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永远敬重和铭记的周溯茵校长(杨继昌)

作者:忠诚卫士三

原创: 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2022-01-20 07:59

我永远敬重和铭记的周溯茵校长(杨继昌)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我的母校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历程。往事如烟,岁月无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人都已渐行渐远,以致于淡忘了,许多事也为过眼云烟已了无痕迹了。但有的人,有的事,却是我终身难忘的,我永怀感恩之心,永怀感激之情。周漱茵校长就是值得我永远敬重和铭记的一位。

迄今依然清晰地记得,1953年6月中旬我初中毕业,与同班的同学商定完报考北京邮电学校,之后便各自回家做准备拿路费和衣物,然后再返校汇合,从临清乘汽车去济南,再转乘火车赴北京报名考试。遗憾的是,回家后连降大雨,我家距二中40华里,那两位同学家在临清近郊。一天傍晚,(具体日子忘了)在我匆匆赶到学校时,迎面碰到周校长,他带着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晚来了?李庆山,李占一在学校等了你一天不见你来,昨天就乘车走了,今天是北京邮电学校报名的最后一天,你赶不上了。一时我茫然不知所措,我问校长怎么办,校长沉思了一会说:明天是聊城师范报名的最后一天,别的学校都报名逾期了,近两天雨大去聊城的汽车不通了。怎么办?校长果断的说:现在马上去临清,在鳌头矶乘船沿京杭运河去聊城,一夜乘船天明了可能就会赶到聊城。事不宜迟,说走就走,师生二人大步奔向漳卫运河的大堤,大步流星般地跨过大桥,一路向东,在汽车站十字路口南拐,一路小跑似的直奔临清公园北门鳌头矶处,一问,还有最后一趟开往聊城的船,是送学生赶考的,马上就要开船了。一听,校长笑了,催我赶快上船,并祝我一帆风顺。这时我进入船舱坐下,才大口的喘了口气。一周后,由于幸运之神的眷顾和垂青,我居然榜上有名,阴差阳错的成了准师范生。回来之后,我怀着感激之情先到学校向周校长做了回报,然后夜行回家。每当我回想起当年校长带我夜奔鳌头矶登船赶考的事,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一个人在人生的节点上能得到老师的具体帮助和指点,真是师恩难忘,周校长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恩人。

周校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还有很多。在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学校暑假招生,校长指定我写招生榜。三级新生共招收三个班150名学生,当时我不敢从命,大有诚惶诚恐之感。可是,校长一再鼓励,不容推辞,甚至把我写的字夸过头。接着就指导我怎么写新生榜的前言,“榜示”两个字,新生姓名和考号以及最后的落款等等。我深知这是校长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写就写吧,记得写了大半夜,几经返工重写,待东方放白的时候才放下手中的笔。天亮起床后,校长亲自点榜、盖章后令学校工友张贴在学校迎门的墙壁上。周校长观看了新生榜之后,连声说写得好。后来学校检查卫生的流动红旗上的字也让我写,参加地区举办的学生运动会校旗上“临清县中学”几个大字,写了整整一个课外活动的时间,写成几个样品,由校长亲自甄选了一个印制在校旗上。写字的事一时在学校传扬开来,课外活动时喜欢写字的同学拿着纸求我写个条幅、中堂、四扇屏什么的。有的同学作业本上让我写个名字的也有。记得一次正在写四扇屏最后落款时,突然听到周校长的声音:继昌的字进步了,再写时留出字的空格让我填写上,请同学们评评看谁写的好。话音未落,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一天下午课外活动时,校长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去后,先让我坐下,然后微笑着说:听你的美术老师说,那次叫你在白布上写挽联(斯大林去世送的挽联)字写在布上,刹那间字体变形把你难为的掉泪了,我一时羞愧的低下了头,并说最后是老师拿肥皂擦在布上才写成的。校长说我也没有在布上写字的经验,随后在书架上拿出一副字展在桌上让我看。我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前睁大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见落款是惊湖的大名,此人当时已是县城常有书写的匾牌悬挂的知名书法家了,我不觉惊讶的叫了一声“太好了”。可是这幅字的内容我不懂,校长随念道:“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并说这是唐朝大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的一句话。这幅字也写得不错,看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当时我高兴极了,离开时只顾高兴,连说声“谢谢”的话也忘了。事后暗自思忖,这是校长对我的奖赏和鼓励,我今后应当在努力。

校长不动声色无微不至的关心教育,使我深受感动,他有时又非常幽默,往往一句话就打破了了局促的局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课堂上也常有妙语引人发笑,颇有风趣。建校之初可能是师资匮乏,校长常常兼上几个学科的课,既教过我们的代数、几何,也教过生理卫生、化学,但都是有始有终,一旦请来了老师,他在上最后一堂课时总是说:下周这门课由新来的老师给你们讲,再往下讲我也不会了,不给你们讲了。引得同学们一片笑声。

我永远敬重和铭记的周溯茵校长(杨继昌)

一个甲子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校长留给同学们的印象依然清晰,音容笑貌恍为昨日——身材欣长,举止从容,谦和,慈祥,有书卷气,穿着朴素,整洁得体,丝毫遮掩不住儒雅的风度,说话的声调不高而缓和,时有幽默的隽语,对学生从未见过他声严厉色而总是和颜悦色,与之交谈如沐春风,有夫子气象。在同学们中的口碑甚佳,可谓望之俨然,近之也温。当然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全面评价周校长,只是就我自己亲历所知的一二略记一点浅识而已,值此二中60周年之际抒写心绪,以作砥砺,谨以此小文,敬献给我的母校和我终身难忘而敬重的周校长,二中的奠基人之一。

我常常思念我的母校和诸位良师,也常因有诸多良师而骄傲,毕业依依惜别的场景,时常在脑际中出现,油然而生心中的歌:

牵住你的手 相别在校门口。

请止步,莫再送,学子求学天下游。

师恩不会忘, 学校美景心中留。

春风育桃李, 来日返校说从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