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程序江湖:第十六章 天上的团队建设

时值夏天,北京是异常的热。公司的空调到还算给力。欧阳明他们选了一个好位置,刚好是最靠近空调机的房间。所以出口的温度非常低。但这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春哥和冀扬两人就是属于怕冷型的。所以整天能看到他们裹着一个春秋衫,样子极其可笑。

公司还给团队新调入一个业务专家,大家都叫她王姐。经过几轮人员的进进出出,换血工作基本完成。欧阳明也得以有时间把系统进行第一次重构。

在那一年,还不流行“重构”这个词。欧阳明主要还是想对系统架构做一次优化。让系统模块间变得更加独立和简单。这个系统,基本是在做一个业务流程,每个模块,就是其中一个活动。依据这个特点,欧阳明就把这些模块从整个系统中独立出来,定义一些基本交互接口,然后再嵌入到系统中去。这样,流程环节中新增活动,就可以很容易的扩展出去。

你要是技术架构经验很丰富的话,会感觉这个改动很简单。事实上,软件开发的初期,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很多人一起去开发系统。没有初期的架构设计,大家就是在一个系统上改来改去,系统变得越加臃肿不堪。早期可能感觉开发效率很高,但越到后来,越是要进行客户交互的时候,发现系统改不动了。

欧阳明的第二个动作,就是进行系统中SQL的整理。把SQL定义为数据视图的获取,不进行SQL的逻辑编程。这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团队中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SQL的编程。而且,相对来说,早期的SQL编程的可读性,并不如Delphi的可读性强。只要不出现性能问题,都还是可以接受的。

有一次部门例会上,小周开始讲一些客户反馈。中间提到一个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抱怨。大家听得却义愤填膺。说这个客户怎么怎么不理解我们。欧阳明却补充了一句:

“大家也尝试去从客户的角度考虑考虑,他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也不好受啊。他的领导说不定还会责备他呢。”

虽然这话,大家听了听不舒服,但是确实有道理。慢慢的,经过这一顿整改。团队也慢慢接受了欧阳明的能力和人品。

不想事情又发生了变故。一天小周找到欧阳明,大概说了一下希望他来当项目经理的想法。

“为什么?”欧阳明第一反应是不理解!

“哎,主要是压力大啊。产品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发版!而且,我也不喜欢做管理工作,我还是喜欢做技术工作,我喜欢做需求。”

“可是我也不行啊。”

“你比我强,而且还能进行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现在开发团队管的也不错。应该可以的。”

“可是……”

“这件事我已经和上级谈过了,上面也是同意的,只要你同意,这两天就办交接手续。”

“我…….那好吧。我先试试看!”

“你没问题的。”

欧阳明当然想做项目经理。但是他必然还是很忐忑的。毕竟是没有做过啊,只是想走一步算一步。关键是先做起来再说。对于欧阳明来说,他完全不知道做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好在,工作会让他清楚他的职责。

欧阳明也算是任命于危难。刚上任,就接到命令,带着所有团队去南京和云南。

“什么?这么多人一起去?怎么去?”

“坐飞机去!”

“机器怎么办?”

“托运。”

原本,研发人员对于出差,都还是喜欢的。只要不是长期驻扎,短期的出差,往往是向往已久的。再加上还是飞机来去,那就更加让人向往了。但不是所有人都高兴。春哥非常沮丧的找到我,问欧阳明他能不能不去。欧阳明以为他要临阵退缩,当然不同意。谁想他是怕坐飞机。

顿时项目里炸了锅了。大家都非常热情洋溢的讨论这件新鲜事。不过讨论归讨论,问题还得解决,最后决定让春哥先做火车,提前出发。其他人在第二天做飞机去。

任务刻不容缓,欧阳明就带着团队所有人,杀向了北京机场。公司特意专车护送他们。机器是他们的武器,所以必须保护好。除了包裹的要稳妥,为了防止硬盘发生故障,还必须拆卸下来,单独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