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作者:士徳

庆华中学尖兵连是庆华知青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庆华中学尖兵连的全称是:庆华工具厂教育革命尖兵连,是东山那一场大火让尖兵连成为了庆华知青。庆华中学尖兵连做为那个迷茫时代的产物,是怎样产生?怎样组建?怎样结束?尖兵连十八天的历史又是怎样影响了庆华? 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偶然让尖兵连成为庆华记忆中不可不留下记忆的原因。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1968年5月,杨根兴担任厂革命委员会主任,由于军品任务繁重,庆华厂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为完成工厂大量的军品任务,杨根兴不得不依靠以庆华厂老工人,中层技术人员,中层菅理人员为主体所谓的保守派。他极力配合和依靠这部分人,以保证完成上面交办的军品任务。

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杨根兴就有计划有区别的从庆华中学准备下乡的全体学生中,想要保留下一部分人。这保留下来的学生父辈或亲属必须都是当吋工厂不可缺少的生产骨干和技术骨干。从庆华中学全校学生中挑选,那不行,行为太明显。老初一同学人数多,老初三,老高中人又很少,只有老初二同学人数,家庭条件相当。如果有针对的清除一些老初二群体中家庭有问題,文革中站错队,走资派,技术权威、地富反圷右等莫须有罪名的同学家长后,取其精华保留备用。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在杨根兴精心策划下,厂革委会以教育革命为理由,尖兵连的组建工作在严格保密中开始了。厂革委会从庆华中学老初二各班挑选出一批人,先到庆华东山农场以教育革命为由躲避当时的下乡大潮。庆华厂革委会为达到这种目地,以完成军品任务所做的这一切,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无可非议,可以涚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为尖兵连同学创造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条件。

1968年10月,庆华中学老三届学生开始准备下乡,初步定在11月中旬全部离校。为掩人耳目,庆华厂革委会临时决定尖兵连提前出发。1968年10月20日尖兵连169名同学在厂工宣队、军宣队的带领下奔赴东山农场,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等待时机。11月8日夜尖兵连驻地食堂燃起大火,两名女同学葬身火海、伤数人。尖兵连到东山是169人,回来是167人。东山大火搅乱了庆华厂革委会的精心计划,尖兵连撤回庆华厂时正赶上当时的下乡高潮,以教育革命的理由躲避下乡已错过时机。一场大火毁了尖兵连美好的前程。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1969年1月21月尖兵连全体以庆华中学第三批下乡名义被迫奔赴德都团结公社插队,这就是尖兵连的短暂历史。尖兵连短短十八天的经历,以失去两名年轻同学生命的代价而终结。这十八天尖兵连同学l经历了光荣与梦想,这十八天也让尖兵连同学品尝到意想不到的灾难与终生难忘的苦痛思念,这十八天改变了尖兵连169位同学的人生轨迹。十八天所留下的记忆,十八天的历史给尖兵连从集体到个人,从知青时代到后知青时代都留下别样的奋斗与辛酸!

五十多年过去,尖兵连同学都到了忍不住要回忆的年纪。无论尖兵连同学身在何方,东山红旗岗上的的经历不会忘记,德都团结荒原上的奋争不会忘记,五湖四海同学的情谊不会忘记,那魂牵梦绕的十八天不会忘记。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尖兵连的历史在庆华留下了浓彩重妆,尖兵连的历程悲壮哀怨。尖兵连169名同学也在这幕历史大剧中演艺了光荣与梦想,经历了荣耀与苦涩。尖兵连的经历将永存在167名同学的心中,永恒在无法忘怀的记忆里,在暮年沉思中走完一生。历史不会重现,但猜想可以还原历史。尖兵连同学是精心挑选岀来的,尖兵连同学的父辈和亲人在那个动乱年代能成为生产,枝术,菅理骨干,确实是非常优秀和难得。当然虎父无犬子,孩子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和亲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试想一下,如果尖兵连没有东山那场大火,没有伤亡的出现,一切按设想如愿,尖兵连169位同学不久后将全体进入庆华厂,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以现在的眼光,以现在尖兵连同学的表现,尖兵连同学在庆华厂的岁月将如魚得水争奇斗艳。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尖兵连同学一定会撑控庆华厂,左右庆华。如果这个设想成立,庆华厂就不会有今天了,我也没有机会写告别庆华了。因为在后来岁月中,尖兵连同学的个人奋斗史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在尖兵连这个团体里面成就了很多优秀人物,这些同学不菅是在社会,还是个人奋斗史上,都给尖兵连这个团体増光添彩。还有很多有成就的同学,尖兵连真是藏龙卧凤、人材济济。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尖兵连这十八天的历史,影响了尖兵连同学整整一生。到了团结以后,尖兵连这三个字便成了这167人的代名词。尖兵连167人的团体在庆华全体知青中留下深刻难忘印象。尖兵连的故事,从团结到社会一直到现在,还在广为流传。五十多年后,尖兵连五位同学驱车万里,从不同地域来到东山。他们在昔日的故地,在红旗岗寻找同学、寻找掩埋在荒草里沉默的土冢。来到那刻骨铭心永远个不曾忘怀的地方,同学颤枓的声音代表了尖兵连从不曾忘却的同学情感,同学万岁代表了一段光荣与悲伤的历史。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站在墓前,曾经的姐妺四十三年后再次相聚,泪花里是无尽的离殇。紅旗岗上悲凉的声调代表了尖兵连悲壮的征程,在荒野上空两位孤女是否能听到同学们的心声?同窗别离数十载,人海漂泊鬓灰白。万千沧桑弹指过,岁月流去情入怀。站在墓前,代表尖兵连还活着同学把心中的花献:蓝色鮮花,代表女人,而你们却还沒有成为女人!墓前遍地的白色野花,代表生命,留给我们尖兵连这些不死的灵魂。你们不再需要红色,因为你们已经在火红的岁月中献出生命和靑春⋯⋯

庆华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尖兵连有光荣和梦想,尖兵连有自豪和荣耀,尖兵连十八天的历史贯穿了尖兵连同学一生的奋斗。尖兵连同学背负着历史的荣耀与苦涩,在无法忘怀的记忆中,在青春飞杨与暮年沉思中走完一生。这就是记忆,尖兵连的记忆,尖兵连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