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在进入医院待产前,有很多东西需要准备,而准妈妈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紧张。为了帮助大家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准备待产物品。一般情况下,待产需要准备三个包,第一个包为随身包,主要携带证件、资料和联系工具等。第二个包为入院行李包,主要包括入院当天的必需品。第三个包为产后包,主要由家属携带,东西会比较多,包括产后及出院需要的物品。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个包需要准备的具体物品。首先是随身包这个包。建议孕晚期的准妈妈务必随身携带。以防破水或者临产状况下紧急入院使用,随身包里需要带上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医保卡、生育保险证、银行卡、现金若干、手机充电宝、准生证。这里特别说一下,准生证,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有要求,各个地方情况不同,建议准妈妈提前咨询,有需要再带。除了上面提到的物品,准妈妈最好在每次产检后对产检资料拍照备份。这样做是因为产检资料一般保留在医院里,如果有突发状况,没有办法去产检医院就诊或者分娩,能让急诊医生快速了解你的状况。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再来说说准妈妈和家人入院当天带的入院行李包。首先,暴力可以装上少量产褥垫,寄血量的卫生巾,一包一次性内裤、一次性马桶垫、防滑拖鞋、吸管杯、餐具等。其次还需要准备洗漱用品,包括牙刷、牙膏、毛巾、梳子以及漱口水等。如果准妈妈临产后不方便刷牙,就可以用漱口水保持口气清新。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再次,带上运动饮料,注意运动饮料不要含咖啡因,比如红牛这类含咖啡因的功能性饮料可能会让宝宝兴奋,增加宝宝缺氧的风险。所以建议大家带像宝矿力家得乐这类不含咖啡因的运动饮料。此外,准妈妈还可以带上喜欢的娱乐用品,比如书籍、ipad 来舒缓压力。除了包里带的关于身上穿的也有一些小建议。其实大部分医院都会提供病号服,因此待产包内一般不需要放额外衣物。但如果是夏季或者冬季,准妈妈可以备一件开衫,这样不会因为夏季空调房温度低或者冬季室外温度低而着凉。在入院时建议穿方便穿脱的旧衣物,一来是方便做检查,二来因为衣物有可能弄脏,如果不方便清洗,把旧衣服丢掉,也不至于太心疼。说了这么多有关准妈妈的物品,不要忘了为宝宝做准备。这部分可以结合医院待产包清单来选。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这里有一些建议,准备婴儿湿纸巾,一包口水巾、十条纸尿裤,要准备NB码,S码各一小包,不用准备太多。因为新生儿适用的纸尿裤大小有差异,需要根据宝宝实际情况再购买合适尺寸。最后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携带保湿霜、指甲剪儿、护臀霜等物品。

最后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准妈妈生产后的产后包了。首先给准妈妈准备宽松的衣物,一套产妇卫生巾以及一次性内裤,方便出院时使用。其次,在包内放上宝宝的衣物两套,需要提醒各位准妈妈的是,由于宝宝皮肤比较娇嫩,衣物尽量选择纯棉的,尺寸大一点的,不要选衣领,袖子,裤腿比较紧的衣服。第三,还需要准备一条包被、洗浴用品、浴巾和洗护旅行套装等。准妈妈还可以按照个人需要携带化妆包、护肤品。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最后是一些略大件的物品,比如脸盆、衣架、婴儿提篮,还有陪护家属自用的物品,脸盆、衣架。这些可以选择在医院小卖部直接购买。

准备好了三个包,再来说说临产前的其他准备工作。如果突然破水去分娩,医院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医院的就诊流程是怎样呢?这部分最好和家人一起收听,特别是准爸爸需要提前了解。首先准爸爸或者家人要事先查好去分娩医院的路线有哪几条首选,哪条次选哪条高峰拥堵时段怎么走等问题。做好准备出行的工作。其次,建议准爸爸准妈妈或者是陪产人员事先了解分娩医院的布局,弄清楚急诊产科门诊、待产产房以及分娩等地方具体在哪里,最好能事先实地考察一下,以防急诊待产时出现慌乱。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最后也提醒一下各位准妈妈,临产墨镜框要学会调节,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我们文章提及的拉玛泽呼吸法来帮助自己放松减压减痛。也祝愿我们的准妈妈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分娩经历。

说完了待产所需的三个包以及年产的紧急情况。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如何在产后给宝宝做喂养。不同医院对于是否要携带奶瓶和奶粉规定不同。对此,十一爸爸的建议是,妈妈能亲自进行母乳喂养,最好就母乳喂养。如果必须给宝宝补充奶粉,请咨询医生和护士后评估必要性,再做决定。各种指南明确指出,我们要给宝宝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吸吮,不要过早给予不必要的干预。尤其是奶瓶喂养,在宝宝还没有完全建立好稳定的母乳喂养吸吮能力时,过早让宝宝接触奶瓶会增加之后,母乳喂养的困难也就是常说的乳头混淆。此外,用奶瓶喂养,其实奶瓶里是妈妈的母乳,宝宝出现腹泻、中耳炎的风险也会提升。但如果在宝宝出生早期,妈妈确实不能母乳亲喂。也可以尝试杯味、勺味等方式,减少宝宝对奶瓶的依赖。

进入医院待产前,准妈妈如何准备待产物品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可以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有机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陪伴我们的孩子和他一起长大。

本文由居家的小男人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