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267期

——野史纲目——

背锅侠就是我,我就是崔玉贵。但不管怎么说,崔玉贵的一生,还算是圆满落幕。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慈禧太后身边有两位大将,一个是李莲英,另一个便是崔玉贵。俩人一文一武,为慈禧鞍前马后,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01

崔玉贵的发迹之路

如果不是因为吃不上饭,谁又会甘心进宫当太监?清朝末年,大清的统治一天不如一天,大清朝的百姓早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崔玉贵便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他生于一个五口之家,从出生开始,他就没有吃饱过饭。在十岁那年,崔玉贵的老妈冻饿而死,他大哥也因罪被处死,无奈之下,他只能陪着老父亲去京城碰碰运气。

在那个年头,京城的日子也不好混。崔玉贵在京城的求生之路,走得也并不顺畅。就在他万念俱灰之际,表侄子李莲英伸出了援手。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李莲英:表叔,不行跟我进宫吧,虽然净了身,但好歹能吃饱饭,而且我发展得还不错,进宫来,我带你飞。

崔玉贵:中。在吃不上饭,命都没了,俺跟你干。

于是,崔玉贵净身之后,便被分到了庆亲王的府上。由于他机灵果敢,竟然还被庆亲王认作了干儿子。这个干爹算得上是他人生中的贵人了,曾多次助他一臂之力。

后来庆亲王便把崔玉贵送入了皇宫,由于其有着一手不错的拳脚功夫,有着小罗成之称,深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

在公元1881年,年仅21岁的崔玉贵被提拔为二品总管,成为了慈禧身旁的红人。日子也就一天天过着,在慈禧身旁当差,他发现,老佛爷过得也很闹心,原因便出在了珍妃的身上。

02

珍妃恃宠而骄,得罪了慈禧老佛爷

慈禧作为大清朝后期实际掌舵人,对于权力,一直看得很紧。他一直将光绪皇帝当成自己的傀儡,为了更好地控制光绪皇帝,便将自己的侄女裕隆许配给了光绪。但光绪对裕隆一点都不感冒。

他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珍妃。珍妃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长得不但好看,还接受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对于封建皇宫的那一套,也是我行我素。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光绪皇帝才对她万般宠爱。可珍妃毕竟是个小女孩,仗着皇帝的宠爱,竟然公然卖官鬻爵,后被贬为贵人。

珍妃恃宠而骄,对于裕隆皇后以及太后老佛爷,都不怎么买账。没事拿着相机在宫内拍拍拍,晚上女扮男装,跑进上书房陪伴光绪处理国事。宫廷的规矩在珍妃这里,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后慈禧找了个机会,将珍妃幽禁到景祺阁之中,长达三年之久。事实证明,在封建社会,嫔妃与太后和皇后之间,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珍妃被幽禁在景祺阁长达三年多,在此期间,珍妃过得日子可以说是极度没有自由。她的饭菜与洗脸水都是在窗户里面递过去的,连以前对她百般讨好的太监,现在都看不起她。

每逢节假日,都有太监奉旨前来,传达太后老佛语对她的数落。她不仅要好好听着,听完之后还要谢恩。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慌忙出逃,就在出逃的前夕,还研究了珍妃一波。而珍妃也因此丧命黄泉。

03

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了井中

封建社会人吃人啊,慈禧太后在1900年的7月20日中午,偷偷地溜进了颐和轩,然后便火速召见了崔玉贵,这次任务很简单,他只需要将珍妃从景祺阁带到颐和轩就可以了。

但当他把人带到颐和轩时,崔玉贵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慈禧端坐在前面,旁边连同一个宫女都没有,诺大的院子里,就只有他们三个人。慈禧太后起初或许并没有想要杀珍妃,但也基本打算好了,一切就看这次谈话的内容了。

慈禧不管什么时候,都喜欢将姿态摆得很高,珍妃呢?她还真就不喜欢给慈禧这个面子,这不连这最后的一次谈话,也搞得火药味十足,句句都往慈禧的心窝子里面扎。

慈禧:这洋人马上就要打进来了,我们得出去避一避,带着你路上又不方便,留在京城,又担心那小鬼子对你干点啥,有损皇家脸面,你看你咋办呢?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珍妃:你想走就走呗,皇帝不能走,他不得在京城主持大局吗?

慈禧:(扎心了,忙大声呵斥)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根本不虚)我又没有犯什么应死的罪,再说了,就算是治罪,也得皇帝治我的罪。

慈禧:(生气了,满嘴都是皇帝,我慈禧不要面子吗?)你别整那些没用的,有没有罪,你都得死。

珍妃:我要见皇帝一面,我不信!

慈禧:(心态崩溃)怒道,来人啊,将她推到井里。

崔玉贵左右看了看,好像就他自己,这卖力气的活,活该就得他自己亲自来了。毕竟有着“小罗成”的称号。

崔玉贵拉着珍妃就往井边走,心里想:“俺的娘,俺咋就这么倒霉呢?这光绪皇帝要是哪天翻了身,我这小命算是交代到这件事上了。”

珍妃虽然很倔,毕竟还拗不过崔玉贵。珍妃一开始高呼无罪,后来一看没指望了,便开始对慈禧诅咒,估计那些“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话,有多少甩多少。慈禧听了心里也直打鼓,赶忙催促崔玉贵。

崔玉贵用毛毡将她的头蒙住,将珍妃头朝下推了下去。

西逃归来,慈禧噩梦连天,崔玉贵成了背锅侠

慈禧虽然铲除了珍妃,说实话,她被珍妃临死前的样子镇住了,心情有点糟糕。又赶上西逃,毕竟不是外出旅游,心情也蛮差的。

随着京城内和谈得顺利,洋人这边也算是安抚得差不多了。崔玉贵便陪着慈禧打道回宫。数万人的军队,护送着慈禧太后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皇宫。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但从回来之后,慈禧太后每天晚上的噩梦就没停止过。道士做法,各种偏方,都试过了,内心强烈的谴责感与恐惧,每天晚上都煎熬着她。

慈禧一看,这样下去还不得把我老婆子折腾毁了啊。于是便命珍妃的家人们,将珍妃打捞出来,安葬在宫女墓地,并声称是珍妃为了守节,甘愿跳井自尽。

而且,慈禧一看到崔玉贵,就想起珍妃的事来。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慈禧干脆削去崔玉贵二总管的职务,退回了庆王府中。

一来崔玉贵这么多年确实对她忠心耿耿,卸磨杀驴于心不忍。二来还是从珍妃事件中,慈禧太后的内心遭受到极大的创伤,因此仅仅是将崔玉贵打包退回了庆亲王府。

毕竟,庆王是崔玉贵的干爹。朝中有人好办事,因此他又豁出去了老脸,将崔玉贵再次送回了慈禧的身边。

04

慈禧与光绪先后驾崩,崔玉贵光荣退休

崔玉贵作为慈禧太后的亲信,这么多年来也搞了不少的钱。等到慈禧去世之后,小德张凭借裕隆皇后成为了大总管。

崔玉贵认识到,属于他的时代也结束了。于是便携带大量的金钱,出了皇宫。

出宫后的崔玉贵,首先便要解决的是吃住的问题。当年他为果腹才进宫当的太监,在那个旧社会,当他有权势的时候,来巴结他的人还真不少,但当他不再风光之时,人们多会有多远,跑多远。

在皇宫这么多年,崔玉贵见惯了人间的冷暖,也认清了世人的丑恶嘴脸。因此,当他宫之后,他也没有去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买了680亩地捐给了立马关帝庙,然后自己住进了庙中。

慈禧倒台,慈禧身边的李莲英、崔玉贵等失去了靠山,不得不离开皇宫,但相应的,还有一群稍微年轻点的小太监。

他们平日里就是崔玉贵和李莲英的死党,就算是留在皇宫,也再难有出头之日。于是,好些与崔玉贵平时交好的小太监,也陪着他一同出了宫。

崔玉贵买下了这680亩的地,便可以解决他们一行人的吃喝问题。崔玉贵带着他的小跟班们,在这里种地生活,互相帮衬,老了之后,还能够有个容身之所。

当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监崔玉贵,后来咋样了?

恩济庄那边,一般人可没资格埋到那里,即便是崔玉贵有资格,但他还得为了自己这群跟班的考虑。再者来说,恩济庄那边,也住了不少地退下来的宫女太监们,竞争压力也蛮大的,倒不如关帝庙轻松自在。

05

崔玉贵的后来咋样了

崔玉贵就在关帝庙,和他的小跟班们在这里种地生活,想来也体会了一把农家乐的感觉。在这里清净,而且没有来自外界的风言风语,都是一群苦命人,也落了个轻松惬意。

要知道,在清朝末年的老百姓,能有片地可以自由耕种,供得上自己的一日三餐,便已经是生活在蜜罐当中了。因此可以看出,崔玉贵晚年的生活,堪称愉快。

在关帝庙生活了十几年后,在公元1926年,崔玉贵因背疽病发而去世,享年66岁。在那个医疗条件不够发达的清末,得这个病而死的人还真就不少。

崔玉贵也算得上是寿终正寝,在封建社会,能够有此等解决的人,还真是可遇而不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