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点赞!这位广东专家上榜“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作者:广东卫生健康发布

点赞!这位广东专家上榜“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近日,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点赞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12月月度人物。

2021年12月月度人物入选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尹永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师 鉴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主任技师

朱 钵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朱俊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人心脏外科医学中心主任兼主动脉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吴先正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宋金焕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郑启东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赵世莉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护士、副主任护师

谢雪榕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保健办主任、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方驰华 事迹简介

点赞!这位广东专家上榜“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方驰华,男,1958年6月生,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他在临床医学实践研究中发展数字医学,研发三维可视化系统、导航肝切除系统、数字智能化诊疗系统等,将其应用于复杂性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方驰华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从“看透”腹腔到导航手术

“你看,紫蓝色这部分标记了肝的门静脉血管走向,红色的是动脉……我们把多层扫描搜集的大数据分离出了血管的数据进行成像,再调出腹腔镜拍摄到的图像,两者合成后输入到医生的手术视野,就可以做到精准导航,有了它,手术医生掌握了组织覆盖之下的血管位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一讲到“创新”,方驰华就兴致勃勃地调出成功实施的一例巨大肝癌切除手术的影像材料。这是他完成的首例3D腹腔镜图像实时融合导航+荧光分子精准追踪肿瘤边界的巨大肝癌切除术,直接把一比一的虚拟实景导航“开”进了患者腹腔。

方驰华团队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已经在全国五百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他组织制定、发表的多部国内外专家共识和诊疗规范,为大陆的数字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和肝胆胰外科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维可视化系统和混合现实技术进行实时的手术导航技术,逐渐进入更广泛的医疗实践中去。

方驰华说,传统的疾病诊断是依靠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二维的图像,往往不够准确甚至会因为二维的局限性而发生错误的判断。比如一个肝癌病人,他的肝脏门静脉和普通人长得不一样,血管有畸形,这是放射科检查报告无法提供的。如果是以前,医生不掌握这个情况,只能在打开腹腔开始手术后才发现,有时甚至无法发现,很容易造成损害。现在有了三维可视化系统,术前就可以看清、看准,不像过去外科医生只能凭经验去想象、预估手术部位的情况,“摸着石头过河”。从二维到三维,诊断模式的“升级”,让医生术前掌握精准信息,这对一些复杂疑难危重的肝胆胰疾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干热爱的事业永远都不累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很幸运,已经实现了起码五个梦想,现在正朝着第六个梦想前进。”从湖北汉川偏僻乡村走出来的方驰华说,小时候想当医生,当兵后想当军医,学医后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当上外科医生以后,又想实现几百年来外科医生的梦想——看透患者的身体以及让手术拥有精准的导航……如今,这些梦想都实现了。他还在朝着更大的梦想前进,要实现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全面智能化诊疗、利用智能化诊疗实现肝癌的早期追踪,将肿瘤“扼杀”在毫米级水平甚至尚未出现之前。

“能用现代科技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诊治病人,让那些带着疾病折磨的痛苦和忧伤而来的病人,带着康复喜悦而回,这是最大的幸福。”方驰华说,任何创新的路都不可能是坦途,但他从不喜欢谈困难,因为攻克难关就是前进的动力,干自己热爱的事业永远都不会觉得累。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黄怡辛

责编:王 慧

关注官方号,订阅更多权威健康消息

点分享

点收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