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黑白、贼喊捉贼,这就是在中美、美俄大国博弈越演越烈、对抗逐渐升温之后,西方以“华人间谍”为题打压中国动作的绝佳体现。随着中国南海、台海局势的日益紧张,外界有关“中美终须一战”的论调也此起彼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西方间谍对华上演得“没有硝烟的暗战”逐渐浮出水面。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月18日最新报道显示,在澳大利亚华裔作家杨恒均于2021年5月27日因被控间谍罪在北京开庭审理后,澳大利亚政府及人权组织均对其目前的“健康状况”表示了严重忧虑,并大肆渲染他可能已经成为了“强权统治的受害者”。同时,曾以经典谍战片《007》而名声大震的英国军情五处(MI5)还于前不久发出警告,称一名中方代理人秘密渗透到英国议会,试图干预英国政治,并指此人就是长期英国经营律师业务的李贞驹女士。在中国首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首都北京举办之际,西方这些乌烟瘴气的“谍战剧情”,背后含沙射影”抹黑中国国际形象、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政治用意明显。

1、中方对杨恒均的审判合情合理,澳方炒作人权纯属“双标”。
俗话说得好,正义只会迟到、但从来都不会缺席。关于澳洲方面对“间谍份子”杨恒均的担忧,背后更多的是出于见不得人的政治目的。依照媒体18日给出的说法,澳洲籍华裔作家杨恒均本名杨军,1999年移民澳洲。杨恒均之后以作家身份在海外活动,经常发表同情中国民运的文章。他于2019年1月遭中国当局指控触犯“间谍罪”,在广州机场被羁押至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5月27日开庭审理杨恒均被控的间谍案,但目前尚未作出判决。前几日,杨恒均友人转述其狱中口信称,杨恒钧在狱中健康状况很差,恐将因未能获得适当医疗照护而死在狱中。对此,杨恒均的家人表示,现年56岁的杨恒均患有严重的痛风、高尿酸、高血压、视力受损和眩晕等健康问题,最近的血检结果又显示他的肌酐指标上升,担心他可能会出现肾衰竭。而英国路透社(Reuters)也在同一日的报道中指出,坚决不认罪的杨恒均,在监狱口述讯息中提到,希望中国政府公开公布他的案件细节,他有一个目标是倡导法治,并称“我不相信我最终会成为强权统治的受害者”。在西方看来,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杨恒均就像是一位“民主英雄”,但这种说法实际上与美国拜登政府召开所谓“民主峰会”一样极其虚伪,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高举“自由民主人权”行使“干涉中国内政”之实。
那么,为何在杨恒均被中方关押收监的三年间,澳大利亚当局不闻不问,却在中国北京冬奥会召开前夕对其本人的安危嘘寒问暖呢?说到底,这还是出于紧随美国当局围绕“民主人权”的政治炒作。因为自去年12月6日,拜登政府以中国“侵犯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人权”为由,单方面宣布不向北京冬奥派出政府官员,并借此发起了所谓的西方各国对中国2022年冬奥的“抵制”运动。12月23日,美国又大言不惭的在国内颁布了《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规定美国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新疆的产品,除非企业提供明确与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它们的供应链里面无强迫劳动,才可以获准进口。而在12月底,美国超市沃尔玛(Walmart Inc)公然响应美国当局号召,偷偷下架了所有新疆产品,受到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委的严正警告。今年1月12日,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委员会(CECC)再次以北京冬奥人员服装由安踏体育(Anta Sports)和恒源祥(HYX)两家中国企业负责,可能穿到涉及“强迫劳动”的服饰为由,要求国际奥委会(IOC)作出解释。这些行动都让身为美国“忠实小弟”的“土澳”跃跃欲试,而近日拿出杨恒均这个“小咖”出来“鞭尸”,也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主子安排的任务”罢了。至于杨恒均本人到底是死是活,澳方并不介意。倘若能让其死在狱中,在澳方看来反倒要比活着更有政治意义,让西方有了中国“虐待犯人”的所谓“事实依据”。
对于杨恒均这些年在中国的遭遇,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近日对媒体表示:“杨恒均被中国拘押3年来,一直无法与家人接触,只能有限度地接触律师。在此期间,澳洲政府没有得到任何该案调查细节,这构成了对于澳洲公民任意居留。杨恒均的健康情形备受关注,澳洲政府呼吁中国履行提供治疗的义务。”同时,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澳大利亚分部主任伊莱恩·皮尔森(Elaine Pearson)也指出:“中国拘留所的环境条件很差,澳方非常担心杨恒均被拘留加剧了他的健康问题,而且监狱里的治疗不足。”而身为杨恒钧的好友、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学者的冯崇义教授,还向美国之音(VOA)透露,在他的案子庭审时,法官拒绝了他举证与传唤证人的要求,他也在拘押期间中遭到“刑讯逼供”。冯崇义宣称:“中国将杨恒均当成了向澳大利亚施压的政治筹码,杨恒均案体现中国政治和法治的整体倒退,既标志着中共政权打压异见的升级,也是中国推行‘人质外交’的恶例。早在2018年12月,中国当局为阻止加拿大将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引渡到美国受审,抓捕了康明凯(Michael Kovrig)、斯帕弗(Michael Spavor)两名无辜的加拿大公民,打开了新时代人质外交之先河,一个多月后又抓捕了杨恒均。这明显就是中国当局针对澳大利亚阻击华为以及中共渗透所进行的报复。”听到这里,我们不妨要问问冯崇义,崇尚“自由民主”的加拿大当局为何要无视中国公民的自由人权,于2018年12月1日派出加拿大警方非法逮捕了在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发了涉及中、美、加三国的司法、政治、外交事件,澳大利亚又为何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内政、堂而皇之的在中国掀起所谓的“民主运动”?目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已在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反对澳大利亚政府干预中国的司法主权,而杨恒均的案件是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的,他的司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2、英国对华派出“詹姆斯·邦德”,还诬陷中方“特工”多。
在搞情报工作方面,英国的军情五处一直是很行的。这点不仅体现在了《007》系列大片中,也反映在了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秘密联动上。据环球时报(Global Times)1月15日报道显示,早在2021年11月,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就曾透露,英方很早就在华为内部安插情报人员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华为没有任何威胁。而且英国最初选择了华为,也是因为国安方面的认可。但就在几个月后,英方却迫于美方压力“投降”。这一发言不但体现了英国情报机构在中国活动之猖獗,也反映出了美国拜登政府在反华情报工作上的远程操控。而在今年1月13日,英国军情五处还贼喊捉贼,发出警告称:“一位名叫李贞驹(Christine Ching Kui Lee)的女士,受中方征召,专门从事‘政治干预活动’,其被指向前工党领袖巴里·加德纳(Barry Gardiner)以及向工党提供数目不详的英镑,还被拍到2015年与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一道出席活动,以及与工党另一位领袖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出席另一场活动。”目前,下议院议长林赛·霍伊尔(Lindsay Hoyle)的办公室已证实了上述信息,霍伊尔也通过电子邮件将上述警告发送给了每一位议员。对此,英国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Priti Patel)发推表示:“我知道很多人会非常担心,有一个中共的代表在议会从事政治干预,把议员当作目标。但此次英方能够及时发现,也显示了我们强大而结构牢靠的针对外国干涉力量的识别能力。”
从目前来看,李贞驹的遭遇完全是英方用来打压、诽谤中方的“替罪羊”。因为如果英国要迎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向中方发起谴责,他们就需要事先选定一个突破口。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早在2019年还被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颁发过荣誉勋章,被表彰对改善英中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李贞驹,瞬间就从“英雄”被贬低成了“特务”,不免让人唏嘘“政治”二字的残酷。而在2022年新年不久,英国一些前政也在谈论封杀华为的问题上说出了深藏已久的“心里话”。今年1月10日,英国前商务大臣温斯·凯博(Vince Cable)爵士就曾表示,在他任职期间,得到了情报安全部门的反复确认,华为设备不会带来任何国家安全风险。英国政府禁止华为5G设备和服务的决定“与国家安全无关”,而是迫于美国压力,是因为“美国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显然,沦为美国反华政治牺牲品的,不仅仅有中国的华为、孟晚舟,还有近日被禁止进入英国国会的李贞驹。英国向中国华为派出“詹姆斯·邦德”,中方还未加以谴责,如今英国军情五处竟还“倒打一耙”,指责中国“特务”进入了英国国会,不免让人感到可气又好笑。而在13日当天,中国发言人汪文斌也在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这再次印证了所谓国家安全理由、5G技术风险,不过是美国用来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幌子。美方推出的‘清洁网络’是‘胁迫外交’的代名词。从东芝、阿尔斯通到华为,再到三星、台积电,美国‘胁迫外交’的受害者遍布世界各地,美国的霸凌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抵制和反对。”
对英方诬称中国在英国议会“从事政治干涉活动”的无稽之谈,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则在14日的社交媒体脸书发文表示:“英国间谍在香港无处不在,英国军情五处明显是抹黑。”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也于同日回应道:“中国历来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我们没有必要、也不会去‘收买’外国议员。我们坚决反对一些人捕风捉影,对英国的华人群体进行抹黑、恐吓。”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如今在华夏祖国的大地上,美国间谍已不断在台独、疆独问题上大肆炒作,而英国特工则一直暗中插手中国香港事务,这也是为何近年来台湾一直无法收复,疆独、港独问题此起彼伏、无法根绝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更是连装都不装了,直接于去年12月23日签署了《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仿佛是在“管理本国事务”。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已对该法案提出严正抗议,表示这是对新疆人权状况的恶意诋毁,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了中国内政、违背了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将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而早在2013-2014年美国“棱镜计划”(PRISM)败露期间,“棱镜门”披露者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所曝光的文件就已经显示,中国华为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控对象之一。2009年起,美国国安局就开始入侵华为总部的服务器,经美国总统批准便可发起网络攻击,项目代号“狙击巨人”(Shotgaint)。现在来看此事,真是令中国“细思恐极”。
西方对华间谍行动日益猖獗,却宣称颁布新法应对“华人间谍”。就在澳大利亚、英国相继与中国上演“碟中谍”桥段的同时,丹麦与中国台湾当局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加入其中。据法广(RFI)最新消息显示,丹麦安全情报局已于13日发布报告警告,外国在其境内刺探情报的威胁升高,且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国和伊朗,间谍活动涵盖地点还包括各强权国家争夺资源和航道的北极地区。同时,报告还明确指出,中国格外“想尽办法要得到获取尖端科技和知识的管道”。然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却在1月18日打了“亲美势力”的脸,指出俄罗斯已掌握了确切证据,美国及其盟国以挑衅性的恶意干预、试图对北京冬奥会造成干扰,并强调美方作为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政治无关的原则,其行径是毫无意义的。无独有偶,就在西方各国与蔡英文当局炒作“华人间谍”的同一时间,中国渔民又在中国沿海发现了外国势力秘密投放的水下窃听装置。江苏省还召开了一场旨在奖励为沿海国家安全做出卓越贡献的表彰大会,对16名人员颁发荣誉以及奖励,感谢他们在保卫大陆海洋安全上所付出的努力。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江苏省渔民们打捞出的水下可疑窃密装置已不下10个,而这些装置都带有水下调查、识别等专门用于侦察的功能。如今台海、南海地区战云密布,中方也对西方各国人员、网络、水下的情报活动提高了警惕,而反谍工作也少不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全民的参与,才能让这些境外非法势力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