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昌平榜样—昌警之星”
子品牌年榜来啦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一起看看
优秀的昌警之星们

【不忘初心有担当 发挥特长展作为】
李雪云
昌平区反诈中心民警
李雪云,女,27岁,中共党员,2017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昌平区反诈中心民警。李雪云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派出所和刑侦支队工作。在派出所工作期间,李雪云同志在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工作中展现出网络侦查的特长。2020年9月11日,昌平区反诈中心揭牌成立,擅长网络侦查的李雪云被选中成为反诈中心的光荣一员,她的主要职责任务是预警劝阻、止付冻结、资金追查和反诈宣传。
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电信诈骗数据信息,李雪云和她在反诈的同事们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在网络中追踪锁定到一双双罪恶的黑手,为群众挽回了大量的财产损失,2021年以来,成功预警150万人次,打击电诈团伙2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47人,破案1532起,冻结涉诈账号1.1万个,冻结金额1.5亿元。
【树立清风正气 突出政治担当】
刘静
公安昌平分局纪委综合科科长
刘静,女,41岁,中共党员,2002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纪委综合科科长。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刘静同志深知必须要以身作则,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工作中,她勇于攻坚克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针对12类突出问题开展顽瘴痼疾整治,督改问题463个,建立规范20个,推进昌平公安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她以“节日提示”和“典型推树”的方式,提醒干部民警工作时不能有“生、冷、硬、推”的不良现象,更不能有“吃、拿、卡、要”的违纪行为,时刻保持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用坚持原则监督全局民警秉公用权,用情系群众展现公安纪检人的公仆情怀。
【细心工作无差错 砥砺前行为人民】
纪文峰
公安昌平分局刑侦支队重案中队探长
纪文峰,男,36岁,中共党员,2008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刑侦支队重案中队探长。10年刑警生涯,纪文峰同志始终奋战在重案一线,时刻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用勤奋和智慧在刑侦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足迹。2021年以来,他带领探组破获案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特别是在“云剑-2021”团圆行动中,他全力做好比对核查等工作,找回走失儿童7名,积累了丰富的打拐工作经验。他兼职全队的材料组长,为紧跟侦查步伐,常常夙夜在公,及时收集、整理材料,为案件侦办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材料组工作成为了破案工作的发动机。在与罪犯斗智斗勇的日子里,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光荣使命中,他用执著的爱心和朴实的行动履行着一名刑警的职责。
【落实一岗双责 确保群众满意】
韩亮亮
松园派出所副所长、社区警务一队队长
韩亮亮,男,36岁,中共党员,2008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松园派出所副所长。韩亮亮同志身材并不魁梧,然而身边群众都说他能给别人带来安全感;他平时虽然沉默寡言,但一碰到社区居民却变得“唠叨个没完”;他青春无悔扎根基层,“有事叫我,随叫随到”成了他对社区群众的庄严承诺。在13年的基层工作中,他始终牢记人民警察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特别是2021年以来,他一方面带领警务一队全体民警狠抓打防管控工作,强化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指导社区民警及实管员不间断开展实有人口和房屋管控工作,确保辖区安全。他“不说话,认真干”的工作劲头也带动了身边同志,共同用真情与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新时代人民警察之歌。
【认真履职做贡献 政治坚定践初心】
杨洋
东小口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
杨洋,男,31岁,中共党员,201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东小口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杨洋同志从警十年,依然拼劲十足。在工作中,他用“耐心”攻坚克难,劝导群众,收集证据,将一个个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用“细心”积累战果,见微知著,犀利眼神发现破案线索是他的拿手好戏;用“初心”激励斗志,他不怕吃苦,并以苦为乐,挑最重的担子,始终坚信岗位平凡,但职责神圣,立志在充实忙碌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了侦办案件,加班加点是常事,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下,节日也不能与家人团聚更是常事。2021年以来,他认真履职,努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保障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圆满完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心为民 无私奉献】
田木森
南口派出所打击办案队民警
田木森,男,29岁,中共党员,2016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南口派出所打击办案队民警。田木森是公安分局第一位捐献骨髓的人民警察。2021年6月,田木森同志接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电话,告诉他留存的血液样本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并询问他是否愿意帮助这位患者,田木森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他说,“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身上肩负着社会责任,在人民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站出来,完成使命!”。那个病人与田木森素未谋面,并且为保护患者隐私,两人将永远不知道对方是谁,但田木森始终坚守十年前立志要救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初心,坚守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应尽的职责和使命,用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大爱奉献谱写了一曲为生命接力的赞歌。
【践行铮铮誓言 书写无悔人生】
杨理球
天通苑北派出所打击办案队民警
杨理球,男,29岁,中共党员,201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天通苑北派出所打击办案队民警。杨理球同志从警以来就扎根钻研打击办案岗位,忘我工作,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自己的办案水平,迅速成为了一名“青年专家”。2021年,他带领打击办案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20人,破获各类案件100余起,为辖区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充分发挥业务特长,在打击办案队民警中建立了经验交流机制,传帮带学,以案促学、干中学、学中干,在提高每名民警办案水平和质效的同时,使每一名打击办案队民警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全面提高,每个人都是破案高手。他更在持续的会商中找准了全队的不足,及时补齐了短板,高效推动形成了一个整体合力,为依法、准确、快速、有力惩处犯罪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作踏实能干 作风勤勉务实】
周慧军
昌平派出所案管组民警
周慧军,男,39岁,中共党员,2003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昌平派出所案管组民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人民警察来说,法律就是规矩,公平正义就是方圆,只有规范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周慧军同志是执法质量的“质检员”,他虽然不在执法办案的前线,却默默守护着法律底线。2021年,周慧军和案管组全体同志坚守着心中对法律的敬畏,核查各类警情12150件,确保了每一件警情案件的办理质量,将一线民警的辛勤付出转化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每一个挑灯伏案的夜晚,在每一卷案宗材料的扉页,在每一次执法办案的背后,他为公安执法生命线保驾护航,只为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时间考验。他用执着和坚守践行者人民警察的忠诚使命,用严谨和细致维护者法律的公平正义。
【把人民放心上 为群众办实事】
郭成喜
十三陵派出所社区民警
郭成喜,男,58岁,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十三陵派出所社区民警。郭成喜同志从警34年,扎根社区工作23年,他始终牢记“群众安全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于民。自从成为“穿警服的副书记”,他更加心系群众,记着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牵挂着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工作中,他积极探索,总结出“真情服务换理解,贴心服务换支持”的警务工作模式,因工作突出,曾先后荣获个人嘉奖16次,2021年被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一心为民的郭成喜在社区打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和贴心为民服务方面都有自己的办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用实际行动和真心实意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管辖的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获得了群众的无数赞誉。
【从服务群众入手 从基层防范抓起】
顾鑫
回龙观派出所第二社区警务队副队长
顾鑫,男,34岁,中共党员,2012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分局回龙观派出所第二社区警务队副队长。细致、准确、深入、用心,是顾鑫同志的工作风格。社区工作纷繁复杂,但顾鑫同志的工作却好像开展的很容易,因为他的话大家都听,“我们信他”“我们听他的”是对他最好的褒奖。这些年,顾鑫同志的足迹遍布辖区的家家户户和角角落落,把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用“心”打开了警民互通的一扇“门”。“你完全想象不到,小顾警官的工作能做到多细致”,这是社区张阿姨对他的评价。居民想不到的治安难点,顾鑫总能发现,即使再忙,居民一个电话他就马上赶到现场。他急人所急,他善解人意,他善解民愁,他是群众最喜爱的“小顾警官”。
内容来源:文明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