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作者:宝妈育儿教育谈

原来除了佛系员工、佛系学生、佛系爸妈之外,现在还出了佛系教师。“佛系”是什么意思?主要意思是指对身边任何事物都无欲无求、淡定相待,只想追求内心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用到了老师身上,这合适吗?

以前除了爸妈,最害怕的就是老师。怕被骂、怕被罚,最怕老师找家长。但是现在,面对老师居然出现了“如沐春风”的违和感,这是为什么呢?现在“严师”是越来越稀缺了!难道严师出高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当真正把“教师”当做工作是怎样的?

现在的老师越来越把“教师”当做一份职业,就像到企业里面打工一样,不是有工作任务吗?不是有阶段性目标吗?他们渐渐觉得,老师不也是一份工作吗?太劳心劳力,拿得一样的工资,好像不太值得!

于是,完成任务性质的工作态度开始充斥了校园:不骂不管,每个学生都该有自己的修行;不理不回,下班时间是自己的有事别找;不严不厉,平心静气保得身心健康。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石老师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当1班的班主任,任教以来一直在班级中以“严厉”著称,班里面也有那么两三个瓜娃子,但是翻不出什么大风浪,其他同学更是被管教的服服帖帖,十分听话。直到二年级一件小事,石老师终于脱掉了“严厉”的帽子,转投“佛系”的怀抱。

有一次,石老师的课上,有一位同学因为迟到被罚站20分钟。于是学生家长坐不住了投诉起来,觉得班主任过于严厉,就算是迟到也不是每天,只是一次。如果时时刻刻这么严格管理,是压制了小孩子的天性发展,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作为教师的身份,石老师也是有苦说不出。孩子到了学校,教育的好是老师应该做的,但出一点小事情,就马上被扣帽子“老师有问题”!在家长们“设定的”条条框框下,老师们越来越畏手畏脚,不知所措。

这不,经过“批评教育”后的石老师,也变成了“懒老师”中的一员,上班讲课,下班走人。家长们回家还会问孩子,现在老师怎么样了,还有没有罚你们?还凶你们吗?孩子们现在是不敢管,也不能管了!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这边厢老师按你们要求改变了,家长又不乐意了!

现在老师们跟家长的关系,都有点像“婆媳关系”了!我做了你说做不好,我改了你说没改好,那我还能咋地啦?小学开始是九年义务教育,针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会根据教育局的教育规划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教育课程。换句话说,所有的同学都是这么学的,没有特例,也没有特殊照顾!

老师劳心劳力管理班级,制定班级里面的一些章程让集体发展更良好,既是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目标,也是出于教师职业素养对自己的要求。但如果家长的“手伸得太长”,影响到教师们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身为老师也是很为难的!只要能相应减低自己对学生的“额外付出”,在要求范围内完成工作即可。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尺度都要掌握好!

中庸之道,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如果学生家长一味让老师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教育学生,那也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尊重老师的职业素养。当然,老师采取回避和消极的态度,也是失去了“为人师”的价值和意义。

长此以往,整个校园,教育态势将会持续走下坡路,对学生这个受教育的核心团体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家长与教师的态度和做法,都会由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效果中可以反映出来!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爸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可以有所作为,大展宏图。但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全靠教育与境遇。在他们还不懂事的时候,就需要一位领路人,一位教育者去给他们分辨是非,灌输知识,管教言行。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还是得区分清楚,教育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古代就有程门立雪、陆佃千里求师的典故教育我们,求得一名贤师是多难得的事情。家长们也要教育子女:作为学生,应该怀着尊师重道的思想,做到知恩感恩,切勿与师者为敌,苦的还是自己!

“佛系”教师盛行,上课很认真下课玩失踪,是什么逼走了“严师”

共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最终得益的就是孩子。力往一处使,团结一致攻坚学业,才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的目标,而不是把精力都花费在“无用功”上面!互相多理解,多体谅,多支持,才是达成目标的捷径呢!你说是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