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张飞恨透了吕布!一见吕布,就要骂他个狗血喷头!

张飞第一次骂吕布,是在虎牢关。当时吕布追杀公孙瓒,眼看赶上,那支画戟就在公孙瓒后心弄影,张飞忽然从斜刺里飞马跳出,大骂一句“三姓家奴休走”,然后与吕布酣战在一处。

在此之前,如果是武将骂阵,大多都会用到大胆狂徒、手下败将等等,如果是文人骂街,大多都会用到无耻老贼、奸臣贼子等等,但都比较俗套,大家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因此攻击力度不足,而张飞一登场就骂出了“三姓家奴”,言简意赅、贴切形象,十八路诸侯为之耳目一新,在琢磨明白其中深意后,无不拍案叫绝,于是士气大振,连袁绍都从板凳上站起来了!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一句“三姓家奴”,让吕布在诸侯面前丢尽了颜面!自此以后,吕布的这个铁帽子再也摘不掉了,他每次遇到张飞,都会被骂到心惊胆战,底气不自觉地就矮了一截!自此以后,张飞每次遇到吕布,都要怒开嘴炮,见一次骂一次!

张飞独创的这个“三姓家奴”,猛戳了吕布的心窝子,比他那条丈八蛇矛还要凶狠,无论在气势方面,还是在杀伤性方面,都达到了一枝独秀的巅峰高度,即便是诸葛亮骂出的“二臣贼子”和“断脊之犬”,恐怕也要逊色许多!大家都说诸葛亮是智绝、关羽是义绝,难道张飞称不上“骂绝”?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徐州风云期间,张飞多次在吕布面前破口大骂,甚至多次主动挑衅,一次比一次嚣张!

刘备新得徐州,吕布赶来投奔,被待为上宾;吕布回礼,令严氏、貂蝉出拜;刘备逊谢,吕布说了句“贤弟不必推让”,张飞直接炸毛了!在张飞心中,刘备是大汉皇叔、金枝玉叶,吕布只是忘恩负义的三姓家奴,岂可相提并论,而吕布竟然称呼刘备为贤弟,张飞当然忍不了,叫骂不止,并且主动挑衅要与吕布大战三百合!刘备出言呵斥,关羽也将张飞劝出,然后刘备送吕布出门,而张飞已经挺矛横马立在门前,再次高叫道“吕布!我和你并三百合!”吕布人在屋檐下,默然无语,忍了。

曹操使出了“二虎竞食之计”,明面上表奏刘备为徐州牧,却暗中写信让刘备除掉吕布,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曹操想要坐山观虎斗。吕布前来道贺,张飞大怒,再次提剑来杀吕布,叫嚷着“我欲杀此无义之人,以绝后患”,但是被刘备喝退。吕布心内恼怒,却不能发作,只是问了句“翼德何故只要杀我?”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失徐州。张飞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知道吕布是曹豹的女婿,就想把一股无名之火撒到曹豹身上,于是以灌酒的名义狠狠地整了曹豹一把。曹豹求情,并且搬出了吕布,以为张飞会手下留情,但张飞当即发飙了,我本来不想打你,你却拿吕布来压我,那我就非打你不可了,“打你,便是打吕布!”

辕门射戟之后,刘备三兄弟到小沛城蜗居。此期间,张飞还是意难平,他故意抢夺了吕布的战马,再次发起挑衅。吕布有徐州在手,底气颇足,他终于爆发了,大骂“环眼贼累次渺视我”,于是点兵赶往小沛城。张飞对刘备说“小弟情愿死战”,然后出城把吕布臭骂了一顿,并且拿出拼命黑三郎的精神,与吕布酣战一百余合,打了个旗鼓相当。

此时的吕布,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在张飞的骂声中,斗志自动-5,战力相应-10,而且惧怕拼命,捉襟见肘之间,根本拿不下张飞,只能再次忍气吞声!

备注:本文为演义内容。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张飞骂三姓家奴、关羽称呼吕将军等现象,因此我们避开历史不谈。

张飞一而再、再而三地痛骂吕布,到底是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张飞恨透了吕布,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大致归纳一下,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吕布背信弃义,是典型的叛徒。

吕布最初在丁原帐下,出入不离左右,有父子之情。李肃前来劝降,带来了赤兔马、金珠宝贝,吕布立即就反水了,他没有偷偷跑路,而是亲手杀了义父,提着人头到董卓那里请功。再看徐晃,他虽然答应了归顺曹操,但当满宠提议杀死杨奉时,徐晃却严词拒绝,“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

对比之下,吕布的选择就下作多了,他不仅贪心财物、贪图官爵,而且以臣弑主、以子弑父,这种禽兽之举,绝对是人神共愤。不仅如此,吕布更加贪恋美色,他为了貂蝉,再次亲手用画戟捅死了第二个义父!张飞骂他三姓家奴,实在是恰如其分!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张飞这个人,视钱财如粪土,把忠义看得比命重要,当他听说刘备要干大事业,就能拿出全部家当,水里火里跟他去,是生是死不回头!张飞最恨叛徒,他以为赵云投敌,就想着“将其一矛刺死”,他误会关羽降曹,就想要“并个你死我活”!

以张飞这种耿直纯粹的秉性,对于吕布这种加强版的叛徒,是坚决难以容忍的!

第二,吕布跟着董卓祸国殃民,而张飞深恨董卓。

张飞最恨三个人,除了吕布,还有袁术、董卓。

张飞恨袁术,是因为袁术瞧不起刘备、骂刘备是织席小儿,是因为袁术瞧不起关羽这个马弓手,是因为袁术将张飞乱棒打出,此外,袁术派遣纪灵二次攻击刘备,结了仇,而刘备还要找吕布求助,让吕布在辕门射戟时长了威风,因此张飞心中一万只神兽!

张飞恨董卓,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董卓是个白眼狼,刘备三兄弟将他从黄巾贼手中救出来,他翻脸就不认人,还对三人的“白身”嗤之以鼻,当时张飞就想提刀入帐杀贼,却被刘备阻止;其二,董卓是国贼,他败坏朝纲、废立少帝、淫乱宫廷、祸国殃民,张飞这种嫉恶如仇之人,自然对董卓恨得牙根痒,尤其是在诸侯会盟的时候,张飞就抱怨道,“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祸”!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吕布跟袁术有很多瓜葛与牵连,但那属于诸侯之间的利益网,对刘备集团并没有产生恶劣影响,而吕布跟着董卓,那才叫坏事做尽,助长了董卓的作威作福,为全天下带来了切齿之恨!

第三,吕布偷袭了徐州,让刘备三兄弟无立足之地。

刘备奋斗多年,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而这个徐州还是人家让过来的,但偏偏在张飞手上弄丢了,为此,张飞还差点在刘备面前拔剑自刎。这种事,搁谁都要记恨一辈子!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

可以说,张飞对吕布是真的恨透骨髓了。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然而,张飞又杀不死吕布,甚至戳不下一块肉来,因此只能通过喋喋不休的谩骂来发泄情绪、疏通不快。不过,张飞骂吕布骂出门道来了,他逐渐发现,只要自己骂得越凶,吕布就变得越怂,如果在单挑中狂骂不止,吕布就会心烦意乱、战斗力骤减,甚至还要分神去听张飞到底在骂什么!

世上本没有路,骂得多了,就轻车熟路!张飞的“骂战”技能,就是这么慢慢锤炼出来的!

关羽称吕布为“吕将军”,到底是什么心态?

这句话,并非关羽与吕布对话时的直接称呼,实际上,关羽从未与吕布有过任何语言交流。

此前,张飞多次挑衅吕布,刘备都要喝止,而关羽并不作声,只是冷眼旁观。有张飞出头,关羽完全可以不动声色地压场子,这样更能给吕布制造压力,当然这种效果也是明显的。如果仅仅是张飞死磕吕布,肯定会势单力孤,真正打起架来也会处于下风或者落败,但是有关羽助威,张飞的底气就足了,而吕布也领教过关张联手的实力,因此一再忍让。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关羽毕竟读书多,相对于张飞的急性子,关羽比较能沉得住气,而且对于事物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譬如曹操的“二虎竞食之计”,张飞跑到吕布面前直接开骂“曹操让我哥哥杀你这无义之人”,他虽然明知这是曹操的离间之计,但出于对吕布的憎恶,还是要提剑杀人,但是关羽就冷静多了,当刘备用好言安抚吕布时,关羽就连忙把张飞劝了出去。

辕门射戟时,刘备集团扛不住纪灵的大军,急需化干戈为玉帛,必须借助吕布的外力。对于这件事,关羽的认识程度,肯定是高于张飞的。

当时吕布摆下宴席,并提议两家罢兵,纪灵不肯答应,并说要专捉刘备,张飞立即大怒,拔剑就要杀纪灵。这是吕布的场子,而且吕布确实是好意,他是为了解刘备的燃眉之急而来的,正因如此,张飞才不能胡闹,于是关羽急忙出言制止,并且说道“且看吕将军如何主意”。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这句话,给足了吕布面子!而吕布也不负所托,最终射中了画戟小枝,化解了刘备的危机。当然了,吕布对关羽也较有好感,在联合讨伐袁术期间,吕布还邀请关羽赴宴,而关羽欣然前往。

至此,我们应该能够看出,关羽之所以称呼吕布为“吕将军”,只是因为他审时度势,出于形势所需而已。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关羽劝阻张飞,完全可以说“三弟休要胡闹”,为什么非要说出“吕将军”呢?关羽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大概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关羽尊重吕布。

关羽是忠君爱国之士,而吕布有杀贼护国之功,因此关羽尊重吕布。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先看吕布都干了什么?

1.助纣为虐,喝张温的人头酒;2.为虎作伥,逼走袁绍,通缉曹操,协助董卓废立;3.给董卓当超级打手,一人顶住了十八路诸侯;4.焚烧宫廷,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5.参与劫持天子公卿、驱赶洛阳百姓数十万前赴长安。

上述劣迹斑斑的种种恶行,是永远洗不掉的,关羽会尊敬这样一个人?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下邳城,曹操招降吕布时,曾经说了句“公有讨董卓之功,若早来降,共扶王室,当不失封侯之位”。吕布虽然刺死了董卓,间接挽救了东汉朝堂的命运,但他的立场与王允相去甚远,王允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护国除贼,而吕布是能算王允手中的一颗棋子,他只是想夺回貂蝉,以雪心头之恨,至于社稷之衰与百姓之苦,他根本想不到!

我们再以曹操为例。汉献帝东归,曹操可是立下了奉迎大功,顺带还把李傕、郭汜这来个逆贼给灭了,然后移驾幸许都,让天子终于有了落脚之地,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护国之功,但是在许田打围时,曹操在天子面前作威作福,关羽当时就想冲出去杀了他!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吕布的讨董之功,相对于曹操的护国之功,简直不堪一提,关羽看不惯曹操,难道还会尊重吕布?

第二种,关羽瞧得起吕布。

关羽为人狂傲,在武将群体中,他也就瞧得起区区数人而已。

在曹魏阵营中,关羽只瞧得起张辽、徐晃,这两人都是他的好友,而且有同乡之情。关羽曾经评价张辽“有忠义之心”,并且在张飞面前夸奖张辽的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而关羽同徐晃的交情也很深,并且亲口说过“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除了张辽、徐晃之外,关羽基本都看不上,比如他大骂夏侯惇为狂徒,大骂曹仁为匹夫,大骂庞德为鼠贼。

在蜀汉阵营中,关羽只瞧得起张飞、赵云,张飞自不必说,赵云被关羽称呼为“久随吾兄,亦吾弟也”。马超世代名家,为关羽所瞻仰,因此关羽对他位列五虎将毫无异议;魏延有献长沙之功,又是“小一号的关羽”,较有亲近感,因此关羽对他的汉中太守直接默认了;但对于马超的武艺,关羽却瞧不太上,甚至要入川比武,对于魏延的武艺,关羽根本瞧不上!因此,对于马超、魏延,关羽只能瞧得上一半。至于老将黄忠,虽然有刀劈夏侯渊之天功,关羽却对他的五虎将身份颇有怨怒,声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张飞见了吕布就破口大骂,为什么关羽还要叫一声吕将军?

在东吴阵营中,关羽都是斜着眼看人的,动不动就大骂江东鼠辈,要么就是周郎小儿、碧眼小儿!

总之,关羽的骄狂,在演义中是无出其右的。

但是,对于吕布,关羽却狂不起来,因为吕布的武艺实在太强大了,是关羽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因此,在吕布面前,关羽还是要收敛狂态,叫他一声吕将军。

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吕布死后,关羽就放飞了,在他眼中,天下英雄不足道也,即便是令曹营诸将栗然的颜良,也只不过是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犬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