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颗小小的冰球引发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冰球少年》邀孩子们共赴冬奥之约

作者:紫牛新闻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冰墩墩和雪容融也都已经准备好用最大的热情来迎接这场冰雪盛会!冰球,作为冬奥会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展现着速度与激情,传递着集体的力量,近日,苏少社特别推出了由作家王苗创作的冰球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冰球少年》,这部作品讲述了北京冰球少年的成长和生活,在对抗和比赛中磨炼了意志、塑造了人格。作者王苗在和记者对谈中坦言,自己虽然从小体育就不咋行,但却一直有一颗热爱体育的心,“以前看冬奥会比赛,虽然搞不懂规则,但也丝毫不妨碍我体会冰雪运动的优雅、刺激、犀利和美”。

一颗小小的冰球引发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冰球少年》邀孩子们共赴冬奥之约

一颗小小的冰球引发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冰球少年》是一部关于当下冰球小运动员成长的儿童长篇小说。作品采用双线结构,一方面展现出“冰娃”们在热血的冰球运动中磨炼心性、收获友谊和成长的故事,以儿童视角对新时代少年儿童积极奋发的体育精神进行了充分的文学表达;同时,通过老一辈冰球运动爱好者安爷爷对历史的追述,讲述了几代人关于冰球运动的家国情怀。整部作品结构精巧,在城乡孩子的交集中,将北京与张家口共赴冬奥之约时,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火热激情进行了全景展现,也融入了作者深厚的家族记忆,既有鲜明的当下性,又有历史的厚重感。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流畅的文笔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使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作者王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小各项成绩都很好,就体育不行,各项体育运动,跑步、跳高、跳远、铅球、游泳……没有任何一项是她擅长的,但自身体育技能的欠缺丝毫不妨碍她对体育的热爱,而且还更加追慕运动健儿们征服沙场、勇夺奖牌的英姿与豪情,王苗告诉记者她爱看各种体育比赛,“乒乓球、排球、篮球、田径、游泳、跳水、花样滑冰、短道速滑、滑雪、冰壶……不懂规则,就以看热闹的心态看”,每逢夏奥会、冬奥会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王苗也总是把电视定格在体育频道上,“我还曾经像一个真正的体育迷一样,买票去现场看比赛,不仅在北京看,还去外地看,国内外知名运动员的名字,我也能说出几个”,谈话间,王苗还向记者细数她了解的体育明星,“C罗、梅西、纳达尔、库里、樊振东、谷爱凌…… ”

作为一个不专业的体育迷,王苗坦言对体育的情感或许能代表绝大多数普通人,“运动员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让我们看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胜利,体验到圆梦的愉悦和振奋;而他们的失败让我们在悲伤落泪之余,还能体会到生活的另一面,让人生更有质感”。爱上观看体育比赛这些年,王苗感觉到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在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我非常喜欢看冬奥会比赛,即使搞不懂规则,但也丝毫不妨碍我体会冰雪运动的优雅、刺激、犀利和美,赛场上,运动员们舞蹈、旋转、滑行、飞翔,他们用极快的速度阐释出‘超越’这个词的含义,用一个个难度极高的技术动作让我们欣赏到人体之美,用对冰天雪地的征服挥洒人类的力量、胆识和智慧。肾上腺素同步飙升的时刻,我仿佛也与运动员一起挑战了种种不可能”。王苗说起冬奥,就像开启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一颗小小的冰球引发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冰球少年》邀孩子们共赴冬奥之约

了解冰球,是从高中时看的一部电影开始的……

对于冰球的了解,王苗告诉记者这缘于高中时看的一部国外电影,具体得电影名字王苗也已经不太记得了,但影片中短短几秒钟的冰球比赛镜头,却让王苗一下子记住了这项奇异的运动,“运动员戴着头盔、身披铠甲,武装到牙齿,像古代的战士一样为荣誉而战,他们流血受伤,毫不退缩”。

王苗回忆起在北京读大学时,一位叔叔的孩子就是打冰球得,她就到北京郊区的冰球馆里看他们训练,“那是我第一次到真正的冰球馆观看真正的训练,看着孩子们在冰场上努力拼抢、奋勇争先,家长们在场边挥臂加油、摇旗呐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王苗坦言自己从体育差生到体育迷的转变,或许就源自那次与冰球的邂逅。所以当苏少社约王苗写一部体育题材的儿童小说时,她第一就想到了冰球,“冰球运动难度大、观赏性强,比赛是速度、技术、力量的比拼,还蕴含着团体协作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拼搏态度。这样能点燃人激情的运动,不正好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吗?”

在准备素材过程中,王苗查阅了大量资料,恶补了多场比赛视频,对冰球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王苗说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感谢的人很多,其中就有一位“冰爸”,“通过采访他,我对冰球的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他讲述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我都写进了小说里”。

在《冰球少年》这部作品中,王苗除了写北京,写冰球,还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张家口这座城市,究其原因,这不仅因为张家口是冬奥之城,更有王苗自己的“私心”在,“我的家族与张家口有着奇异的联系,爷爷幼时曾去张北县小淖村逃荒,叔叔的少年光阴在宣化的军营中度过,我想把这些家族记忆都写在小说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来源:紫牛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