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作者:爱因斯坦讲堂

爱德华出生于1330年,从小就被按照骑士的标准来培养。在中世纪,理想的国王必须是一名骑士,所以爱德华三世希望他的儿子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7岁时,爱德华就已经从头到脚配备了一套完整的盔甲。同年,为人们所熟知的百年战争爆发。16岁时,爱德华王子就开始兢兢业业地为父亲的事业和自己的军事生涯而奋斗。他的余生充满了活力,也充满着争议。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可怕的黑太子

与法兰西的休战到14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爱德华王子有了自己在加斯科涅的战区,当时那里还是英格兰领地。王子热切地“祈求国王允许他成为第一个出海的人”。他正式航行到法兰西西南部,全权接管那里的英格兰领地。

1355年9月20日,爱德华王子登陆波尔多,10月5日,由6000人至8000人组成的盎格鲁-加斯科涅联军出征,旨在进行一次骑袭(chevauchée),通过烧光、抢光城镇和村庄来切断敌人的补给,打击敌人的士气。这实际上是一种授权的恐怖主义行径,在百年战争中屡见不鲜,爱德华王子则促成了这种肆意破坏的合法化。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爱纪念英格兰大捷,爱德华三世于1351年发行新的货币,将自己描绘成“海洋之王”

1355 年,爱德华王子瞄准了让·达马格纳克(Jean d’Armagnac)的领地。法兰西约翰二世吩咐达马格纳克就英格兰领地事宜施加压力。10月10日,爱德华王子的军队一到达敌国,便分成三个纵队,用两周时间洗劫了达马格纳克的领地。军队甚至用上了便携式桥梁来扩大抢劫的范围。爱德华王子随后挥师进入朗格多克(Languedoc),对当地城镇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其中包括夺取并焚烧了卡尔卡松(Carcassonne)镇。

对法兰西南部人民来说,骑袭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据记载,在蒙蒂斯加德(Montisgard),男女老幼遭到无差别屠杀,这一幕在整个地区都进行了重演。直到19世纪,在蒙特布伦-洛拉盖(Montbrun-Lauragais)的废墟中仍能找到烧焦谷物的碳化遗迹,据说甚至连教皇都担心他在阿维尼翁(Avignon)的安全。爱德华王子的绰号很可能源于这次骑袭。他所到之处,人们都称其为“可怕的黑太子(le terrible PrinceNoir)”。这场浩劫造成的灾难如此深重,直到20世纪,该地区的农民还口口相传中世纪“黑甲骑士(L’Homme Noir)”率军经过当地的故事。

普瓦捷胜利

1356年8月,爱德华王子又从阿基坦向法兰西发动了一次骑袭。他北上时采取了焦土政策,以减轻英格兰在法兰西北部和中部驻军的压力,但由于未能拿下城堡,他止步图尔(Tours)。与此同时,他听说约翰二世从诺曼底向南进军,意欲把他的军队消灭在图尔,于是,爱德华王子开始向波尔多后撤,但法兰西国王在普瓦捷附近追上了他。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国王约翰二世(中左,穿白衣者)在普瓦捷英勇作战,但最终被俘并交给爱德华王子。

这时,爱德华王子提出用他的军队抢掠来的战利品换取安全通道,但遭到了拒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9月19日,他率6000人的盎格鲁-加斯科涅联军迎战至少20000人的法兰西军队。他将自己的部队分成三部分,侧翼有弓箭手,精锐骑兵部队殿后,余者部署在低矮的树丛后面做掩护,左边是沼泽,右边是马车。

国王约翰把部队分成四个“梯队”,分别由自己、王储、克莱蒙特(Clermont)男爵和奥尔良公爵指挥。王储和克莱蒙特向英军发起了进攻,但遭到了英军的炮轰和反击。王储的军队还先后与前突的奥尔良和约翰的部队搅合到一起,一时间混乱不堪。如果法国人这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本可以击溃已经精疲力竭、开始收救伤兵的爱德华王子的部队。然而,爱德华王子抓住战机,命令士兵们跳过树丛向法军发起冲锋,同时骑兵向敌人侧翼发动攻击。经过一场血战,英军站稳了脚跟,法军溃不成军。

这对爱德华王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2000名法军士兵被杀,另有2000人被俘,其中包括最大的战利品——国王约翰二世。他被带到爱德华王子的帐篷里,受到了王子的款待。据一位编年史家说,约翰个人的英勇“超过了他手下最伟大的骑士”。 爱德华王子的举动对约翰二世来说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最后他被胜利者带回了英格兰。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据说在克雷西战役中,爱德华三世拒绝派兵增援黑太子

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受到了众人的夹道欢迎,到处都是举杯庆贺的人,而约翰二世则穿着一件阴郁的黑色长袍。他如此披挂是有充分理由的——他的被俘给法兰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仅赎金就超过了法兰西的年收入,甚至有人说是两倍。约翰二世最终在英格兰死去,致使他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无政府状态。

走向黑暗

普瓦捷是爱德华王子军事生涯的巅峰。他自己似乎已经准备好接替父王,成为强大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1360年至1367年,他统治着半独立的阿基坦公国,并于1367年在西班牙的纳赫拉(Nájera)赢得了又一次戏剧性的胜利。但在这场西班牙战役之后,他的健康状况开始迅速恶化。

矛盾体黑太子爱德华:既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也有血流成河的记忆

爱德华王子于1376年去世,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他是第一位没有继承英格兰王位的威尔士亲王

1370年,利摩日围攻战时发生了一件极具争议的事。这位当时躺在担架上的王子下令洗劫攻陷的小镇。编年史家傅华萨认为,“这件事令人非常沮丧,因为所有的人,不分阶层、无论年龄、不管性别,全都跪在王子面前乞求宽恕,但盛怒之下的他置若罔闻,一律格杀勿论。”从那时起,历史学家们就一直对此争论不休,但不管真相如何,血洗利摩日极大地玷污了爱德华王子的声誉。

王子的健康状况继续恶化,于1376年去世,享年46岁,比其父亲早走了一年。这位强悍一时的王子从未如愿成为英格兰国王。反倒是他的儿子取而代之,成为理查二世。在他身后留下的遗产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混合体,既有熠熠生辉的军事荣耀,又有因人而异的骑士精神,还有血流成河的痛苦记忆。

(内容来源:《金雀花王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