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新车中,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上汽奥迪的A7L——这可不仅仅是一款全新车系、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全新品牌推出的首款新车。那是什么?你懂的……
全新帝豪推出以后很成功,然后再接再厉推出帝豪L,同样的家族化设计、同样的内饰,更加豪华精致的内装、更强的动力……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然而为啥卡叔认为,帝豪L并不是全新帝豪的L版?
继AION家族的其他车型完成更新以后,AION LX也推出的家族式的中期改款,并命名为AION LX PLUS。AION LX上市以后销售情况并不好,但为何广汽埃安还要如此花大力气推出变化如此之大的改款产品呢?它对于广汽埃安的意义到底何在?
帝豪L:不是全新帝豪的“L”版?
上市日期:12月31日
品牌:吉利
指导价:9.99-10.99万元
关注级别:★★★★(非常重要的中期改款新车)
关键词:能量风暴、能量矩阵、飞天飘带、全新内饰、软包、12.3英寸屏、10.25英寸仪表、FOTA、亲肤能量座椅、丹青蓝、古琴、三指飞屏、540°透明底盘
帝豪L从名字看,很容易让人产生“全新帝豪加长版”的错觉,但实际上它与全新帝豪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大家是否还记得帝豪S?没错,帝豪S就是之前帝豪GS的中期改款。帝豪L与帝豪GL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名字中去掉一个“G”,然后在设计层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了产品的整体定位。

帝豪GL在2016年正式被推出的时候是引发过一阵轰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新一代吉利的代表,“历史地位”不亚于博瑞、博越这些车。帝豪GL也一度被视为自主品牌挑战合资品牌同级车的重要产品。帝豪采用全新平台并彻底换代后,原帝豪GL这部分的空间也需要填补,这就是帝豪L的由来。
当然,我们也绝不能简单的把帝豪L看作是帝豪GL的“老车发新芽”。吉利在“重新设计”这方面一直是“有一手”的。不光是感官效果能让人耳目一新,关键是在内在品质上也会有质变。如果不纠结于平台、车身结构这些,这种变化是可以看作“全新换代”的。帝豪L带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
视觉冲击自不必说,它带给人的感受绝对是全新的。吉利目前家族式的“能量风暴”前脸设计,本身就极具冲击力。而帝豪L的能量矩阵式中网,则可谓更进一步。按照吉利的介绍,这个中网上有3000多个菱形,灵感是来自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不管你是否认同,不管你觉得它的灵感是不是来自某些日系品牌的设计,但效果肯定是“极好的”。而且这种好的视觉效果不光来自前脸——车尾、侧面的细节,乃至轮毂的造型,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新到让绝大多数人根本想不起与帝豪GL之间有何关系。
帝豪L的内饰已经彻底与帝豪GL无关,倒是与全新帝豪实现了统一。当然,这也不是为了统一而统一——吉利家族的新内饰设计风格就是如此,比如星瑞。
风格、造型一致,但带来的感官效果却是有明显差别的。相比帝豪,你当然可以把帝豪L看作是“精装版”,但其实很多细节的设计师非常考究和有创意的。例如配色,采用了类似星系列的那种丹青蓝。各种软包随处可见,带来满满的质感和高级感。装饰板也很讲究,官宣造型来自古琴,算得上是名副其实。
因此经过这么一轮重新设计以后,帝豪L在感观层面确实是没得说:绝对的卖相十足。基于吉利之前新品给人的印象,相信它在动态层面,也不会让人失望。而调性,则会与感官层面一样——侧重舒适、质感的提升,而不是什么“零百”加速。
具体到产品策略,可以看出其非常明显的高配思路。虽然不是新势力那样的单品爆款风格,但也基本上去掉了之前帝豪GL那些中低配车款。
不仅如此,从配置差异看,吉利对于帝豪L还更倾向于主推顶配的版本——虽然价格贵了1万元,但多了全套的智能驾驶辅助(含全速自适应巡航、自适应远近光、交通标识识别等)、侧气帘、10.25英寸高分辨率全液晶仪表(含三指飞屏功能)。另外,顶配的座椅面料更高级、支持主驾电动调节、前排带加热,还有更多的音响喇叭、外后视镜电动折叠等等。
这类产品策略在过去,常常被视为“不适合冲量”,但基于市场的变化,却非常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特点,同时也符合帝豪L整体的产品调性(营造高级感)。
综上,通过这么一番努力之后,帝豪L成为全新帝豪有力补充的目的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其结果,也不仅仅是提升全新帝豪家族的整体销量,更在于能继续与合资紧凑级轿车展开更多的正面交锋。
A7L:上汽奥迪大幕终于拉开?
上市日期:1月1日
品牌:上汽奥迪
指导价:45.97-77.77万元
关注级别:★★★★★(非常重要的全新品牌全新车系)
关键词: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三厢A7、定位改变、仍然是A7、没有竞品、代理式销售、直销
看到上汽奥迪的首款车型A7L上市,有没有人感动得落泪不好说,“感慨万千”的人应该是非常多的。理由大家都知道:这个“全新”的合资品牌,曾一度因为另一个合资方的经销商发难而差点胎死腹中。好在,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总归是圆满的。在充分“商讨”后,各方利益得以平衡,上汽奥迪的首款新车也终于在2022年的元旦正式上市。奥迪也因此,成为在中国市场同时具备两家合资厂的豪华品牌。
其实不光是上汽奥迪品牌。作为首发上市的新车A7L,本身算是话题感满满。很多人应该已经注意到了,上汽奥迪的A7L,并非进口奥迪A7的简单加长。与A7的Sportback(溜背、掀背、快背)设计不同,A7L采用的是标准的三厢式结构。这不仅是二者的车尾线条不一样了,车顶的弧线、侧面的轮廓也不一样的。相应的,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尤其是侧后方的视觉效果截然不同。
不过,也不必就此觉得“此A7非彼A7”。Sportback是奥迪对掀背式运动型车的一个命名习惯。同一款车,可以有多个衍生版本,Sportback可能只是其中之一。因此你也可以理解为,之前的A7 Sportback只是A7系列中的一个版本。它可能还有许多版本,例如常规的三厢版,或者像A5那样还有Coupe版(两门)或Cabriolet版(软顶敞篷)。只不过,后面猜想的这些版本还没有、或者说永远不会推出而已。
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表明A7L与A7在血统渊源上依然是承袭的。也就是,它骨子里还是A7,只不过在车身结构上有所变化了而已。
上汽奥迪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销量。毕竟A7 Sportback这样的设计是典型的个性化路线,虽然会有很多人觉得帅,但却不够主流。而A7既然已经国产,基本的销量是必须要有的。
不过经过这么一变,反而让A7L变得很独特——不仅与BBA的三款行政级轿车(56E)不一样,也与A7和CLS这类轿跑车不一样。它更像是介于这两类车之间的车型。这类产品之前在全球范围内从未有过,但很有可能在中国有着非常大的潜在市场。即,那些觉得A6、5系、E级烂大街、没意思,同时又得兼顾家庭、不可能像A7或CLS车主那么“烧包”或“不差钱”时,A7L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从产品设计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上汽奥迪也就是想达成这一目的。首先是A7L在视觉效果上确实不一般,低趴风依然是运动感、个性感满满。与此同时,它的乘坐空间又非常到位,丝毫不输给56E它们。
这个独特的细分市场需求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基于中国市场的体量和目前中产家庭的购买力,大概率应该是可以支撑A7L的计划产能的。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价格。按照惯例,轿跑版与普通版是无法比价格的。就好比CC不可能与迈腾比价格,A5不可能卖A4的价。但从指导价层面看,A7L似乎在往(与轿车版比价格)这个方向努力。
直观看你或许感受不到这一点,毕竟45万+的起价明显高于56E。但如果你结合性能、配置来看,会发现A7L比同配置的A6L贵的并不多(例如45 TFSI的起价分别为45.97万元、44.38万元)。
有点惊喜?大可不必。市场经济之下,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上面说的只是指导价,而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的销售政策是不一样的。上汽奥迪采取的是代理制,即类似于新势力的那种直销模式。这也意味着A7L的实际价格,还是会比A6L高10%-20%。
这其实也是上汽奥迪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点——作为传统品牌的奥迪,通过这个新创合资品牌来由零开始尝试直销模式。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可以为奥迪积攒更多的经验。特别是对于接下来的纯电动车型,当大家觉得直销更适合新能源销售时,奥迪又可能成为传统车企中的先行者。即如果效果好,它可能不仅限于上汽奥迪,甚至可能会推广到一汽奥迪的纯电动车销售中。
AION LX PLUS:依旧是不求量的家族标杆?
上市日期:1月5日
品牌:广汽埃安
指导价:28.66-45.96万元
关注级别:★★★★(重要的中期改款纯电动新车)
关键词:家族化改款、内饰全新感受、千里版、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功率提升、15.6英寸、ADIG4.0、高通8155、腿托
AION LX作为广汽埃安(最早叫广汽新能源)的第二款车,意义不可谓小。有人觉得这款车上市后销量平平,似乎属于“不赚钱”的失败项目。不过在卡叔看来,AION LX的象征意义要高于赚钱效应。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像是广汽埃安家族的一个标杆。承担的责任或展现的价值,多体现为:展示(测试)顶级技术、推动品牌形象向上等方面。所以对于AION LX的销售数据,我们不能以常规看待。相反,更应该侧重于它技术的应用层面。而作为买车人,只要觉得这些技术符合自己的需求,跟“蔚小理”的产品比起来它某些方面更能打动你,也同样可以考虑,而不必因为它“不热门”而有所顾虑。
此次上市的AION LX PLUS,本质上就是AION LX的中期改款车型。而改款的路数,也与之前AION 其他车型的改款类似。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家族化改款”。例如外观,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内饰的变化,感官上算得上翻天覆地,但其实基础结构没变。从大横屏变成一大一小两个屏幕,中控屏扩展到15.6英寸等等,也都是符合潮流的做法。系统的更新也是与时俱进的,高通8155芯片的加持等等,也都在预料之中。
舒适性配置方面,全景天窗变为全景天幕,这也与埃安家族的变化一致。AION LX的后排腿部空间是十分“夸张”的,因此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后排右侧座椅腿托这类中大型MPV才有的功能。其他方面,诸如NAPPA真皮、豪包内饰等等,自然也都延续。总之,作为家族内的标杆、旗舰,AION LX PLUS在用料上是不必担心的。
基础层面,最大的变化是提升了电机功率,官方加速达到3.9秒,这也是典型的“高端做派”。续航版本上,老款的70版不提供了,80版的电池和续航都没有变化。
AION LX PLUS最大的一个“新闻点”自然是推出了一个“千里版”——续航长达1008公里。为什么说是“新闻点”而非亮点呢?因为性价比。为了这个续航,不仅价格接近46万元,而且还牺牲了太多东西。例如性能,从双电机变为单电机,加速从3.9秒变为7.9秒。更关键的是:不提供任何智驾辅助!这样的组合方式,你会考虑吗?因此相比其他AION LX,这个“千里版”的展示(测试)效应更为浓厚。
作为主打的80版,性价比层面的变化也符合预期。入门款配置略增价格也增加1万元,考虑到补贴退坡,这种变化很正常。第二档的80D旗舰版,从配备水准来看相当于老款的80D MAX,价格则降了2万元,虽幅度不大,但有总比没有强。
AION LX PLUS的80D Max版价格一下子跳升到40.96万元(比上一挡多8万元),主要的对价是ADiGO3.0智驾辅助系统升级为ADiGO4.0智驾辅助系统,功能则主要多了高速NDA智能领航和城市智驾辅助。这也与新势力的做法类似,即高端智驾的对价不低。无论你是否认同,至少说明广汽埃安在智驾这一块也是很投入、很用心的。
总体来说,AION LX PLUS的变化符合预期。这些变化也不大可能让它的销量有什么质的变化。它依然延续之前的定位——做好家族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