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童年的阴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作者:殇君书

弗洛伊德说,人并不完全是受控的和理性的,实际上内心的潜意识支配着人的行为。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叫做蛤蟆先生的富二代,他从父亲的手里接受了一座庄园和足够衣食无忧的财富,但他生活得很不快乐,最严重的时候都快要到了自杀的边缘,因为他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整个成长的过程一直被父亲母亲所批评,现状也是同样,他的所有情感的表达都是在取悦身边的人,但同样时时刻刻受到朋友们的嘲笑和批判。

在别人的建议下(因为他自己从来都不会有或者坚持自己的想法),蛤蟆先生来到了苍鹭的心理诊所。

心理医生从始至终都是在采用“倾听和提问”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从来不会直接给出自己的很明确的观点,最多就是涉及到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时给出一些理论上的解释。我想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吧,一个是心理问题不是普通的生病,很难借助外力直接左右受体,从而产生效果;另外就是心理问题有时很难控制,谁也无法确保结果的走向,一旦直接给出观点,但却并不对症,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也附带着很严重的责任。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通过引导的方式,让患者自己找到问题的源头,并自己制定出解决的方法,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童年的阴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书中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了三种,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基本情感,并在这些基本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正因为如此,当特定的情形和场景出现时,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行为和感受。

孩子的基础情感一般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其体现就是一种自然型行为,比如哭、闹、害怕等;随着成长和学习,这些基础情感也会因为外界条件而进行演化,比如面对父母的强势时,会表现出顺从型行为,比如讨好、道歉、欺骗和依赖。

与“儿童自我状态”对应的是“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的基本表现就是挑剔、教育和批评。

由于我们自出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对生活的评判标准,所以父母是最能够左右我们的人。

当遇到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时,迫于他的强势,我们很容易就会进入到“儿童自我状态”,并不自觉的与父母形成“共谋”的状态,自己主动的扮演好“我们所理解的父母认为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角色。比如父母说我们不求上进、堕落、错误等等,我们就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来证明父母的正确,我们就是父母所说的那样的。

心理医生通过引导蛤蟆先生回顾自己从孩子到现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身边所发生过的一切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情,让患者自己看到,自生命最早期的时候,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年纪,这是对我们一生影响最大的阶段。我们在这个阶段会形成一种独有的对世界进行理解的视角,并形成对事物的特有看法。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解。这种态度和观点会变成我们的底层结构,不断地“修正”或“左右”我们的行为,从而保证潜意识里的“设定”就是真的。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内卷行为”,一旦无法从这个怪圈里挣脱出来,我们的自我意志也就崩塌了。

童年的阴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种因为对父母的依赖意识而造成的“共谋行为”,从而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这个过程也常常被定义为“叛逆”,这不单是孩子在对父母意志的一种反抗,更是孩子在内心中对自己的顺从型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抗,意味着我们的情感的钟摆从“依赖顺从”的一头甩到了“反抗排斥”的另一头。

这是必然的一个成长过渡期。当我们的思想意志随着成长渐渐可以学会辨识他人的感受,并能够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时候,这个钟摆就会逐步趋于平衡,从而实现我们成长的目标,也就是要在心理上成为“成人自我状态”。

这种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这种状态型,我们会体现为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能够理性和合理的处理各种现实状况,而不在被潜意识中父母的声音所左右。

书中的专业术语几乎没有,故事也很简单,却让我们对童年的成长敲响了警钟。孩子的教育再也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种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了,一旦教育不当,周围环境或者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如果在逆反期还不能够帮助他们“破茧而出”,形成健康的“成人自我状态”,那我们当父母的就是罪人,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