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厌倦,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每个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当你对一件事情没有了新鲜感的时候,厌倦就会随之而来。

只是,厌倦可以表现为对物品的厌倦,也可以表现为对人的厌倦。大部分人在友情或是爱情中,都会有这样的厌倦心理,他们在和一个人有长时间的交往之后,那个人便有可能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当一个人在感情中厌倦了另一个人时,和他交往就会觉得非常有压力,他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放大到自己根本就无法忍受,想要逃离的地步。

这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想要疏远这一个人,想要逃离这样让自己厌倦的氛围,但又会偶尔觉得愧疚。

间歇性的疏远就在这样的不自觉与愧疚之中,悄悄产生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在一段感情中,对方出现了间歇性疏远这种行为,那么只能证明他下定决心想离开你了。

当对一个人的厌恶,已经可以成为无法控制的下意识时,往往说明,你想要离开这一个人的想法已经十分强烈了,何时向对方坦诚只是时间的问题。

为什么忽远忽近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人下定了决心要离开呢?原因就在这几个方面。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一:疏远是厌烦的体现

在电视剧《金粉世家》中,金家少爷金燕西,几乎将厌烦的疏远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本身是富家少爷,自然得富家小姐的喜欢。

白秀珠就是一个富家小姐,她很喜欢金燕西,奈何金燕西有了自己的意中人,他并不喜欢白秀珠刁蛮任性的性格,即使她对金燕西有着一腔真心。

后来他愈发对白秀珠的接近感到厌烦,在有了和自己喜欢的贫家女儿冷清秋结婚的想法后,他时时地会疏远白秀珠。

人只有对自己厌恶的人才会时不时地疏远,对自己喜欢的人,任何的接近都是一种喜悦。然而人的情感是流动的,很多时候,喜欢也可以转变为厌恶。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在两个人刚刚相识的时候,你们被对方的优点、闪光点所吸引,对对方有着厚厚的滤镜,看到的都是对方好的一面。

但是时日一久,你们互相会了解到对方的缺点和不足,知道对方除了优点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缺陷,不是自己原本想象中那个完美的人。

这个时候,就要看爱情的深厚程度了。

真正深深地爱着彼此的人,是不会因为发现对方的缺陷就让自己的爱变淡的,爱情的应有之义就是爱着一个人的所有,包括缺陷。

但是大部分的不那么纯粹的爱情,就没有那么大的包容能力了。他们会在发现对方和自己的想象有出入时,怀疑对方不是正确的那个人,进而萌生厌恶和离开的想法。

疏远就是厌恶的表现之一,当对恋人产生厌恶之情时,他可能想过拂袖远去。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二:疏远是减少投入的体现

在电视剧《盛夏晚晴天》里,莱雪因为自己作恶多端被丈夫莫凌天发现,莫凌天也因此丧失了对莱雪的全部感情,奈何莱雪怀着孕,即使想要离开也没有办法离婚。

于是,他一改先前连夜宵都会每天给莱雪买的好男人风格,对她不闻不问,甚至于睡在车里也不回家。

他终于发现自己其实更加喜欢晚晴,所以对莱雪一丁点都不愿意多付出。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付出是一件甘之如饴的事情,为自己的爱人付出,一方面也满足了自己被爱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当这个人再也称不上是我们的“爱人”时,这样心甘情愿地付出就会变得心不甘情不愿,你不再希望被他需要,不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获得幸福。

同时,为一个人付出也会给一个人更多的,你还爱他的幻觉,对于自己想要离开的人,其实没有必要,再让他处于这样的错觉当中。

心理学:无论男女,出现了这种行为,就证明已经不爱了

人们无论做什么都会计较投入产出比,爱情当中也是一样的。当为一个人付出,但是那个人再也让你感受不到爱时,心中的天平就会失衡。

你会拒绝再次为那个人付出,会下意识地疏远那个人。既是让自己不再更多地投入,也是在暗示那个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变。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