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作者:君子法之原

#请回答,你的年度知识点#

[讲生动案例,说实用法律!我是君子法之原,点击右上角“关注”,相约更多法律知识分享!]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文|君子法之原

编辑|小茄茄茄子

这次我一定要写一篇非常实用的打官司须知,对大家有用的就是我最想写的。

一被告,二被告这样的排序有何法律意义和价值?当事人如何判断责任大小?起诉时要如何给多个被告排序?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写在这篇文章里了。

本文将从民事起诉书,民事判决书,刑事起诉书和刑事判决书四个最重要法律文书中被告(人)的排序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01 民事起诉书中多个被告的排序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被告”、“二被告”、“三被告”这样的称呼。

尤其是在民事案件中,这样的称呼更加普遍。举个例子,假如小学生丽丽在学校被同学林林打伤,丽丽的父母把林林父母、学校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

因为这个案件有多个民事被告,在民事起诉书中必然会有前后顺序之分。作为原告的丽丽父母很大可能在起诉书中将林林父母列在前面,但是如果将学校列在前面那也是允许的。

所以,无论谁是起诉书上的“一被告”,都不直接代表民事责任的大小,也不意味着法院会因此减轻“二被告”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起诉书将谁列在前面意义不大。

02 民事判决书中多个被告的排序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咱们上面谈到民事起诉书中多个被告的先后顺序没有多大价值,但是如果你求助于律师,他们为你制作的起诉书就会在被告的顺序上有所取舍。

因为,专业人士比较倾向于法律文书的逻辑性。虽然没有强制规定去约束他们按照责任大小排列被告顺序,但是为了让法官更加清楚明了地关注起诉意图,他们还是会这样做。

那么判决书更是如此。就以刚刚的例子来说,无论丽丽父母列谁为第一被告,判决书都可能会按照责任大小的逻辑或者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的内在逻辑去排列。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没有任何规定将被告前后顺序和责任挂钩,实践操作的经验判断不能改变大家依据判决结果去执行判决的这个大前提。

03 刑事起诉书中多个被告人的排序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与民事案件不同的是,刑事案件的起诉书是由履行公诉职能的检察机关制发。这一点就决定了起诉书的起草更加规范和严谨。

原则上,共同犯罪的多个被告人会在同一案件中审查起诉。这时,起诉书中的多个被告人该如何排序呢?目前没有强制性规定或者规范文件作为指导。

一般来说,公诉机关会按照几个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来排序,其实这与他们最后所承担刑事责任的大小也是基本对应的。

这也就是很多犯罪行为人在接收到起诉书后,为什么最先关注的是自己在起诉书中排序先后的原因,因为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他们这意味着什么。

但是这里必须提醒的是,这只是经验做法,不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并且,如果几个犯罪行为人的地位、作用相当,那根据排序判断责任的价值就更小了。

04 刑事判决书中多个被告人的排序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和民事判决一样,刑事判决中并不是完全依据起诉书的内容来写的,除了个别必须原文引用的之外。因此,判决书的排序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毕竟,作为审判机关,在案件审理后,结合整个案件的情况进行衡量、把握和判断。未必会支持起诉书中所认定的案件事实、证据,未必会采纳起诉书中的意见。

也就是说,法院会根据自己认定的责任轻重或者其他逻辑来给被告人在判决书排序。但是,这仍旧是依赖于经验和约定俗成的办案习惯,不这样做也没有错,也无可厚非。

最后,还是要以判决书中的判决部分来确定各被告(人)要承担的责任或者不需要承担责任。

05 写在最后:一切看判决结果

综上,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无论是起诉书还是判决书,“第一被告”“第二被告”这样的称呼和排序都不是法定的,没有特殊的法律意义。

只需记住一句话:一切以判决结果为准。不要根据顺序先后盲目判断。

有何疑问或者看法欢迎下方评论!关注相约更多法律知识分享!

打官司须知:一被告、二被告的排序代表什么?一被告责任更重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