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整个2021年,原以为汽车市场可以回归正常,但突如其来的行业“缺芯”,又一次把势头给打了下去。这直接导致很多车型的产能受到影响,车企接二连三地宣布停工停产,车少了,市场需求却没有变,自然是价高者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平均车价要比以往都要高,特别是一些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品牌以及车型,不仅回收优惠,甚至还需要多加精品装饰才能提车,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我们国家的芯片制造业一向都处于劣势,所以车企的车规芯片一般都是通过进口的方式大规模采购,这种做法就显得非常被动了,毕竟人家都不能保证自己够用,哪还有多余的产能去分配给你,而且更恶心的是,一些海外车企看到你旗下的车型销量特别好,往往会减少零件供给量,让你无车可造,从而抢占这片空白市场。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就不能自行开发芯片吗?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其实车规芯片研发难度丝毫不亚于智能手机上的芯片,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去投入,而且得出来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还不如海外进口的成熟芯片,这种赔本的生意自然很少车企愿意去做,这也进一步加剧国内芯片行业积极性普遍偏低的情况。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当然了,这种高精尖技术不能一直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毕竟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阵容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对于海外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是一种威胁,这对于国内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会出现很大的限制。

不过现实情况是国内还真造不出这种级别的车规芯片,一方面是因为专利原因,像这种科技含量特别高,我有人无的产品,开发商自然会注册专利,防止别家复制获利。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AT变速箱领域内,这也是为什么自主品牌多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开专利费用。

此外,假设可以绕开专利,从零开始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平台架构,效果也是乏善可陈。因为没有软件厂商给你做适配,空有一套系统却没有可以用的软件,相当于白搭,消费者也不会去选择你的车型。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而且随着辅助驾驶级别越来越高,对于车机芯片的性能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制程越出色的芯片,其性能也越强,毕竟这里面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也更多。如今手机上的芯片制程是5nm,有消息称台积电将会在今年下半年生产3nm芯片,届时性能又是一次重大飞跃。反观国内,现在普遍都是90nm级别的芯片,最高也只是来到了28nm,相比国外的半导体制造水平就要低上不少。有消息称海外已经批准中国采购14nm的光刻机,届时的国内半导体行业也许会有好转吧。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另外,光刻机并不是说造就造,因为一台光刻机有多个国家参与开发,而这些厂商的一些尖端科技并不对外公开,所以没人能单独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开发光刻机。

当然,还是有车企在这方面提前铺路,比如比亚迪在2007年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半导体领域,经过十多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现在比亚迪已经可以做到自产一部分芯片,对外依赖程度有效降低。

汽车行业“缺芯”严重,国产芯片为啥一直被人卡脖子?

总结

汽车市场迈向智能化,这其中少不了车规芯片的支持,而如今车企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随着时间和金钱投入,我们在未来很有可能突破封锁。

继续阅读