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作者:中国科技迷

如果在国外工作一年,相当在国内工作70年,你会放弃高薪回国吗?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如果说会,估计会被人骂成“傻子”,但是,在40年前,倪光南就这样做了。

1、他让外国人发明的电脑能听懂”中国话“

1961年,大学毕业的倪光南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从事计算机研究工作,参加工作不久,他就参加了大陆第一台自主设计的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的研制工作,先后担任调机组长和插件组长。

当时119机是用现在看来相当原始的电子管组成的,因为电子管非常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这就需要插件组长对计算机的中各种电路要非常熟悉,这段工作经历,让倪光南受益匪浅,为他后来研发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奠定了基础。

1964年,在计算所科研人员的集体努力下,119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达到5万次,这几乎是电子管计算机的极限速度,中国人终于有了自主研发计算机的实力,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计算机:IBM-PC,电子计算机开始走出科学实验室,进入企业,家庭和普通人的生活中。

当计算机来到中国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计算机要面临和英文截然不同的语言环境,英文用26个字母就能组合成任意单词,但是常用的汉字就有六千多个,如果不解决计算机中英文和汉字的转化问题,计算机在中国的推广将会寸步难行,没有计算机的中国将会很快落后于世界。当时甚至有人说,在计算机时代,中文将会彻底消失,被英文取代。

小时候因侵略者入侵,被迫跟着父母四处逃难的倪光南,早就把科技兴国当成毕生的梦想,当然不能希望这样的事情出现,如何用软硬件技术解决汉字信息处理问题,成为他研究的重点,但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大规模生产集成电路的能力,他的研究一度也遇到瓶颈。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就在这时,一个决佳的机会降临了,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看到了倪光南用图形处理汉字的研究,对此非常感兴趣,邀请他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给他的薪酬为43000加元,是他当时在国内薪水的70倍。

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期间,倪光南继续汉字信息处理的研究,因为接触到国外蕞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他的研究进步很快,这么高的薪水,这么好的科研条件,如果换成其他人,可能又会多一个加籍华人计算机专家,倪光南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2、放弃高薪回国,研发联想汉卡一举成名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院成立了一家公司,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家公司的领头人就是后来有”创业教父“之称的柳传志。

不过,当时创业并不容易,一群科技大佬也不知道该卖什么,为了维持公司的经营,倒腾过彩电,卖过运动裤,中科院拨下来的80万经费,还被人骗走了50万,眼看公司经营不下去了,怎么办?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个人,呆在一起商量对策,约定各自把答案写在纸上,打开一看,都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倪光南。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他们看上了倪光南快要研发成功的汉字处理技术,如果把这个东西生产出来,插在电脑上,那将成为中国电脑的标配,市场空间巨大。

远在加拿大的倪光南收到邀情之后,毫不犹豫就放弃了那份70倍年薪的工作,买了回国的机票,顺便自己花钱,把研究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和零件都带了回来。

1983年,倪光南回到国内,1984年,LX-80(联想80)研发成功,这是大陆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联想汉字图形微机,当在这台微机上打出一个汉字,就会以联想方式显示出与它有关的汉字,和咱们现在的联想输入法差不多,在30多年前,这是一项石破天惊的发明,这台微机的汉字处理效率比国内同期的汉字处理软件提升了数十倍。

不过,这台微机在市场上的销售并不理想,倪光南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虽然汉字处理速度很快,但是缺少应用软件的支持,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的需求。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这个时候,IBM-PC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成为了计算机的标准,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联想80的技术移植到PC上,于是联想80就变成了联想汉卡。

为了让联想汉卡尽快面世,倪光南带领技术团队加班加点,全年无休,他在回忆中说到:1985年大年初一上午10点,研发团队就投入了工作,半年之后,联想汉卡正式推向市场,一炮而红,成为当时购买电脑的标配,也解决了一直悬在人们心中的问题:在计算机时代,汉字也可以正常使用,不用再担心被淘汰了。

好产品也带了高收益,当时的联想汉卡,每张售价高达3000元,在联想汉卡的整个生命周期,总共销售了16万套,为公司带来了上亿元的利润。计算所公司也因此改名为“联想集团”。

根据摩尔定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隔18个月就会翻一番,所以,几年之后,PC本身的硬件资源就能完成汉字处理工作,联想汉卡也慢慢要被市场淘汰,这个结果,早在倪光南的预料之中,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准备?

3、总工程师被迫出局

在联想汉卡刚刚在市场站稳脚跟的时候,倪光南就开始了下一代微机的研发,1988年,倪光南开始研发自主电脑,那个时候,计算机的硬件已经实现了模块化,大部分电脑公司都是从国外买来配件,自己组装,但是倪光南要做的是自主研发电脑板卡,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脑。

1989年,联想286微机面世,这是大陆第一代16位计算机,计算速度比国内的组装机快1.6倍,倪光南把它带到汉诺威展会,获得了无数好评,被抢购一空,订单来自英,法,意等二十多个国家。成功并没有让倪光南止步,他带领团队继续出发,连续开发出联想386,486,586微机,为大陆计算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倪光南也因为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身披满身荣誉的倪光南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而联想也从中关村的一家普通公司成为中国计算机第一品牌。

联想的成功,既是商业上的成功,也是核心技术的成功,如果没有汉卡和联想微机的成功,不知道还没有今天的联想,谁也说不清楚。

核心技术是什么?倪光南意识到是芯片,他不仅要自主研发计算机芯片,还要研发通讯设备芯片,改变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七国八制”的现状,但是,研发芯片需要巨大的投入,而当时的联想,一心想着的是如何赚钱,于是在CEO和总工程师之间,产生了“贸工技”还是“技工贸”的路线之争。

当时,刚刚赚到一点钱的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极其强烈,毕竟大家都穷怕了,谁都不愿意把还没捂热的钱就拿去搞技术,联想的发展到底该听谁的,当CEO和总工各持己见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出局成了蕞好的选择,于是一张纸条,否定了倪光南在联想所有的努力和贡献,免掉了他联想总工程师的职务,当年计算所公司举步维艰的时候,把他当成救命稻草,而当联想集团日益壮大的时候,这位功臣却被一脚踢开?这干的是什么事啊。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1995年,倪光南的离开,也凉了很多人的心,大部分技术骨干也纷纷离开,从此,联想从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成为了一家营销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自主研发变成了全世界去收购别家待处理的不良资产。

也就在这一年,在南方的深圳,一家销售额不到联想四分之一的公司,却坚持每年拿出大部分利润来投入技术研发,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蕞终成长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这家公司叫华为。咱们假设一下,如果当初联想按照倪光南的方向投资芯片,占领电脑和通讯市场,华为还有机会吗?

离开了联想的倪光南,就像一个父母,被人抢走了自己供养了半生的孩子,心都被掏空了,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倒,还是继续研发国产芯片的和操作系统,就像郑强教授说的:真正的科学家是有使命感的。

离开联想之后,无数的科技企业向倪光南伸出了橄榄枝,但是,他不为所动,因为他在等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对国产芯片有信心的人。他有没有等到这样一个人?

4、为了国产芯片,进了商人的大坑

2000年,一个叫李德磊的男人进入了倪光南的视线,他们是倪光南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时认识的,李德磊在加拿大的公司是日立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伙伴,一直承接日立半导体的外包工作,后来日立突然收回了外包业务,这一下让李德磊失去了业务来源。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李德磊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他回到了国内,在原来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中芯微,后来改名为“方舟科技”。因为在和日立的长期合作中,李德磊的公司有一支非常成熟的芯片开发团队,这让倪光南又惊又喜,对中国芯片的未来充满信心。

只要对发展国产芯片有好处,倪光南就能全力以赴,他不要工资,不要股分,免费为中芯微打工,中芯微的研发团队也很努力,2001年,第一款“方舟一号”32位RISC架构嵌入式CPU产品推出,这是中国真正自主研发的第一颗CPU芯片,一时被捧上了神坛,时隔一年,“方舟二号”又正式发布,北京中芯微也正式更名为“方舟科技”。

倪光南的名气和“国产第一芯“的称号,给方舟科技带来了大量的订单,想不到李德磊对市场订单爱理不理,只供货给ZF机构,不过,方舟芯片很快也就遇到了麻烦,很多时候和软件不兼容,而这个问题 ,光靠方舟科技一家公司又解决不了,李德磊也懒得理这些破事,他的目的只是赚钱。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慢慢地,方舟芯片无人问津,还不断惹来麻烦,当很多人拿李德磊无可奈何时,就把矛头对准了倪光南,骂他是”老片子”,“D忽悠”。面对各种指责,倪光南百口莫辨,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惹来了一身骂名,为了中国的芯片,值得吗?是不是该放弃了呢?

5、倪光南的预言全部成真,国产芯片再受重视

倪光南会放弃吗?当然不会,这是他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岂能轻易放弃,不过经过方舟这件事,他也认识到了芯片要实现国产化,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够做成功的,而是需要全行业的参与,于是,他成了国产芯片的科普员,旗手。

他见人就说国产芯片的重要性,他说技术是人家掌握的,人家可以远程控制,甚至随时停掉所有功能,长期这样下去,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很多人听了之后,以为他在危言耸听。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不过,之后发生一系列的事情,就证明倪光南说得一点也没错,2013年,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爆出,M国情报部门可以随时获取微软,谷歌,苹果等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思科设备的网关可以监听全球任何一台电脑。

2018年,中国排名第二的通信企业中兴,受到M国的制裁,一夜之间,这家通信巨头面临生死存亡,76岁的创始人侯希贵老先生亲自赴美谈判,拉着行李箱登机的照片满目悲怆,但是没有核心技术换来的只有城下之盟,中兴事件以向M国缴纳70多亿美元罚款而告终,这笔巨款相当于中兴公司6年的利润之和。

2019年,已经成为世界蕞大的通信企业华为也受到M国的制裁,所有芯片企业不允许销售芯片给华为,也不允许给华为自己设计的芯片做代工,被彻底切断芯片来源的华为,手机业务一下跌落了谷底,从世界第一到名落孙山,只用了半年时间,损失上千亿。

倪光南放弃70倍高薪回国,为何会从工程院院士变成“大骗子”?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了自主芯片的重要性,也想起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芯片的倪光南,当初骂他的人,开始佩服他当年的高瞻远瞩,而这一天,距离倪光南离开联想已经过去了28年,一个人有多少个28年,一个GJ的发展,又能错过几个28年?

在我们这个民族,每个时代总有那么几个人,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前途,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就算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误解,也会用毕生的精力去坚持做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被人当成“傻子”,因为他们不会趋利避害;在困难的时候,他们又会被人想起,当成英雄。他们自己早已将这些个人名利置之度外,心怀民族使命一路前行,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感谢你的观看,如果你要了解的一个更详细的倪光南,推荐阅读《倪光南大国匠“芯”》这本书,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国轩】正版那包邮 倪光南 大国匠芯 陈玉新著 大国匠心 中科院 ¥50.96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