联,并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对接,将码头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装箱全物流链。

2021年8月,该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智慧港口建设重点工程,成为“以点带面”的示范项目,推动全国港口智能转型升级。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桥吊自动将集装箱从巨轮上吊起并放置在自动驾驶集卡(IGV)上

“我们的改造已然超出业界预期,投资小、见效快、可广泛推广应用,带动全行业变革。”厦门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美贞介绍,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的高难度是业内共识,但因其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成为各路专家不断探索和突破的“神秘地带”,其中最具难度的当属传统轮胎式龙门吊的智能化改造。轮胎式龙门吊整体柔性较大,胎压不均,在行进时易产生晃动,且行走路线相对不固定,经过改造的龙门吊自动堆叠箱精度、效率都不逊色于人工操作水平,实现了行业突破。改造后,一名司机可同时远程操控6台智能化龙门吊,工作环境、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大大提升。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操作系统“i-TOS”也是一大创新突破。该系统高效灵活,且能实现三维可视化,可以轻松进行信息的交互,并提前从作业效率、作业成本等角度进行综合智能分析,作出预判,快速提供多种计划方案供生产决策。目前,“i-TOS”已完成与IGV水平运输管理系统的对接并对其派发指令,实现IGV高效融合到码头的生产作业过程。在覆盖全码头实现全场景应用的工业控制级5G专网的支持下,IGV除了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操作系统指令外,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自动做出微调、避让等动作,安全穿行在码头堆场之中。

2021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箱,同比增长超过5%,其中海润码头吞吐量100.13万标箱,同比增长2.16%。其中,智能化设备作业量超过四成。自去年底进入试运行以来,系统稳定性和整体作业效率均超过预期。

《新福建》厦门频道原创作品

来源:新福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