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作者:梧桐树下戏凤凰

慈禧陵被盗与淘宝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民国初年,一本名为《爱月轩笔记》的书,在特定人群间流传。

此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书中详述了慈禧墓中的随葬品,数量之丰、价值之高令人吃惊。

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据传此书的作者是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书中的内容是李成武根据李莲英口述而来——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画像

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

褥上覆绣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上置翠荷叶,脚上置一碧玺莲花。

放好,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珠串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十八尊置于后臂之上。

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定东陵石五供

众人置后,方将陀罗经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旁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一百零八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等宝物,大小二百件。

后身左旁置玉藕一支,上有荷叶莲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

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揭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后之右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清宫鎏金佛像,现藏南京博物院

慈禧棺椁内放满了随葬品,在当时价值高达5000万两白银。

此外,地宫中还有不少宝物。从陵墓建成到死前,每年都会往地宫内放东西。这在清廷内务府《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中有详细记载。

在她死前一周,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仍往地宫内放置财宝。当天在地宫中放了这些东西——

金佛一尊,镶嵌大小正珠、东珠六十一颗;小正珠数珠一盘,共二百零八颗

玉佛一尊

玉寿星一尊

正珠念珠一盘,计珠二百零八颗,珊瑚佛头塔,绿玉福寿三多背云,佛手双坠角上拴绿玉莲蓬一件,珊瑚古钱八件,正珠二十二颗。

正珠念珠一盘,计珠二百零八颗,红碧瑶佛头塔、镀金点翠,镶大正珠,背云茄珠,大坠角珊瑚纪念蓝宝石,小坠角上穿青石杵一件,小正珠四颗,镀金宝盖,小金结六件。

正珠念珠一盘,珊瑚佛头塔,背云烧红石金,纪念三挂,蓝宝石小坠角三件,加间小正珠三颗,珊瑚玩器三件,碧玉杵一件

雕珊瑚圆寿字念珠一盘,计珠一百零八颗。雕绿玉圆寿字佛头塔,荷莲背云,红碧瑶瓜瓞大坠角上拴白玉八宝一份,珊瑚豆十九个。

珊瑚念珠一盘,碧玉佛头、塔、背云,红色纪念三挂,红宝石小坠角三件,催生石玩器三……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定东陵隆恩门

慈禧墓中的全部随葬宝物,于民国十七年七月(1928年7月),被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盗走了。

当时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把清东陵内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东陵炸开。

据说在盗墓之前,孙殿英的手下找到了《爱月轩笔记》中所记的“藏宝图”,正是看到这份藏宝图,才让孙殿英铤而走险。

盗出的宝物除一小部分赏给参与盗墓的官兵外,更多被孙殿英变卖、送人了。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台北故宫藏玉白菜,传慈禧墓随葬品,孙殿英盗 出

比如,慈禧口中所含的宝珠,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打地宫后,孙殿英达到了现场。取这颗宝珠时,孙殿英让士兵将慈禧的尸体从棺材中拖出来,平放棺盖上。当时慈禧的尸体一点也没有腐烂,有一胆大的士兵,撬开慈禧的嘴巴,手指伸进其中,将宝珠抠了出来,因为用力过猛,把慈禧的嘴巴都撕坏了。

令人痛心的是,孙殿英从慈禧墓中盗出的随葬宝物,如今大多散落于民间和海外,不少至今下落不明。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清宫朝珠

慈禧地宫被孙殿英盗得很干净,以致于满清皇家派人去善后时,几乎没有找到几样值钱的随葬品。

孙殿英是土匪出身,虽然不是专业的摸金校尉,但也不是外行,在盗墓过程中,他使用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土办法。

清陵地宫十座有九座渗水,长期的积水,将纸质、布质、木质文物都泡烂了,棺材散板、木箱解体,随葬金银珠宝则散落泥水中。

怎么找出泥水中的金银珠宝?办法很简单,也很管用。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陵墓地宫,中放棺椁

在抽干地宫内的积水后,孙殿英让手下士兵把烂泥一桶一桶拎到地面上,然后架起筛子,过水冲淘滤宝。

在盗乾隆皇帝裕陵时,从地宫内抬出的烂泥中夹杂有不少死人骨头,便被当作“杂质”滤了下来,扔于陵前地上,前后善后的皇室人员见状十分痛心,小心收集起来,用红而包好,放回地宫。

就此现象,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孙殿英盗墓离开后,附近村民前来滤宝所致。

这个土办法,就是过去的民间淘宝秘术——用筛子过滤。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过去农村常见的竹筛子,现在多用金属筛子

淘宝,可以理解为“淘金”,也叫“捡漏”。现在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得名,是不是受盗墓秘术之启发不得而知,但确实很形象。

盗墓过程中,如果怀疑积土中或是烂泥里中落下宝物,便要将之过遍筛,把宝物分离出来。如果是稀泥筛不动,则用水冲筛过滤,泥沙冲走后,落入的宝物便留在筛底。

有条件和时间的话,直接在墓室内筛查,省得往外拎,不方便的话,才会将泥土抬出陵墓外处理。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农村使用筛子场景

当然如此淘宝术,并不是孙殿英这班民国盗墓者们的发明,古已有之,非常有历史。

中国盗墓史上有不少盗墓狂人,北宋末伪大齐皇帝刘豫便是其中一位。刘豫是出了名的“儿皇帝”,他盗挖了包括巩义北宋皇陵在内的河南境内很多坟墓。

为了增收,刘豫跟东汉末年的曹操学。曹操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一样,刘豫则在其伪朝廷中设专职的盗墓官员——“淘沙官”。

这事记载于正史,由刘豫的儿子刘麟具体负责。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散落田间的北宋皇陵,均被金人和刘豫盗过

《宋史·刘豫传》记载:“(绍兴二年)四月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

意思是,刘麟在老家募兵十多万,组成皇子府军队,设“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专门负责盗墓挖宝,将开封、洛阳的古冢荒坟,盗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叫“淘沙官”,不是“摸金校尉”?就是根据盗墓者的行为而来,连墓室内的一把土都不放过——沙土过筛,淤泥冲淘。而仅从这名字时,也可以想象出当年刘豫盗墓时是多么疯狂。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日本奈良市富雄丸山古坟发掘现场,红圈内就是淘宝的筛子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国内考古过筛现场

这种淘宝手段在现代考古中已广泛使用,将可能混有文物的泥土过筛,是基本的考古作业手段之一,国内考古中很常见。

在外也是这样的。

如在对古埃及法老墓金字塔进行考古时,清理文物也是这样做的,考古人员将挖出的泥土进行处理,用筛子过滤。

无独有偶,日本人在发掘奈良市富雄丸山古坟时,也出现了这一动作,筛子成了考古现场必备工具,以免文物遗留在泥土中。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埃及金字塔考古现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