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买鹿制楚和修渠弱秦的实质,都是意图通过扰乱敌国经济秩序来削弱敌人有生力量。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金融战争不是近现代专有名词,古已有之

买鹿制楚,是说管仲发现楚国有一种土特产-梅花鹿。于是散播消息,高价收购。楚国平民听说后都不再种庄稼,全跑到山上抓梅花鹿。再后来,连军队里的士兵也加入进来,把战马兵器换成捉鹿的工具。整个楚国进入癫狂状态。这样过了一年,楚国人人都成大富翁,满屋满仓的金银珠宝。可是土地荒废,粮食出现短缺。

这时管仲下令,有敢卖粮给楚国的,齐国必伐之。这样一来,楚国大乱。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此计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管仲是经济战鼻祖

修渠弱秦,是说韩国连年遭受秦国侵略,于是派遣水利专家到秦国,说服秦王修渠,借由这一巨型工程,耗费秦国国力使他无暇东顾。

结果渠修成后,秦国不但没弱,反而新增万里沃野,变得更加强大。

此计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郑国渠利在千秋,韩国果然“好”计谋

那么,为什么前者可以取得了成功,而后者却以失败收场呢?

1.一个是阳谋,一个是阴谋。

买鹿制楚直指人心,挑动了个人私欲,可以称得上是阳谋。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重金之下,普通百姓的贪欲一旦挑动,是很难控制的。只要你有鹿,我就给你钱。就算楚王知道这是诡计,他又有什么办法阻止?逼迫百姓不许上山抓鹿吗?人心所向,便是洪水滔滔,这一招太狠了。

而修渠制秦则不同,韩国人走的是上层路线,忽悠最高统治者,是典型的阴谋。

当然巨型工程的确破坏力惊人,像是隋炀帝杨广,就是典型的被巨型工程拖下水。但这种国家意志,也很容易被矫正。像是汉武帝晚期就是幡然醒悟,开始减少对外用兵,国家得以恢复元气。

事实上,渠修到一半儿,秦王也就发现了这个阴谋,只是他将计就计,把坏事变成了好事而已。

总结:阳谋无解,阴谋有赌的成分。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最厉害的计谋是阳谋,明知有诈而不能解

2.连环计与一招鲜。

买鹿制楚事实上是个连环计。管仲在掀起买鹿狂潮后,紧跟着又来了个釜底抽薪。且这致命一击直指对方三寸:段断你的粮。

楚国整个国家的危机立马上升一个档次,到了无以为继地步。

修渠弱秦却完全没有后手准备。就像是扔了一个有毒的肉包子给疯狗,后者吃不吃,吃完会不会马上去死,临死前又会不会给你来个鱼死网破,通通不考虑。

所以,即使计谋得逞。秦凭借函谷关之天险,韩国又能把他怎样?虚弱的老虎就不是老虎了吗?你一招无法制敌,等对方恢复元气,只会面临更凶残的反扑。

总结:连环计远胜一招鲜。制敌要么不出手,出手必须一击致命。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连环计怎么破?

3.血本投入与空手套白狼

买鹿制楚,齐国前期付出了巨大代价。管仲大开国库之门,疯狂收购,就跟那些金银珠宝不要钱似的,一顿操作下来,把市场炒热,完后舆论跟进,继续加仓。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才把偌大的楚国拉下水。

韩国弱秦却是羞羞答答,恨不得一分钱不花,就实现利益最大化。只投入一个水利专家,就幻想颠覆虎狼之国,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空手套白狼?最后终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

总结:投入与产出永远成正比。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空手套白狼?与赌徒无异

4.深挖一井与南辕北辙

买鹿制楚是典型的深挖一井,抓住楚国要害一扎到底,咬死不松嘴。坚持不懈一点发力,终于全盘通吃,笑到最后。

修渠弱秦却是有点儿南辕北辙。不知是哪位“高人”给出的主意。通过修渠弱秦,这招太烂了。正如柏杨先生所说:这不就相当于为了避免小奶虎伤害自己,就指给他三里外有鹿可以吃么?小奶虎每天吭哧吭哧跑三里路去吃鹿,回来酒足饭饱腿又累,的确也就没有力气再吃自己。可是,您就没想过,这小奶虎每天三里路的吃肉,岂不是变得更加强壮?将来吃起自己来,岂不是更加易如反掌?

总结:出发点就错了,拿什么赢?

为什么“买鹿制楚”能成功,“修渠弱秦”会失败?

方向比能力更重要

欢迎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