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曹操生前非常疼爱三子曹植,曾一度将曹植作为接班人考虑,可以说他们的父子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曹操去世时,曹植并不悲痛,也不去父亲灵位前奔丧,反而与几位好友整日饮酒作诗。这种种不孝行为,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如果我们从曹植与家庭成员的微妙关系入手,我们或许能得到答案。

先说说曹操与曹植,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有着共同的作诗饮酒的爱好,在文学史上都留下过自己的独特印迹。也正因为这点,曹操十分欣赏的三子曹植,常常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在政治上也一度把他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

但是,后来曹操立的世子是曹丕,而不是曹植。这是为什么呢?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曹丕是长子,曹植是三子,在那个年代选接班人的规则是立长不立幼,而且曹操在选接班人时是考虑到前人的深刻教训的,比如袁绍、刘表等人废长立幼,造成了不稳定、不团结的内部矛盾,最终被外敌所灭。鉴于此种教训,而且大臣贾诩也特意提醒了曹操,所以,曹植不能继承王位的最大原因是礼法规定、前人失败的教训。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其次,曹植的上位路线不合时宜。与曹丕精准、务实、稳重的做法相比,曹植显得模糊、虚华、轻率,比如曹操外出打仗时,曹植总是作诗写赋歌颂,而曹丕总是两眼泪湾湾,哭求父亲早日平安归来。从曹操临终前给妻妾分香的事迹就可以看出,曹操对家人是极重感情的人,那么曹丕带有感情、孝心的哭腔就比曹植更能打动父亲。

当然,曹植落选世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身边的谋士没有曹丕的谋士狡诈、精明、高超,比如杨修总是当场揭穿曹操的心思,搞得曹操像个透明人一样,让曹操很没面子,最后还是被曹操找借口杀了。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所以从曹丕被立为世子之后,曹植就与曹操的父子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曹操一方面要重点培养曹丕,另一方面就要与其他儿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他们有非分之想。从曹植的角度来看,难免会有很强的失落感,随着曹操有意无意的疏远,内心深处可能会产生一些痛恨父亲的想法。

那么,当曹植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心理里可能不会太悲伤,因为他内心的那个高高在上的父亲已经离他越来越远,远到儿子已经不在乎父亲的生死了。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曹植与曹丕的关系。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可以说,这两兄弟虽是同一个娘生出来的,但是从小感情并不深厚,尤其是大哥曹昂战死后,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接班曹操的人,形成了互相竞争、互相蔑视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兄弟二人的关系渐行渐远,以至于两人见面都恨不得干翻对方,尤其是在曹操面前。如今,曹操去世了,长兄曹丕继任王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随时可以向自己的亲弟弟发起疯狂的报复,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曹植是个聪明人,知道昔日的政敌曹丕继位了,自己马上就要大祸临头,接下来要么向曹丕俯首称臣,要么硬扛到底,我行我素,与曹丕划清界限或者光荣地死去。可想而知,曹植选择了硬扛到底,继续往日的美酒佳肴、饮酒作乐、作诗跳舞,完全不管曹丕的命令。所以,当曹丕命令各兄弟来奔丧时,曹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算没醉也要假装喝醉,一醉不起。

听闻父亲曹操去世消息,曹植为何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作乐

结果,就诞生了著名的“七步诗”的故事。曹植也是一个牛人,当场在七步内即兴作诗,特别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曹丕。于是,曹丕就放了弟弟一马,把他软禁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