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作者:猫咪花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第1页 作者介绍

《芬尼根的守灵夜》作者是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

1882年2月2日,詹姆斯·乔伊斯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他的父亲对民族主义有坚定的信念,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乔伊斯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这个风光绮丽的岛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有一大群弟弟妹妹,但他父亲偏爱这个才华横溢的长子,“不论这一家人有没有足够的东西吃,也给他钱去买外国书籍。”他从小就在天主教教会学校基德尔县沙林斯市的克朗戈伍斯森林公学,校长是天主教耶稣会会长康米神父。乔伊斯是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学习成绩出众,并初步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

十九世纪以来,在都柏林形成了以叶芝、格雷戈里夫人及辛格为中心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詹姆斯·乔伊斯直接间接受影响。通过友人,他也受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然而给予他更强烈影响的是,十九世纪末出现在欧洲文学中的自由思想。中学毕业前,他就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

1902年6月,乔伊斯毕业于都柏林大学学院,获得了现代语学士学位。10月2日,他登记到圣西希莉亚医学院修课。可是,在这里只念到11月初就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了学业。

詹姆斯·乔伊斯1908年起在都柏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4年完稿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历时10年。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

192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是借用古希腊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把布卢姆一天18小时在都柏林的游荡比作希腊史诗英雄尤利西斯10年的海上漂泊,使《尤利西斯》具有了现代史诗的概括性。小说通过这三个人一天的生活,把他们的全部历史、全部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詹姆斯·乔伊斯其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欧洲各地,靠教授英语和写作糊口,晚年饱受眼疾之痛,几近失明。1941年1月10日,因腹部痉挛住院,查明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十三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十五日葬于苏黎世的弗林贴隆坟地。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第2页 内容概要

《芬尼根的守灵夜》主要讲述了汉弗利·钱普顿·壹耳微蚵是都柏林一个小酒馆的老板,有些口吃,并且驼背。他和妻子安娜·利维娅·普鲁拉贝尔、儿子山姆、肖恩、女儿伊茜住在酒馆里。

晚饭后,山姆、肖恩和伊茜在酒馆外面的街道上玩着一种被称作“天使与魔鬼”的儿童游戏,两兄弟争着赢得妹妹的青睐。虽然山姆在猜谜游戏中失败,成为被驱逐的魔鬼,妹妹伊茜却独独钟情于他。

随着夜幕降临,兄妹们被叫回家中,山姆和肖恩一起做功课,伊茜则在边上织毛衣。山姆借着几何题,给肖恩画了一幅母亲的子宫,于是两个兄弟大打出手。楼下,壹耳微蚵一边听收音机,一边招待酒客们喝酒。

等到酒馆打烊,酒客们陆续离开,壹耳微蚵把酒客们杯里的剩酒喝个一干二净,醉得从楼梯上跌下来。声音惊醒了女仆凯特,却发现壹耳微蚵一丝不挂地躺在地上。半夜,孩子的一声惊哭将父母惊醒,两人上楼查看熟睡中的孩子,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于是两人回到卧室继续睡觉。随着新的一天渐渐降临,安娜·利维娅·普鲁拉贝尔在半梦半醒中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没有标点的独白。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架构上,乔伊斯以梦呓一般的语言、迷宫一般的结构,构建了一个庞大繁杂的梦境,用芬尼根的死亡和复活,暗喻了全人类循环往复的历史发展,体现了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和布鲁诺思想对他的影响。

同时,乔伊斯更将他的意识流技巧和梦境式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该小说彻底背离了传统的小说情节和人物构造的方式,语言也具有明显的含混和暧昧的风格。乔伊斯在书中编造了大量的词语,潜藏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以及哲学的意蕴,甚至大量运用双关语。《芬尼根的守灵夜》讲述的是夜晚和梦幻的逻辑。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第3页 写作背景

《芬尼根的守灵夜》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作品。该小说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来自民歌《芬尼根的守尸礼》。

一位搬运砖瓦的工人芬尼根从梯子上跌落,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守灵时洒在他身上的威士忌酒香却刺激他苏醒过来。人们把他按倒,叫他安息吧。故事以壹耳微蚵断断续续的梦境开始,乔伊斯企图通过他的梦来概括人类全部历史,同时,乔伊斯将他的意识流技巧和梦境式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该小说彻底背离了传统的小说情节和人物构造的方式,语言也具有明显的含混和暧昧的风格。乔伊斯在书中编造了大量的词语,潜藏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以及哲学的意蕴,甚至大量运用双关语。《芬尼根的守灵夜》讲述的是夜晚和梦幻的逻辑。

《芬尼根守灵夜》开始构思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革命不断发生,自19世纪末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之后,现代物理学中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彻底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引出了全新的时空观和宇宙观。这新的时空观和宇宙观在《芬尼根守灵夜》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作者用了17年的光阴写出《芬尼根的守灵夜》作品。1939年,《芬尼根的守灵夜》出版,引发评论的高潮。《芬尼根守灵夜》具有百科全书式结构,对现代英语乃至欧洲语言采取了革命性颠覆的立场。

人物介绍

汉弗利·钱普顿·壹耳微蚵

男主人公主要是都柏林一个小酒店的老板,叫H·C·壹耳微蚵,简称HCE。不过正如他的简称“此即人人”表明的,在不同卷、不同章和不同段落中,主人公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时他是向爱尔兰传播基督教的圣帕特里克,有时是率领盎格鲁-诺曼人征服爱尔兰的“铁拳”,有时又是清教革命中血腥镇压爱尔兰保王党人的克伦威尔。

山姆——“闪”:“HCE的儿子”的名字和身份复杂多变。“闪”在书中还叫过杰利和凯文、马特和朱特、多尔夫和克夫、格拉格和卡夫、巴特和拓夫,在小故事中是狐狸、蚂蚁等等。

肖恩——“肖”:“肖”是HCE的儿子,又称约翰教授、璜(唐·璜),在小故事中是葡萄、蚱蜢,等等。

安娜·利维娅·普鲁拉贝尔:ALP这个名字专指HCE的妻子,ALP也是所有的女性,也指夏娃、伊西丝等。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第4页 读者评论

根据希腊神话,雅典每9年都要向克瑞忒进贡7个童男和7个童女,这些儿童被关进弥诺斯迷宫,不论他们怎样走,他们都会干渴而死或被迷宫中的牛怪弥诺陶勒斯吃掉。

乔伊斯把这则神话与《芬尼根的守灵夜》联系在一起,表明作品至少包含这样的几层意思:

一是《芬尼根的守灵夜》是一个与弥诺斯迷宫一样的迷宫;

二是这个迷宫是乔伊斯用自己的规则独创的,在这场“用他自己的方式”玩的游戏中,乔伊斯不必再遵守别人的法则,也不必在意别人的承认乃至参与;

三是就像弥诺斯迷宫中潜藏着孩子们的命运一样,《芬尼根的守灵夜》这个迷宫中也包含着人类命运的预言,其他人可以不解这个谜,命运却将像预言的那样发生。

从这个角度看,《芬尼根的守灵夜》既是乔伊斯自己创造的一个弥诺斯迷宫、一个伊甸园,也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预言。

乔伊斯一直把他的作品看做人类命运的预言。乔伊斯对他自己作品的超凡洞察力的信念,是与他对自己的先知般的智慧分不开的。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提出,平常普通人肉眼看到的现象有如太阳光被三棱镜阻挡后发出的折射的色彩。

地球上的矿物、植物、动物和普通人都不能感受到所有太阳光。但是真正的先知生活在智慧的第7层,却知道现实的内在灵魂,即每个事物的本质。对先知而言,所有物体都闪耀出处于其内部的原初之光的荣光。对先知来说,整个世界是一个显形。

乔伊斯一直把他自己视为这样的先知,也一直相信他自己的作品具有先知书一样的神圣启示作用。他称自己的创作是在他灵魂的冶炼房锻造出他的民族还未被创造出来的良心。

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他还把该作品称为“拯救人类的书”。乔伊斯的小说总是追求在日常事物中看到现实以外的东西。这些属于物体“内部的原初之光”的因素并不像现实主义小说那样自然地包含在现实描写之中,而往往是艺术家通过先知般的顿悟,在某个普通的瞬间把握住灵光一闪。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第5页 名言佳句

1、长河沉寂地流向前去,流过夏娃和亚当的教堂,从弯弯的河岸流进,流经大弧形的海湾,沿着宽敞的大道,把我们带回霍斯堡和郊外。

2、黑夜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压抑,欲望,白昼带给人们的是希望,欢喜,浮夸,焦躁。

(未完待续)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0章《芬尼根的守灵夜》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