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问题没问题让科学出来走两步,奥密克戎谜团其实不难解决

作者:药师三郎

北京出现了一起奥密克戎毒株确诊感染,其源头指向了来自加拿大的一个国际邮件,通过公开的信息,我们知道这份邮件其实是个特快专递:一个厚纸袋子装了几页纸质文件。在这个邮件的内外表面以及内容纸张表面,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深圳疾控中心17日公布的在深圳出现的17号病例于1月12日接触和分拆了来自北美的快递,没有公开快递内容物,也没有公开对快递内容物表面的核酸检测结果。

有问题没问题让科学出来走两步,奥密克戎谜团其实不难解决

由于之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邮件物传人的感染情况,所以不管是北京方面,还是深圳方面,都审慎地把判断表述为:“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这就是专业,这就是科学,出现了颠覆我们原有认知的现象时,表示可能性而不是所谓实锤。

当地时间1月17日,加拿大卫生部长被问及“你不排除加拿大邮件将奥密克戎引入中国的可能性吗”时,杜克洛回答称,这个说法“不寻常”。他还说,“我不是专家、医生或生物学家,我会让专业人士提供正确的建议和观点。”

有问题没问题让科学出来走两步,奥密克戎谜团其实不难解决

这是同样科学和审慎的一个回答,首先是这样的问题也是颠覆了加拿大方面的通常认知的:邮件传播病毒曾经被公认为极低概率事件。大陆国家邮政局曾经在2020年通告过,邮件传播病毒是极低概率事件,群众可以放心接收邮件。所以,这位卫生部长用“不寻常”表达自己的错愕,把“正确的建议和观点”交给“专业人士”。

很明显,面对这个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改变邮件收发流程的问题,无论是疫情不轻的加拿大还是奥密克戎初起的中国,还是这个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存在国际邮件交流的国家,都应该也只能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专业人士,交给科学。

而实际上,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一问题不难解决。

有问题没问题让科学出来走两步,奥密克戎谜团其实不难解决

科学的方法就是:模拟试验。

日常国际邮件用到的包装物是现成的,经常出现的邮件内容物比如纸张一类是不缺的,奥密克戎的毒株现在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具备的:数省多地都有正在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设计出数种含有具有活性病毒的模拟国际邮件来应该不是问题,然后模拟运送环境并在多个时间点检测病毒活性也不是问题。这是很容易设计和实施的试验。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得知:奥密克戎毒株在多种邮件表面以及不同内容物表面的存活时间,可以知道原先邮件消杀方式对于病毒活性的影响,就能够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新的消杀方式、国际邮件接收的安全时间、重要的是,能够在病毒溯源时,有理有据地说确认是或者确认不是。

在没有这方面的科学试验的时候,只说可能是不够的,因为,阻止疫情传播,这条目前的“可能”渠道,不容“可能”,需要尽快明确。

有问题没问题让科学出来走两步,奥密克戎谜团其实不难解决

一些国内的舆论已经言之凿凿,说这是投毒也好说这是破坏也好,说人家的回应漫不经心也好,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妄下断言。真正的依据必须也只能来自于科学,而证明这个,比研究对抗病毒的疫苗或者药物,要容易得多。

全球疫情的大局势下,需要更加依靠科学,依靠科学家,乱吐口水,只会传播病毒。

做实事,别废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