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列席中央纪委全会的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他们如何履行职责?关注哪些问题?

作者: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侯艳 刘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1月18日到20日在北京举行,部分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应邀列席会议。这是从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开始形成的惯例。国家监察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程序优选聘请特约监察员,以兼职形式履行监督、咨询等相关职责。

特约监察员们如何履行职责?他们在关注哪些反腐问题?总台央广记者在会场采访了几位列席全会的特约监察员。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协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朱程清认为,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贯通协同,可以切实提升民主监督的实效。

朱程清说:“中共中央对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提供了很多渠道和平台。在上一个五年规划当中,专门就脱贫攻坚给我们每一个民主党派一个专门监督的联系省份,从第三方的角度进行监督,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从党派来讲要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着党的大政方针,围绕着‘国之大者’,每年有一些专门的监督题目。”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财政学方面的专家,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不断从专业角度研究如何运用财会监督更有效地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财会监督是一种专项的监督。比如财政预算就关系到公权力的运行、我们怎么进一步完善预算制度,提升预算的法治化程度,真正有效地去执行预算。比如还有会计,会计不能做假账,所以对这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就非常重要。财会监督其实对国家监督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刘尚希表示。

今年1月以来,又有多地通报对疫情防控不力的公职人员进行问责。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民进中央委员霍勇深深体会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越来越完善,对疫情防控不力问题的问责愈来愈精准有效。

“确实能体会到我们对于疫情防控的执纪监督做得非常好。各地既要完成防疫安排,同时也对发现的问题漏洞及时进行弥补,对失职的干部进行精准问责。精准问责应该说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对干部的防控意识和防控作为,具有很好的监督和推动作用。”霍勇说。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常年从事廉政问题研究,这是他第二次列席中央纪委全会。过去一年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不少新成效,也为过勇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启发。

“一方面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在深入推进,落地落实落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领域,在政法领域,在粮食购销领域等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反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所以这一年有很多亮点。我作为一名研究廉政问题的学者,怎样能够从学理上来学习、总结、分析这些创新实践,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使命。”过勇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