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顾事 | 汤加:失联的世外桃源

作者:周到客户端

汤加依然处于通讯中断的状态,恐怕政府目前也已停止运作。与外界恢复联系据说还要两周,因为海底电缆的修复需要时间和外部援助。火山两次喷发过后,零星的消息传来,有人报了平安,也有人已确认遇难,遇难者是在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中被卷走的。最终的伤亡和受损状况尚不能定,因为这座曾经的世外桃源,现在正陷于信息孤岛的困境。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以及四处扩散的火山灰仍在覆盖和笼罩着南太平洋上这个脆弱的国度。

火山喷发前,人们对汤加的印象或许仅限于连续三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位赤膊上阵的旗手,他身着一条大洋洲土著草裙,浑身涂满了椰子油,性感健硕的肌肉与阳光清爽的面容每次都能引来荧屏内外阵阵欢呼。直到火山喷发,人们才记住了这是一个人口只有十万的袖珍小国,而且是南太地区唯一保存君主制的王国。统治汤加的国王现为图普六世,当天灾突然降临,他也和平民百姓一样举家逃亡。珍珠般的美丽岛屿被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红色屋顶的王宫估计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国王和他的臣民此刻也许正环抱在一起祈祷上苍显灵,祈求愤怒的火焰尽快平息。

汤加臣民世世代代敬畏自然,淳朴简单,虽然拥有得不多,但是乐于分享。在微小的村落,时不时会听到妇女们捶打木槿树皮的回声,赤树与馨树丛中掩映着一座座木质结构茅舍,而茅舍外面的地炉里头一大早就会冒出袅袅的炊烟。这里没有工厂,也听不见机器轰鸣,人们每周都要做三次礼拜,外国游客如果赶上礼拜天到这儿来,就连打字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噪音会打破田园城市的寂静。甚至到了夜晚都看不见路灯,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遵从自然的规律。自然赐予了汤加人需要的一切,他们吃的是土豆、木薯、香蕉、椰果、芋头、家畜,还有海里的鱼,用的是棕榈树叶做的雨伞、篮子、屋面,还有椰子提炼的油和肥皂,就算王宫相对豪华,但也只是一栋三层楼高的别墅而已。

南距新西兰2000公里,西距澳大利亚3000公里,汤加人并不艳羡大都市繁华的工业文明。这片神圣的土地从公元950年前后就已形成国家,而现在的国王据传是汤加始祖嫡系长子一脉相承的后裔,这里的人民也全都是这位始祖的后人。血缘关系让汤加人对国王视如父兄,每当国王带着卫队外出经过,民众都会停下脚步,站在路边,谦恭地目送,在海里面嬉戏的孩子这时也会钻出水来,向国王投去崇敬的目光。汤加人知道,他们的国王并不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在灾害面前一样也会束手无策,一样也会落荒而逃,然而,他们就是衷心爱戴这位可亲可爱的凡夫俗子。

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美丽淳朴的汤加王国不由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武陵人绝世而居的桃花源,小国寡民的治理模式令外界啧啧称奇。这串飘落在南太平洋上的珍珠,历史上有幸逃过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但是现在,它的田园牧歌,它的安居乐业,正在面临自然灾害的侵扰和威胁。火山灰扑面而来,海水破门而入,1000颗原子弹的喷发之势何其生猛,700个西湖的熔岩流何其惨烈,汤加人除了逃跑,除了祈祷,除了敬畏自然,恐怕就只剩下收拾残局。

汤加,汤加!灾难过后的第一张航拍图记录下了满眼的灰色,这个国家的人口少,经济实力也单薄,灾后修复工作势必异常艰巨。然而,好在它不是建在火山之下的庞贝古城,它不会完全被淹没。珍珠总有一天还会散发光芒,只要火山释放尽不安的能量,复归平静。自然界从来不是只有风调雨顺,也从来不是只给人类带来恩赐。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400万人因为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而自然灾害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200亿美元,此刻受难的是汤加,但是警醒的却是全人类。地球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的状态有时就会以灾害的面目呈现,今天在这里地动山摇,明天又在那里转化为极端的天气,人类只能通过科学的观测、信息的分享,做好预警,通过物资和医疗的援助、技术的合作,携手应对。

汤加,汤加!世界上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新的一年刚刚拉开帷幕,自然却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容。“火山冬天”、“无夏之年”,各种尘封的记忆和不祥的猜测浮现在人们的脑海,“日出之国”的火山喷发会不会奏响全球更多灾害的序章?马尔代夫忧心上升的海平面,富士山忧心蠢蠢欲动的熔岩,在新冠疫情尚未离去的冬天,谁都不希望看到灾害在各国社会雪上加霜,更不希望看到昔日的桃源在灾难之中失联。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人类何其渺小,而人类创造的文明又是何等珍贵!但愿阳光照耀心田,但愿灾难只是一时的发泄,人类却因此更加团结!

来源:周到上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