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作者:路上读书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雪中悍刀行》里的人物众多,今天呢,咱来聊聊一位虽然没有持续性声震江湖,但他在江湖上的故事却堪称传奇的小哥——温华。

我这代人呢,都是看金庸古龙小说长起来的,常常是半夜支棱个小手电,躲被窝里面看,这些小说一般都还贼厚一本,我们看着上瘾了,不看完,誓不睡觉。

看完这些小说后,我们心目中的大侠是什么样子的呢?那肯定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躺着都有万千少女迷妹哭着喊着要嫁她。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首先,帅是肯定要帅的,靠一张帅脸驰骋江湖,男女老少通杀。富嘛,那倒不一定,有万贯家财是最好,没有咱们也可以劫富济贫。

一位良人、一把好剑、一匹骏马,这就是世俗意义上“大侠”的形象了,反正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咱们“大侠”这个腔是肯定能装起来的。可惜,我们雪中的这位温华温大侠,除了名字还像个侠客,至于其他地方,那可是和“大侠”这种名号哪哪都不沾边。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1.是大侠?还是市井无赖?

黄连拌猪胆,穷人命最惨,温华呢,就出生在一个非常非常穷的家庭,有着起点男主的标配身世,却没有起点男主的金手指:父母早亡,与哥哥嫂子一起生活。这个嫂子势利刻薄,360度全方位嫌弃温华这个小叔子。温华受不了嫂子的气,就拿着一把木剑离家出走,单枪匹马行走江湖。

温华发誓要做大侠,却穷得连一把好剑都买不起,只能拿一把木剑走江湖,期待某天能遇见什么高人指点,传授一两招绝世武功,也算是挺中二的小伙子。温华不仅没有大侠的装备,连大侠的范都没有,温华的嘴就像一辆托马斯小火车,整天“呜呜呜呜(污)”。

比如温华那句经典台词:“馒头白呀白,白不过姑娘胸脯。荷尖翘啊翘,翘不过小娘屁股。”听听,多么不堪入耳,难怪到了电视剧里,编剧加了一把去污粉,改成“馒头白呀白,白不过姑娘玉手。荷尖翘啊翘,翘不过姑娘眉梢。”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话说回来,虽然温华命不好、嘴不甜、长得磕碜、还没钱,但不愧是被咱总管选中的人,这个普通的中二小哥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徐凤年第一次出北凉游历,无意间在瓜田与温华相识,温华的命运齿轮便在那一刻被急剧拨动。

话说这温华第一次和徐凤年相遇,那叫一个相见恨晚、臭味相投啊,在一块儿就没干过什么正紧事儿。两个青春期的小男孩搭上了伴,少不了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比如去在地里偷地瓜、去河里摸鱼虾,上树上掏鸟蛋。“温饱思淫欲”,两人喜欢去勾栏看姑娘,一起唱些低俗小黄曲,温华甚至一度把主意打到了徐凤年的马上,想要借着那匹受苦受累的马来出风头骗妹子。

而在这一段美好纯粹的日子里,刚入江湖的温华还没有意识到江湖的残酷。江湖在温华眼中呢,无非就是美酒、兄弟加美人。不是尔虞我诈千年算计,不是江湖纷争恩怨情仇,不是独孤求败无敌于世间,而是我温华一把木剑走天涯,是我温华与小年共饮酒。

2.一起蹲大号的兄弟情

所以说,这温华是徐凤年第一次游历江湖时遇到的好基友。但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徐凤年回到北凉,温华则继续闯荡江湖。

不过这对好基友还挺有缘分的,几年后,徐凤年在第二次游历途中再次遇到温华。此时,徐凤年恢复了世子身份,一身华贵衣裳,已然人模狗样。而温华却还是和以往一样,全身上下一身行头都值不了十几文,脚上依然是那双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麻布鞋,寒碜。

这就好比高中毕业十来年后,在大街上又遇到了先前和自己一起考试倒数、泡妞失败、被教导主任喊家长的好兄弟,自己呢是挎着公文包,正奔波于社畜的卑微日常,曾经的好兄弟却已经身价千万,开着保时捷,拥着美娇妻,这滋味儿,光是想想都觉得惨淡。

可是,这温华却和普通人不一般。那天,他正在一处亭子睡觉做美梦,冷不丁地被徐凤年一脚踹醒。醒来后,温华只是擦掉嘴边的哈喇子,大叫一声“姓徐的?”,接着就直接一拳,砸在了世子殿下金贵的胸口上。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最佳损友》,里边儿有这么一句词,“朋友,我当你一秒朋友。朋友,我当你一世朋友。”这句歌词用在徐凤年和温华身上呢,虽然好像有点矫情,但还挺合适的。

当落魄的温华看到一身华服、全身自带男主光芒的徐凤年时,心里不是没有起过小九九,他也这样腹诽道:“徐小子莫不当真就是北凉那边的三流权贵公子哥?是的话,这狐朋狗友还能做得成?”

但纵使内心有一丢丢小疙瘩,也不影响他和徐凤年这对偷鸡摸狗好兄弟的交情。在温华眼里,撇开身上那一套行装,徐凤年就是个“姓徐的”,两人依旧是往常那套相处模式,一起喝酒吃肉,一起唠嗑聊女人。吃饱喝足后,两人就着湖边的草堆里蹲起大号。

分别之前,徐凤年想带温华一起走,还想把老剑神李淳罡介绍给温华,但温华却只是笑笑,摇头道,“那终究是别人的剑,便是别人肯教,我也学不来的。”

他说,剑是我自己的,我要走我自己的路。他还说,我没欠人的习惯。这几句话,使得这个看上去平凡普通的小人物,一下子就有了几分疏朗的骨气,整个人物立意一下就拔高了。难怪有些网民这样感慨:“我们与温华的距离,或许比我们与徐凤年的距离,要更远。”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于是,杨柳烟水长堤上,木剑温华与双刀徐凤年一次击掌,擦肩而过。徐凤年立于河的对岸,目送一人一壶一木剑走过长堤。当日一别,两人分别走向各自不同的命运,温华遇到了自己第一次真爱的女人天下声色双甲李白狮,也遇到了那个即将改变他一生命运轨迹的人物——黄龙士。

而此时的温华,依旧是那个邋里邋遢、油嘴滑舌却心怀大志的小人物。他在茶馆当店小二,偶尔给自己开开小灶、做碗葱油面,闲时就练练黄龙士教的剑,并跟着黄龙士入京城,听他的话去比剑。

温华这人吧,一路寒碜着过来的,一直脸皮厚,跟人比剑输了就跑,也不觉得丢脸。一心只想得练一手好剑,再抱得美人归。这时期的温华,心态总体是平和美满的,小日子呢,也是有奋斗有梦想,过得很有正能量。

孰不知造化弄人,咱后爹总管在这里埋下了一个大伏笔。这个看上去普通的黄老头,亲自带温华入江湖,却也最终将温华逼出江湖。

3.温华从此不练剑

温华在京城,其实统共也就是比了四次剑,前三次比剑,一比一个输,从此得了个听上去窝囊得要死的花名——温不胜。有意思的是,虽然温华颜值不入流、业务能力也不出挑,但可能因为天生就拥有“打不过就跑”的喜剧人精神,反而黑到极致就是红,观众缘贼拉好。

这不,再过几天就要跟平棠溪剑仙卢白颉比剑了,温华感到前所未有的焦灼。一方面是这人红了,再淡定的人都多少有点鸭梨山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答应了心爱的女子,要成为天下第一出名的剑客,然后娶她回家,还是屡战屡败怎么行,我温华要的天下第一出名,可不是这种出名。于是,他向身边的朋友借了几两碎银,买了一身新衣,体面迎战。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温华这次和卢白颉打了个平手,从此在京城声名大噪。

比完剑当天,温华静静地看着院子里簌簌落下的鹅毛大雪,若有所思,接着掏出陪伴自己行走江湖的宝贝木剑,在雪地里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一个“福”字,写完之后,他不禁又念叨起那个告诉他,“福”字就是衣加上一口田,衣食无忧就是最大福气的好兄弟——小年。

写下的“福”字在飘飘大雪中渐渐消弭,温华忍不住诉起了衷肠,他说,他答应了教自己练剑的黄老头,帮他杀一个人,然后就不再跟着他屁股后头厮混了。他说,他打算携手心爱的李姑娘回老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过自己的安生日子。说这话时,温华眼睛发亮,熊熊燃烧着理想终会照进现实的期望。

但是事情真的会如温华所愿吗?咱们把目光投向另一边的黄老头。这糟老头子可坏得很——原来他老早就布了个大局!他对温华以剑术闻名江湖、将京城名妓李白狮娶回家的两大梦想了如指掌。而他要温华杀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同少年时代的温华青春作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徐凤年!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这黄老头就是想赌一把,看温华这小子舍不舍得扔去有望成就陆地神仙的剑,以及他看对了眼、一心就想跟人家生猴子的心爱女人,去换一份不过才短短一年结下来的兄弟情。

终于,黄老头跟温华摊牌了,老头说自己想要温华杀的人,就是徐凤年。但让老头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黄三甲千算万算,这次却狠狠失算。温华非但没有为了一己之利反杀手足,甚至还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一炷香后,他自断一臂一腿和全身筋脉,只留下一条性命,拎上一直陪伴着自己的那把木剑离开了院子。院外巷子里,皑皑白雪道上留下长长一条血迹,鲜红发亮。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在老子家乡那边,借人钱财,借你十两就还得还十二三两,我温华的剑,是你教的,我废去全身武功,再还你一条臂一条腿。”这便是他最后对黄老头说的话。

巷子拐角处,温华颓然蹲下,泪眼婆娑,继而凄惨一笑,起身持剑对准墙壁,将之一举折断,在刺骨大雪中,他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练剑了。

从此,江湖中再也没有温不胜的消息,这位不久前才初出茅庐、名动天下的木剑游侠儿,就这样以最惨烈最决绝的姿态,诀别了江湖。

为了一份兄弟情义,连身体发肤都能置之度外,砍断手足,也砍断了自己的江湖梦,只留下一个站不直的背影和一条长长的血路,这条路惨不惨、疼不疼,怕只有温华自己心里知道。别的不说,就冲这份重情重义,温华,我敬你是条汉子!

4.小二,上酒!

回老家后,温华不愿给哥哥嫂嫂添麻烦,便在镇上找了份工作,干起了他的老本行。于是,小镇的某家酒楼里,从此多了位瘸腿店小二,逢人就笑,就算被人嫌弃,也只是一个劲儿地低头哈腰,连连赔罪,虽然样貌磕碜,但满嘴抹油,倒也十分讨人喜欢。

日子就这么过着,一天,店里来了位说书先生,说起了那位手握三十万劲军,就像神话一般北凉王,他曾说自己的一剑,是向中原剑士温华学来的。酒馆里的客人一听,连连起哄道,“温小二,你啥时候还跟北凉王套上近乎了?”

平日里机灵得少有人敌的温小二,在那一刻只是提着酒壶呆呆站着,甚至忘了给客人倒酒。直到客人拍桌怒吼,他才抬起自己那废了一条胳膊的肩头,胡乱擦去脸上的泪水,大声应道,“诶,客官,酒来啦!”

又过了许多许多许多年,经过多年奋力打工后,温华已经由最初的无名店小二,翻身坐上了酒楼掌柜的位置。一日,楼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马蹄声,一个稳居C位的青衫男子高声喊道:姓温的店小二,有无美酒?有无好肉?有无木剑?

如果徐凤年是年轻时做的江湖梦,那温华是梦醒后的自己

温华咧嘴一笑道,没了!青衫男子哦了一声,又问道,那……有无兄弟?这时已自断手足、折断木剑、隐退江湖的酒楼温掌柜,努力压抑着喷涌而出的哭腔,终于笑答道:“还有,一直有的!”

那个从前和自己一起看漂亮姑娘的白胸脯和翘屁股,一起偷鸡摸狗、臭味相投的好兄弟小年回来了。他们俩,从前是兄弟,现在是,将来,也依然会是。

有关温华的一生就唠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感想如何,我是有些百感交集。从温华这一生里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没钱提一把木剑也要闯江湖的孤勇,看到在江湖上闯出一定名堂后,甘愿为了一腔情义,毅然决然放下所有的大气,以及他跟小年那在各自人生阶段时时发糖、贼拉好磕的基友cp情。

广阔江湖,正是因为有温华这样的人存在,才多了更多为人谈论的传奇。温华,敬你!

作者|向言,中南大学中文系

编辑|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