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38军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从1950年10月22日入朝,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直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定前十几天才奉命回国。

38军在朝鲜战场之立下赫赫战功,“万岁军”之名名扬天下,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采访38军的英雄事迹而来。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而彭德怀在嘉奖38军电报上添加的“38军万岁”,就来源于第二次战役的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所取得的伟大成绩。

这一切的关键之处在于113师创造的一项世界军史上的奇迹。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38军113师接到坐镇军指挥部的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亲自下达的命令:马上出发,要于28日拂晓赶到三所里,“插得到、卡得死”,阻止敌人南逃北援,要坚决截住敌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师长江潮、副师长刘海清命令:马上出发,边走边吃饭,边走边下达任务,不准一人掉队。

113师箭一样向三所里飞射。

战士们,边打边跑,击垮无数股南朝鲜散军,一步也不停的向三所里狂奔。

爬坡上坎,翻山越岭,上到师长,下到炊事员,拼命奔跑,跌倒了爬起来,昏倒了架着走,掉队的不管不顾,一心只往前走。最辛苦的炮兵扛着沉甸甸的炮架、弹药也一步不挪的紧跟队伍。

所有的人思维都凝固了,大脑里只有“三所里”三个字,完全靠非凡的意志力在向前推进。

天亮了,113师下了公路,离三所里只有30里,天空中开始布满了盘旋的敌机。

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容缓。

副师长刘海青胆大心细,突发奇想,命令把所有的伪装全部扔了,沿公路堂堂正正的前进。

美国空军疑惑了,在这后方肯定是自己人,以为是溃散的南朝鲜部队。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他们还热情地通知前面南朝鲜治安军准备了一些米饭、开水、咸鱼等,又饥又渴的战士们毫不客气的吞到肚子里了。

在志愿军司令部里,彭德怀和邓华、洪学智等坐立不安。38军军部韩先楚、梁兴初等人焦急万分。

几十部电台都调到113师的频率上,等待已经消失了整整一夜的113师消息。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原来,113师的指挥员为预防美军测向,实施了无线电台禁默。

113 师用了14个小时,用双脚边打仗边行军72.5公里145里。

他们比敌军早了5分钟到达三所里,抢占了三所里这个有利地形,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的两条腿胜过美军汽车轮子的奇迹。

突然出现的113师震撼了美军,他们急忙调来飞机坦克掩护自己突围,与拦在面前的113师338团展开激烈搏杀,战斗相当艰苦,牺牲很大

终于可以发报了,电台通了,志司一片欢呼声。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彭德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哎呀,这下放心了,总算出来了!”

邓华连叹“奇迹、奇迹啊!”

113师指挥员发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漏洞——龙源里,敌军见三所里有阻击,会选择旁边不远的龙源里撤离。

必须抢占龙源里。

在志司未下命令前,113师派一个团堵住龙源里,还派了一个营炸掉了通往安州的公路大桥。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113师用十几门迫击炮,几百挺机枪,几千支步枪和刺刀,同美国军队几百架飞机、几百辆坦克、上千门大炮,展开了殊死决斗。

38军在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地的阻击战,击溃美2师,重创美2 5师、美骑1师。

彭德怀在38军嘉奖令电报稿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后,又加了一句“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天下。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龙源里阻击战迫歼逃敌

而113师则被称为“飞虎师”。

113师创造的奇迹,他们实际距离比地图上的145里,数字要长得多,这个数字也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打破。

1990年,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中,极其现代化的美、英军重型装甲部队,在伊拉克平坦的沙漠上,面对已经一败涂地的伊拉克军队,每昼夜的进攻速度也只有50公里到60公里。

而指挥创造这一奇迹的两位刚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将军,勇敢果断,智勇双全,成为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的铁血战将。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江潮将军

113师师长江潮(1917~1996年),河北定县人,早年从东北军参加八路军,后任38军副参谋长、副军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他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了三年,门门功课都很优秀,经常能拿到满分5分,被留校任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训练部副部长。

1963年到了西藏后,当时的大部分哨卡都没有通路,江潮就骑着马跑遍了西藏所有的边防哨卡。

江潮因是抗战时参加八路军,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副师长刘海清(1921-2007),四川通江人,11岁参加红军,是拽着马尾巴走完长征路的红小鬼。

后任38军第7任军长、第10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朝鲜战场上的刘海清

刘海清本可以晋升少将军衔,但在1965年6月1日,大陆取消了军衔制,错失晋衔机会。

在1988年的时候,重新恢复军衔制度继而“实行新的军衔制”,这时刘海清按理说将会是中将军衔,但是这一次却因年龄和军衔失之交臂,此时的刘海清已年近七旬。

两次错失将军军衔,所以他也是唯一的“大校军衔”的新疆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飞虎师一夜行军145里,成就了万岁军,至今没有被打破纪录

刘海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