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作者:自说文史

以下故事,出自唐代段成式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翻译时稍有改动。文中插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大唐武则天大足(武则天年号,使用不到一年,公元701年正月到701年十月)年间,新罗(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公元503年正式定国号新罗,935年灭亡)派遣使者乘船来到神都洛阳,入朝上贡。

武则天很高兴,赏赐新罗使者很多珠宝,而后新罗使者便乘船回国了。

在新罗使者回国的途中,有一位书生,姑且叫他郑书生吧,他上了新罗使者的船,说是顺路,去外面看看,开开眼界。

船队行驶到一处时,忽然遇到了一阵大风,郑书生被吹到了天上,不知道过了多久,郑书生才落地。郑书生本以为自己会被摔死,没想到一点事儿都没有,仿佛被人托着落在了地面一样。

这里是一个小洲,叫做扶桑洲,小洲上的人,居然都有长胡须,他们说着和大唐一样的语言,只是每个人看起来都不是很高,房子、衣服等,跟大唐也不一样。当然,这里也有官员,包括正长、戢波、目役、岛逻等名称。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郑书生觉得很有趣,就四处看了看。说来也奇怪,这里的人对郑书生都很客气,似乎他是个大人物一般。

玩了好几天,郑书生兴趣不减,他对这里处处都很好奇。

这一天,郑书生正在路上走着,忽然有几十辆马车过来了,为首的一人对郑书生施礼后,说大王正在请客,请郑书生前去。郑书生也不拒绝,上了马车,跟着众人走了。

一直行了两天的路,众人才来到一座很大的城前,城门有三个,中间关上了,只有两侧的门开着,而且两侧的门都有将士在守卫。

城里出来一位使者,带着正护手霜进去了,走了许久,来到一处王宫大殿中,这里宫殿很高,卫士也都很英气,果然大王的护卫也不一般。

郑书生来到王宫大殿里,对着大王拜了下来,大王略微起身,算是回礼,然后立马封郑书生为司风长,同时又让郑书生做了驸马。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郑书生一时间可能没反应过来,没想到“这里的人都有长胡须”,连忙叩头感谢。叩谢之后,他站起身来,看了看大王,发现这大王长得倒是很英俊,颇有王者之气,还有几十根长胡须。

很快,大王让人给驸马安排了房间,这里房屋华丽,有着无数的珍珠宝石,美食华服从来不缺。但是,郑书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娶的大王的女儿,也是有胡须的,而且胡须很多很长。

所以,当天洞房夜的时候,郑书生呆了,看到新娘子这样,她完全没有了念头。但是,事已至此,又无可奈何。在以后的日子里,郑书生看到老婆就不开心,看到那些留着长胡须的婢女,更加不开心。

不过,郑书生也发现了,似乎每到月圆之夜,大王就会大宴群臣,有时候连大王的妻妾都会出来。

有一回,大王又在月圆之夜宴请众人,这次他又带着妃嫔出来了,还邀请了郑书生。郑书生一看,原来大王的妃子们也都有长胡须。郑书生大概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居然吟诗一首:花无蕊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

大王听到后,笑了,说:驸马居然如此有闲情逸致,还没忘我女儿下巴上的胡须呀。众人听到后,也都哈哈大笑。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慢慢地,郑书生也看习惯了妻子的长胡须,两人因此做了真正的夫妻。十几年后,郑书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这一天,大王又宴请群臣,不过大王和大臣们似乎很不高兴,一脸愁容。郑书生搞不懂,就问大王,到底怎么回事。

大王忽然哭了,说:我们国家大难临头了,危在旦夕,除非驸马,否则别人不能救下我们的国家。郑书生连忙说:只要能挽救国家,即便是要了我的性命,我也不会皱眉头,纵然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万死不辞!

大王于是让下人准备船只,另两位使者跟随郑书生,说:烦请驸马去拜见龙王,只要你说,东海第三汊第七岛长须国,有难需要求救,就可以了。只是,我们国家很小,龙王未必知道我们,所以你得多说几次,不然龙王不知道。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说完后,大王拉着郑书生的手,洒泪而别。

天亮以后,郑书生上了船,使者跟随他上了船。也不见有船夫,船就像飞了一样,快速前进。几乎就是眨眼之间,船已经靠岸了。

岸上已经有人在等,这些人高大,郑书生就到前面,向他们求见龙王。这些人带着郑书生,到了龙宫里。

龙宫很美,就像寺庙里画的佛家天宫一样,而且里面很明亮,似乎是无数宝石闪耀着光芒。郑书生不敢直视,只能低着头进去。

很快,来到了龙宫大殿,龙王下了台阶,迎接郑书生。郑书生一看,这龙王跟人间雕塑的龙王又不一样,并不是龙头人身,也不是一条龙,而是带着王冠,长着龙角,面部如龙的人。龙王拉着郑书生的手,到了台阶上,问郑书生来这里是什么意思。

郑书生一看龙王对自己很客气,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向龙王说了来意,还特意把大王的话说了,提到了“长须国”。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龙王一听,叫来一个人,让他赶紧去查。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来了,说东海境内,并没有长须国。郑书生想到大王的话,苦苦哀求,说长须国就在东海第三汊第七岛上。龙王就让那个人再去细查,不可错漏。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那个人又来报告了,说:我仔细查了,发现东海第三汊第七岛没有长须国,但是这个岛盛产龙虾,大王这个月的食物,也就是龙虾,都是从这个岛里抓来的。前两天的时候,这批大龙虾已经送到了龙宫里。

龙王听完后,笑着对郑书生说:尊客,你是被这些虾精迷惑了,我虽然是龙王,但是食物却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我也不会乱吃东西的。不过,既然你求情了,那就这样吧,我就减餐吧,不吃这些龙虾了。

说完后,龙王带着郑书生走下了台阶,要去看那些龙虾。郑书生听说长须国居然是龙虾,想想也对,要不然哪里的人会是长胡须呢?自己居然娶了龙虾,真是哭笑不得。

民间故事:书生到龙宫,要救长须国,龙王:他们都是虾啊

来到一处地方,只见有几十个大如房子的铁锅,里面都是龙虾,密密麻麻的。其中,有五六头龙虾特别大,如同人的胳膊,头是红色。这几个大虾看到郑书生后,不断跳跃,似乎在求救。

旁边的人,应该是给龙王做饭的,他指着一头大虾说:这是虾王,其余稍小的应该是它的老婆,或者说兄弟也有可能。

郑书生一看,很伤心,不由得哭了出来。

龙王让旁边的人,把虾王所在的那个大铁锅,里面的龙虾都放生了。然后,又让两个使者,把郑书生送出了龙宫。那两位使者,在龙王的授意下,带着郑书生回到了大唐。

到岸上,郑书生回头一看,刚才两位使者都是巨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