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期著名烟王曾俊臣转型为实业家,经常资助留学生等人

清末民初之时,大陆鸦片泛滥,烟草也十分盛行。这也就催生了很多专做鸦片或者烟草生意的人。曾俊臣(1888年——1964年)就是其中之一。他贩盐起家,转做鸦片生意四处争夺火拼,老蒋迁都重庆后,曾俊臣靠着官烟私营大发横财,后来转做金融和实业迅速洗白,他当年创办的蜀益烟草公司就是今天重庆卷烟厂的前身,解放后成为民营企业家,1964年去世,享年76岁。

曾俊臣,四川威远县人,9岁入四川盐帮当学徒,20岁开始上柜独当一面,因长期经营盐业,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手底下养成成群的小罗喽,又攀上了军阀刘湘,所以在四川组了一张庞大的经营网络,民国九年(1920年)生意扩展到重庆,5年后被选为重庆盐帮会长,在他盐帮会长期间,长期为刘湘一伙提供军饷,并大力结交贺国光、徐源泉等地区军阀,有手腕、有后台、有网络,赚快钱的生意就开始了,曾俊臣开始贩运鸦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庆地区特地开了小口子,官方以招商的形式允许私营鸦片生意,一来为了提高烟税,二来为了防止鸦片走私,曾俊臣看准机会,直接拉拢四川禁烟局长李春江、川盐银行总经理石竹轩,成立“鑫记”烟土行,当年就做了1000担鸦片生意,第二年就扩大到2万担,鑫记帐上资金都是几千万,每年分红时,连小店员都能分到十几万,现在人对鸦片数量没概念,要知道1000担鸦片的量可以供30万人吸一年,每年2万担的出货,可以供600万人吸一年。

民国时期著名烟王曾俊臣转型为实业家,经常资助留学生等人

曾俊臣

在当时可以说仅曾俊臣一家就把整个川渝地区的鸦片生意彻底垄断,但好景不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民党退到重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重庆政府实行鸦片“统收统销”,表面是不让私人卖了,全部收回政府手里,其实是迁都重庆后,跟着来了大批的黑社会和鸦片贩子,搅了曾俊臣的独门生意,于是以退求进,先是收回政府,仅一年后又允许私营,这次曾俊臣联合成都帮周云章、江津帮王政平等10个川渝黑社会帮派,成立“庆康”烟土行,再次夺回鸦片市场并向外扩展,仅贵州一省就销了8000担鸦片,曾俊臣成为了显赫的“鸦片大王”。

曾俊臣又是个有热血的进步人士,早年他在四川贩盐发财后,就四处资助商会、军队、百姓等,当年旅德工程师税西恒先生回国后,在泸州建了济和水力发电厂,是当年四川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其背后的出资人就是曾俊臣;当年大名鼎鼎的民生公司,是长江上最大的航运公司,抗战内地大撤退时民生公司功不可没,曾俊臣就是民生公司发起人之一;四川闹灾时常慷慨灾民、兴办教育、资助留学生。据曾俊臣号上原账房万国军回忆,朱德早年在泸州当军阀团长时,常到曾俊臣的盐号上来打牌。朱德很同情小伙计,凡是赢了钱,就发钱给伙计去买吃的。刘伯承在泸州当旅长时,也曾到曾俊臣的盐号做客。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张学良等国民党高官,都曾是曾俊臣家的座上宾。

民国时期著名烟王曾俊臣转型为实业家,经常资助留学生等人

民生公司成立大会

他也是个富有远见的鸦片贩子,当时全国抗战,川渝地区鸦片泛滥,征兵征来的全是瘾君子,征兵工作严重受阻,很多人都告到蒋介石那里去了,特别是像卫立煌这样的战区司令都给蒋介石打报告,曾俊臣觉得会出事,于是脱离鸦片生意,投资胜利银行、入股川盐、川康等银行,兴办蜀益烟草等实业,名下公司几十家,曾俊臣摇身一变为成功的企业家。果不其然,没多久,蒋介石亲审征鸦片兵一事,当年负责全国征兵工作的、蒋介石爱将、兵役署中将署长程泽润被枪毙,被抓被判达数十人之多,曾俊臣相安无事。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四川大旱,看到灾民在重庆街头哄抢食物,曾俊臣吩咐员工到街上买断锅盔店的锅盔,每天用车拉到菜市坝和上清寺,沿路分发给灾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曾俊臣向龙会健行中学捐赠法币290万元,并在该校以每期10名、每名法币3万元设置奖学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