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街头“民声”进两会丨在成都奋斗的年轻人,有什么新期待?

作者:红星新闻

又到成都“两会”时间,今年你最关注和期待的是什么?有什么心里话想托代表委员们捎上两会?1月17日,由成都发布、蓉城政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联合推出的“政解·两会特别策划——街头‘民声’进两会”正式启动,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回应市民民生诉求为切入点,实现“在街头巷尾发现问题,在两会现场寻找答案”,问民生、听民意、解难题,将市民的声音带上两会,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问题。

今天起,记者将走上街头,走进企业、社区,对话普通市民,听听大家的声音,并在两会现场寻找答案。

第一天,我们将话筒对准在成都奋斗的青年人。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纵观成都的人才政策体系,从给政策给优惠的“1.0版”,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再到优平台营生态、即将出炉的“3.0版”,成都一直致力于为人才提供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保障。

街头“民声”进两会丨在成都奋斗的年轻人,有什么新期待?

那么在成都奋斗的青年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还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建议?

引进人才,是科研工作者的期待。

“‘蓉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成都行之有效的引才措施,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机会快速了解成都的发展前景和城市魅力。”四川大学教授钮大文表示,希望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到成都参与城市建设。

关于如何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钮大文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成都可以利用包括川大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后,城市和高校可以联合对人才进行培养管理,尽量减少海外高层次人才‘水土不服’的现象”。

此外他还建议,成都可以搭建更多科研界和企业界同时参与、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让企业家和科学家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住房保障,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话题。

23岁的“蓉漂”代女士告诉记者,很多初来成都的就业者、创业者都需要租房,但从自己的租房经历来看,租房平台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希望可以规范租房市场,让住房租赁平台更为完善,比如让求租者可以直接与房东沟通,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租到合适的房子。”

买房问题也很受关注。28岁的戴先生希望成都可以开放摇号买房的区域限制。戴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高新区户口,在高新区摇号顺位比较高,但高新区合适的房源不多,而自己在其他区摇号顺位靠后,很难买到合适的房子,“希望可以放开摇号买房的区域限制,给我们年轻人买房更多的选择”。

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措施,也是大家对于成都人才政策的进一步期待。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成员刘刚君认为,人才的服务保障措施是人才政策的重点之一,“希望可以保障人才的子女入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年轻一代非常关注的,可以切实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夏娟也希望有更多的服务保障措施以支持人才兼顾家庭和工作。“希望可以加强对年轻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比如在住房、生育等方面给予一些关爱”,夏娟以生育问题为例,“比如在孕期、哺乳期能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让年轻科研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兼顾家庭与工作。”

此外,有市民关注就业问题,希望搭建更多校企合作的招聘平台,给予年轻人更多就业机会。

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对成都有什么样的期待?即日起,可以在成都发布、蓉城政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微信、微博进行留言。在两会现场,我们将带着你的问题,采访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架起直通成都市两会的“民心桥”,让你的“期待”有“应答”。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街头“民声”进两会丨在成都奋斗的年轻人,有什么新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