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汉庭(右)和孔灵琴现在扎根于广州。
穿着潮装的潘汉庭。
我认为,如果香港同胞在内地城市创业,优势比较大,因为毕竟大湾区辐射整个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发展和变化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成长,你必须适应它的变化,这将大大提高你的适应能力,你的成长将变得更加迅速。
- 潘汉庭
来自香港的汉森和他的妻子安娜,从他们在暨南大学的熟人到毕业后的相互支持,正在共同努力,朝着在大湾区开展自己的事业的共同目标努力。
从线下到线上,从奶茶店到买手店再到自创品牌,从平面设计师到潮流品牌主,潘汉庭和孔灵琴在创业之路上从未停歇,最后在自己热爱事物事业中找到突破口,自创"一无所有"品牌,从而在广东站稳脚跟, 港澳大湾区,实现自我价值。
从卖奶茶到卖衣服
2001年秋天,潘汉庭和孔灵琴在广州暨南大学相识,2004年,潘汉庭和孔灵琴成为彼此最亲密的生活伙伴,也成为大湾区共同创业之路。
潘汉庭和孔灵琴的第一次尝试是在母校旁边开一家奶茶店。"当我开始创业时,我开始想,如果我在母校旁边开一家奶茶店,会有很多学生,我会喜欢奶茶,所以我做到了。潘汉庭回忆说,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之后,刚好遇到广州亚运会项目的建设,路面修整加上当时的大雨,让店外的人行道变得崎岖不平,客流量也减少了不少,这迫使他们关闭了奶茶店。
"想想你自己,但我平时喜欢时髦的东西,喜欢穿衣服,也喜欢一些服装文化,所以后来我们做了衣服。潘汉庭和孔灵琴在复市后,决定重新创业,朝着创业方向去追求和热爱事物——时尚服装业。
两对夫妇进入服装行业,从服装买家开始。"想想成本,然后是风格,客户最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只从你自己的角度去做。这是潘汉庭和孔玲琴在服装创业之初最大的感觉,然后他们为了满足和满足客户的需求,逐渐去日本,甚至更远的地方去买货。两人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找到了创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未来的计划也越来越清晰。
自创品牌支持新疆棉
"在慢慢做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去找回属于别人文化的东西,这相当于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其实慢慢做会发现自己找不到自己,找不到自己继续做这个意思。这是潘汉庭和孔灵琴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的初衷。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品牌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在之前的新疆棉花事件中,潘汉庭和孔令琴以此为灵感设计了一套服装,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务实的方式,向大众表达自己对新疆棉花的支持,也为祖国。
"NOTHING品牌来自我小时候喜欢的一部名为Scarface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英雄从一个无名小卒转变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故事。这就是潘汉庭名字《无名其道》的灵感来源。他觉得自己创造"一无所有"的时候,其实是一个0比1,从零开始的过程,他想用"一无所有"来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困难和挫折,要明白在逆境中要不断突破自我,只要你愿意去做,未来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等着你去实现。
同时,潘汉庭和孔令琴也认为,在大湾区开展服装业是合适的,部分原因是这里的第一批生产资源非常丰富,部分原因是这里的流行粤语文化与香港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他们表示,大湾区的港澳台同胞也将得到一系列政府资金和政策帮助,让世界优势和创业相对容易。
寻找摆脱疫情的新途径
毕业时,潘汉庭和孔灵琴已经回到香港就业,但香港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却让他们不知所措。"然后我想,这种节奏让我觉得我只是在我的生活中工作,我感到困惑,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是潘汉庭从香港生活的时代开始的,然后,因为家人和亲戚住在广州,他和孔灵琴将在广州举行婚礼场地。就在那时,这对夫妇萌生了在广州扎根的想法,他们觉得广州是一个自由和包容的城市,在那里他们感到一种长期失去的幸福感。他们在广州结婚、创业生子,广州成了他们家庭的温暖避风港。
在大陆生活中,潘汉庭和孔灵琴也交了很多好老师和朋友。"你正在做一件好事,最重要的是不要说你有多好,而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潘汉庭的朋友在夫妻刚刚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时说了些什么,潘汉庭听到之后感觉深受启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疫情期间,潘汉庭和孔灵琴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当你做一件衣服时,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有原材料。从原材料(因为爆发)你走了。"这是他们在疫情期间遇到的最大问题,各行各业的停工使服装线瘫痪,无法生产新衣服,他们的业务通过销售库存来维持,当库存售罄时,他们不得不等待。幸运的是,政府在疫情爆发期间,有一些有针对性的帮助政策,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寻找新的出路,最终没有危险度过行业冬季危机。
"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我认为,如果香港同胞在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创业,优势其实比较大,因为毕竟辐射是整个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成长,你必须适应它的变化,这将大大提高你的适应能力,你的成长将变得更加迅速。"这是潘汉庭在创业中留下的一些感受和感受。他认为,大湾区的创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同文化的融合,环境的快速发展,这不仅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撰稿:林耀华 李 林实习生 邱淑平 杜安琪 朱兰县 肖千轩 欧阳万恒 受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